可拉倒吧!狗皇帝你图我点好吧!
苏闲苦笑。
自己好不容易刀尖上舔血的搞定了落雪。
你现在又给我送过来一个母老虎,这不是要我老命吗?
“陛下是让我招揽她吧?”
“这个赵飞燕,是有帅才还是身份特殊?”
苏闲好歹也是个太监之身,陛下如此安排,自然不可能是白白给苏闲送女人来的。
“二者兼之!”
向来一介女流,能组织起数千义士,那自然是不简单的。
苏闲能猜到陛下的真正目的,也就不奇怪了。
“展开说说。”
苏闲接着道。
“这赵飞燕,可能是齐国流窜在外的皇族遗脉。”
“哦?”
苏闲抬起头,浔州之地,正是齐国与景国接壤的边境。
难不成齐国之前发生过什么政变,赵飞燕是从齐国逃亡过来的?
“那一群义军可就不是山匪那么简单了!”
苏闲提醒了一句。
“陛下也知如此,故而以怀柔之策为上,实在不行再武力夺取。”
“只是这事儿一旦传入齐国耳中,必定会引起齐国的不满,派使徒来我景国要人也不是不可能。”
苏闲一听,手上穿串的动作慢了几分,显然是不太高兴了。
“国外战火连连,国内又国库空虚。”
“如此内忧外患之下,陛下此举过于冒进了。”
苏闲不爽是应当的。
近日苏闲连献妙计,景帝想有所建树也是正常,但她办得过于心急了。
比如刚才将京师的守军丢出去一半剿匪,这跟自杀有啥区别?
难道这狗皇帝是觉得有自己兜底所以不怕?
要苏闲来说,这狗皇帝真是飘了!
看来不让景帝吃点亏,她是不知道收敛了。
“老头你帮我给陛下带句话,就说陛下日后行事再如此冒进,我苏闲可就不伺候了!”
“苏公公放心,我会好好劝劝陛下的。”
董长青看苏闲面露不悦,赶紧说道。
苏闲还不清楚么,要阻拦他早就阻拦了。
“眼看快六月了吧?近日各地可有旱情报告?”
苏闲接着又悠悠问道。
景国六州,青并燕云江浔,只有江浔二州有少量水系湖泊河流,青并二州多山,燕云二州则是大平原。
因为没有水系,燕云二周极其容易出现干旱,其中的云州还是景国京师云明城所在之地。
这真要闹起旱灾,京师云明城第一个就会倒霉。
“春旱的时节差不多过去了,燕云二州各地的确存在小规模的旱情,但都已被及时控制。”
“眼看就要入夏,届时只要有雨,今年便不会再有旱情。”
“有小旱?”
苏闲眉头一挑,突然大笑了起来,紧接着一句话就把董长青问得愣在当地。
“你怎么知道当地官员是如实上奏的呢?”
董长青仔细一想,顿觉坐立不安。
若真是小旱,恐怕当地官员会直接隐瞒不报。
若奏折中是小旱,那实际上可能有一场大旱正在酝酿了!
这个道理苏闲也懂,这次若真有大旱,半月之内估计就能见分晓。
到时候苏闲决定啥也不帮,让这狗皇帝好好吃上一大亏!
“苏公公,我得去找陛下禀告一下。”
董长青越想越觉得心惊肉跳,当下蹭烧烤的心思也没了,直接就告离了天牢直奔御书房。
看老爹紧张的模样,董大宝也有点按耐不住了,立马凑过来问道。
“大哥,依你之见,今年真会有大旱吗?”
“也许吧,但我担心的不是大旱,而是紧随其后的大涝,以及大灾之后一定会发生的大疫!”
……
此刻,御书房。
景帝看着手中的三道折子,气得浑身发抖。
而在她的面前,云州牧、燕州牧二人正跪倒在地瑟瑟发抖!
“混账!怎么会突然爆发如此大旱?”
“你们上来的折子不是一直说是小旱吗?”
“朕就三天没收到你们的折子,转眼就成了赤地千里了?”
景帝狠狠甩下手中的折子:“我看你们二人的乌纱帽是不想要了!”
“陛下!旱情突然,下臣也是实属无奈啊!”
“陛下息怒啊!下臣们也已用尽一切办法控制旱情,可天有此灾,人力难为……”
二人不断哭饶。
而此刻,景帝已经彻底慌了。
现在国库空虚且不说,原本就不多的库粮也被她拨出去剿匪了。
云燕二州原本产粮就不足自给,往日全靠江州浔州二州来填补。
现在大旱一爆发,云燕二州各地的粮仓也瞬间就见了底。
“还请陛下立刻下令从江州浔州调粮啊!”
“燕云二州百万生民,可都在等着呢!”
景帝看着两个啥也干不了,只知道张着嘴问自己要粮的州牧,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刚要怒斥,就看到董长青风急火燎地冲了进来。
“陛下!真的大旱了?”
“这……果真如同苏公公所料啊!”
刚才在御书房外,董长青就听到了房内的怒斥,然后一冲进来,就看到了燕云二州的州牧跪在那里,心一下就凉了一大截。
“老师?你这是刚从天牢回来?”
“既然苏闲预料到了大旱,可有给出对策?”
听到董长青的话,景帝脸色顿时由怒转喜,赶忙问道。
董长青苦笑着摇了摇。
“回禀陛下,苏公公并未给出对策,而且这次……似乎并不准备帮忙。”
景帝一惊。
“这是为何?”
“苏公公觉得陛下近日行径过于冒进,十分不悦。”
“还让老臣告诫陛下,若陛下再如此冒进,苏公公日后不会再提供任何帮助!”
景帝本来就又气又急,吃了苏闲这一记威胁之后,直接大怒。
“大胆!朕是君他是臣!他要真敢拒绝那便是抗旨不尊!”
“老师,你现在就去天牢找苏闲,带上朕的圣旨去!”
“如果他不给出答案,他这辈子别想走出朕的天牢!”
“陛下……”
董长青还想再劝说几句。
“天子威严,不容亵渎!老师您别劝了,来人替朕拟旨!”
董长青知道景帝现在正在气头上,便也只能乖乖给陛下亲手拟旨。
而御书房外,满脸期待的宣旨太监李公公快步走了进来。
是给苏闲的旨意,他可期待好久了!
上次在慎刑司他好不容易逮到了苏闲,以为报仇的机会到了。
谁知道这小子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居然给逃了出去!
宣旨太监李公公在旁看着圣旨拟定,赶紧接上了手,跟在董长青身后一脸得意。
苏闲啊苏闲,这回你惹得陛下龙颜大怒,专门拟了针对你的圣旨,我看你这回还怎么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