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帝国的抉择
夜留灯2025-07-28 18:552,583

  安南道的苏家,是个了不得的世家。

  有人说他是兵家,因为苏家战阵之力,锐不可当。

  有人说他是墨家,因为苏家器械之利,匪夷所思。

  直到规制天下之后,苏家就没落了。

  这些事情,一般人却不会知道,甚至朝中大臣,十之八九,是都不知道的。

  数百年来,苏家早已经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不为人所知。

  但此刻这里坐着的两人,一个是拥有神典的易成海,一个是在安南道征伐多年的郭宏,却是知道的。

  安南道苏家,是墨家的嫡传,善于机关术,乃兵家之利器。

  郭宏在安南道之时,苏家依旧蛰伏,只是奉旨造船,并不做其他事情。

  但是不管怎么隐瞒,易成海和郭宏都知道苏家是个什么家族。

  但是苏家的利器,到底厉害到何等地步,却是没有任何人知道。

  近百年来,儒家至宝神典,出了问题,天下规制不再自行推演,需要聚贤殿主动作为。

  而安南道在神武帝一手笼罩之下,水都泼不进去。

  今天,神武帝说苏家要演武,说的好像很自然,很随意。

  但是,据史册记载,苏家上一次演武,应该是五百年前!

  而神武帝说的好像是昨天。

  这么说来,这十几年,苏家显然在神武帝的默许,甚至是授意下,开始复兴了。

  这中间,做了多少违背规制的事情?

  郭宏看看易成海,后者面色沉静,看不出表情。

  传说这百余年,规制逐渐失效,难道是真的?

  这真假,神武帝和易成海自然是清楚,郭宏就不清楚。

  而苏家要出世,则必然会突破规制,这么说,安南道已经全面突破规制了?

  李玉说,陈乐山不在规制之内。

  难道神武帝萧以恒,也不在规制之内吗?

  郭宏不由心中巨震。

  大汉朝廷,以皇帝和朝廷互为核心,终究是因为规制。

  一旦规制失效,天下事,就是皇帝一言而决,这朝廷势力的平衡就打破了。

  这是要有大变化了!

  郭宏想这些问题,觉得极其艰深,他突然想到,李玉坚持不如内阁,各种打滑开溜,恐怕不是什么书生意气。

  李玉必然已经知道了。

  如果规制失效,还谈什么君臣相宜?

  胡士奇一贯主张皇权独大,他是不是已经知道了什么?

  郭宏突然感到极为悲愤,似乎突然发现一个众所周知的事情发生在眼前,唯独自己眼瞎。

  那这么说来,神武帝派出苏家,所谓的演武,是要进一步巩固君权?

  这天下,也只有燕云州,还有坐大之势,神武帝打算铲除的并不是只是拓跋家,而是大汉最后一个诸侯。

  不管是拓跋,还是陈乐山,结果都是一样。

  这次苏家出世,针对的就是燕云州!

  郭宏有些失声:

  “苏家要去攻燕云关?”

  神武帝萧以恒皱着眉头,似乎在回忆:

  “可能是吧,苏家小子说只有攻城,才能充分显示傀儡之力。”

  “唉,燕云关哪是那么容易攻破的?我看苏家多半又是虚言故事。”

  神武帝似乎毫不在意。

  两人没有太重视所谓傀儡的说辞,苏家的机关术种类繁多,久未曾见,各种名称都有。

  他们关心的是另外的问题,天下大势。

  攻打燕云关,于天下大势的影响太大,这是攻不攻的下来的问题吗?

  本来禁军集结北上,就是为了攻打燕云关,但是陈乐山突然用一日光复燕云州,并未说要叛出大汉,为何要攻燕云关嗯?

  这件事,已经下了定论,攻不攻得下来,还是其次,关键是这一攻,可就是逼反燕云州。

  易成海忍不住高声说:

  “陛下,这燕云关,此时万万打不得啊!”

  郭红也急了:“陛下,陈乐山绝对不会叛大汉的!”

  换作之前,拓跋家与朝廷离心,铲除是不二选择,朝臣们只觉得下手太慢。

  但是到如今,已经光复燕云关,这天大的功劳落在拓跋家,此时去铲除拓跋家,也铲除不了,天下大义,又如何交代?

  拓跋家的所谓顽疾,与收回燕云州相比,也就不算什么,不用急于一时。

  这便是治国的韬略,所谓对与错,不在其本身,而在于局面的需要与否。

  当帝国需要你,你就是每日里鱼肉百姓,那也是好的;当帝国不需要你,你左脚先迈步,就足以问斩。

  你有权势,对帝国有威胁;你没有权势,斩了你也好显示帝国威仪。

  总之,帝国办不办你,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帝国需要什么。

  这就是帝国决策的依据,一切以帝皇的需要出发,帝皇的意志就是你应该做的选择。

  神武帝不再惺惺作态,神情严肃起来:

  “两位爱卿说到那里去了,这怎么就逼反了?不过是演武罢了。”

  易成海吸了口气:“燕云关尚有军民超过五万人之众,如此演练,只怕会结下血仇啊!”

  神武帝眉毛一挑:

  “苏家小子敢乱来,我必斩了他。”

  易成海和郭宏这下心中明了。

  神武帝倒没有攻打燕云州的意思,但是拿下燕云关势在必行,要一次震慑燕云州,要燕云州俯首帖耳。

  但是燕云州如今屯兵几十万之众,一旦丢了燕云关,怎么会束手待毙?

  打仗不是绣花,哪里能够精细,明天传来的不管是什么结果,必然死伤惨重,这事情如何收拾?

  就算斩了苏家的领军大将,燕云州如何能服?

  更何况,陈乐山据说已经成圣,这样一位大汉第一高手,刚拿下燕云州,被朝廷背后捅一刀,会做如何想法?

  神武帝怎么出了如此昏招?

  两人都是面色通红,盯着神武帝,没有吭声。

  神武帝萧以恒叹了口气,天下虽然是一人之天下,却无法一人治理啊。

  他起身,走了两步,沉声说道:

  “燕云州丢了十几年,陈乐山一天就收回,这事情还未传遍天下,如果传遍了,至朝廷于何地?”

  “拓跋老贼,不服朝廷约束,利用陈乐山,难说怀着什么居心。”

  “陈乐山毕竟年少,我也是怕他一步走错啊!”

  郭宏心中有些绝望,原来是这个想法。

  还是功劳太大的缘故啊!

  如果明天苏家拿下燕云关,然后传文天下,再怎么也是朝廷出力,收复燕云州,陈乐山也罢,拓跋家也罢,顶多是个助攻。

  朝廷需要这个大义的名分。

  但是五万军粮,其实只够支应一万多军队,所谓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按说攻打燕云关,不能少了十万人马。

  郭宏心中暗想,难道苏家的机关术,真的有这么离谱?

  要是万一攻不下来,这些算计,岂不是成了更大的笑话,到那个时候,朝廷颜面何存?

  易成海也冷静下来,他垂首思考了一会,才说:

  “陛下,燕云关毕竟是一座雄关,就算措手不及,南面也缺乏守势,但是若是撑个十几日,按说不难。”

  “到那时,可如何是好?”

  神武帝点点头,易成海不愧是忠国之臣,立即开始为朝廷设想了。

  郭宏低声说:“这事不难,十日不攻破燕云关,派禁军北上,捉拿苏家乱贼。”

  易成海闻言,也沉重地点点头。

  这就是老成谋国的主意!

  为了一国之利益,没有什么不可抛弃。

  至于苏家的所谓冤屈,在国家利益,皇帝和朝廷的威仪面前,值得牺牲。

  这是光荣的牺牲,也是无能的代价。

  很合理,不是吗?

  当然,神武帝萧以恒并不会有这样的思辨,他欣慰地看看两位爱卿,平淡地说:

  “三日!三日之内,燕云关战事不完结,禁军北上,郭卿,劳烦你亲自走一趟。”

  “领命!我必不会让苏家小子活着回来丢脸。”

  郭宏沉着脸,心中却在想,如果这真的没问题,李玉哪会开溜?

继续阅读:第156章 李玉的遗憾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篡儒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