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皇子举措各不同
夜留灯2025-07-28 18:142,554

  大汉疆域辽阔,信息的传递耗时费力,从帝国的边疆,向中京城传递的快报,一路换马不换人,动辄需要十余日。

  针对这种情况,兵部专门设立快信使,均是挑选练武奇才,专门修炼身法。

  多年下来,成果不少,但是还不足以大面积推广。

  而帝国的显贵,已经可以做到一日之内,了解各处的重要信息。

  燕云关,离中京城还比较近,半日即可送达。

  所以,萧敬然说的再等等看,就是等这个半日。

  只是,在李玉看来,所谓先机,必然是预测,而非证实。

  当明日,萧敬然得到消息,朝廷也必然会得到消息。

  更何况,李玉隐约知道,聚贤殿的易成海大人,只怕还有其他手段,或可能最早得到消息。

  到那时候,只怕皇帝的诏书,会和燕云关的消息,同时送到青北王萧敬然的面前。

  现在就回镇兰城,可以扯很多理由,比如草原蠢蠢欲动,边关紧急,是非对错,一时也是搞不清。

  神武帝和朝中大臣,也不能把青北王怎么办了。

  但是,一旦燕云关打起来,诏书一到,再回镇兰城,就是公然谋逆。

  即便神武帝想徇私,朝中大臣也不能放任这种昭然天下的谋逆大罪。

  更何况,明诏面前,公然反抗,神武帝也不见得会认为青北王只是鲁钝。

  到那个时候,皇帝和大臣,都会对青北王极度怀疑,再不会有一丝容情。

  现在走,还能转圜,明日再走,青北王会公然反叛吗?

  不会!

  所以,现在不走,就走不了。

  明日,青北王的命运或不可知,是圈禁,还是督察留用,都有可能,但是断掉青北王在西北军中的爪牙,则势在必行。

  不管是李玉,还是周运启,所有青北王的嫡系,都会迎来一次大清洗。

  这里面,固然有束手就擒的,也必然会有不甘命运的莽夫丘八,到那个时候,不是谋反,也是谋反。

  军中之人,哪会都束手待毙呢?

  萧敬然不敢看李玉的原因,正在于此。

  李玉缓缓起身,最后看了一眼萧敬然,慢慢走出房间。

  直到他看到院中的萧薇薇,也没有等来一声留步的呼唤。

  萧薇薇站在院中,看着李玉走出来,面色如常。

  但是她似乎听到李玉的胸膛中砰然破碎的声响,她一时忘记了自己的处境,很想身手拉住李玉。

  李玉从她身边缓缓走过,面色带着恭敬,萧薇薇顿时心中极度地刺痛,本就苍白的面色,更是一丝血色也没有了。

  她咬着牙,用尽全身力气,才勉强伸出手,拽住李玉的袖子,眼中泪水就要夺眶而出,但是说不出话来。

  李玉停下脚步,嘴角咧开,似乎在笑,过于一会,终于是笑出声来:

  “呵呵,公主殿下回屋吧,夜寒。”

  他的笑容,恍然平日,但是尊敬却是前所未有。

  萧薇薇松开手,李玉点头,轻步而去。

  萧薇薇独自站在院中,隔着窗户,看着皇兄的身影,那个身影动也没动。

  她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做什么,也忘记了自己为何来此。

  天地之大,似乎没了去处。

  萧敬然在屋内,略微低着头,双手撑在膝头,两眼盯着面前的地面,身形一动不动,大脑似乎也停滞了。

  皇子,从来都不是一个轻松的职业,虽然前途很远大。

  身为皇子,感到困惑的不只是萧敬然,他的皇弟,萧敬文也很困惑。

  但是萧敬文,比不了萧敬然的文韬武略,做起事情来,反而简单直接。

  此刻的萧敬文,正在奔向禁军大营。

  身为燕云关的督军,他就带着自己的侍从,带着护卫,不带一名西北军,叫开城门,向着进军大营飞奔而去。

  他并不知道所谓五万军粮的事情,只是鱼有鱼路,虾有虾路,他也有他的存活之道。

  拓跋宏峰自从出关,护卫陈乐山以来,一再从关中调兵。

  到了今夜,关中的东北军仅仅剩下不足两万。

  萧敬文虽然是个酒囊饭袋,但是对于脑袋,还是着紧。

  这两万东北军,俱是东北军中的旁系,甚至是最后组建的,兵源多来自南部各地。

  一是没有什么战力,二是对拓跋家还不够忠心。

  这是什么意思?

  谁不知道父皇有攻打燕云关的企图?

  为何不留下精兵?

  拓跋家要放弃燕云关了。

  这确实很诡异,连身边的老太监,也坚称不可能。

  但是萧敬文是个听劝的人吗?是个理智的人吗?

  不是!

  朝中大臣,都站在太子二哥一边,青北王有军方拥护,自己算个什么?

  宫中早就传来消息,寻机速归!

  还需要什么理智的判断吗?

  所以,萧敬文,不顾老太监的反对,断然闯出燕云关。

  至于老太监说的所谓责罚和前途,很重要吗?

  根本就不重要。

  自己就是胸无大志,想早点拿到亲王的仪仗,所以才出关。

  萧敬文觉得这个理由就非常充分。

  燕云关中,拓跋家嫡系,早就撤出,他一个监军要出城,自然是顺利,只是到了禁军大营,要入营,才有了些麻烦。

  身为亲王,要夜入军营,守营大将断不敢放他进来。

  不管萧敬文是拿出亲王的派头呵斥,威胁,还是痛哭流涕地恳求,都是没有用的。

  这是皇帝的禁军,只接受皇帝的命令,顶多再接受郭宏的调动,但是其他人不行。

  尤其是亲王,更是不行!

  幸好萧敬文只带着随从侍卫,不足三百人,要是带着几千东北军,禁军就敢直接把他先行擒拿了。

  不过,禁军中也有高人,扯了半个时辰,终于出来一队禁军,有一千人。

  “什么?他们什么意思?这大半夜,还要我往中京城赶?”

  老太监诺诺地说:

  “殿下,这…这也是规制,这一千禁军,护卫殿下回中京城,也是为殿下好。”

  萧敬文破口大骂,在车驾上跳上跳下,在一旁的禁军都看在眼中,心底鄙夷,面上却是凝神屏息。

  萧敬文眼见自己的一番大闹,禁军都不为所动,心中有些惊悚。

  这些禁军,平日里对自己,也不是没有阿谀奉承之辈,怎么今夜如此绝情?

  他越想越是毛骨悚然,这必定是要发生大事!

  就在老太监苦无良策的时候,萧敬文突然不喊了,坐在车驾的外沿,冷冷看着军营的大门,突然说:

  “既如此,那就快走吧~~”

  他拖着长长的尾音,眼睛眨动几下,并没有进车驾内部。

  老太监如释重负,赶紧带队伍离开军营,向南急行。

  走了半里,老太监见萧敬文还在车架边沿坐着,忙劝道:

  “陛下,夜里风寒,还请入内吧。”

  “嗯,”萧敬文爬起身,弯腰钻入车内。

  老太监抹抹头上的汗,这一点风寒,还压不住他浑身的燥热。

  突然,萧敬文伸出头:

  “老家伙。”

  “是,殿下,有何吩咐。”

  “这些兵哥儿,也辛苦了,赏银…三千两!”

  “嗯?哦,是!”老太监有些措手不及,赶忙答应。

  走在车驾边的禁军统领听了,心中一凛,都说三皇子是个废柴,此话怕是有些误传了。

  当下他高声大喊:“谢亲王赏赐!”

  身边一名亲卫也连声齐喊:

  “谢亲王赏!”

  这声音整齐响亮,似乎排演过一般,倒是把萧敬文吓了一跳。

  他顿时又催促:“现在就赏!”

  老太监忙领命。

  禁军统领皱着眉头,口中却是高喊:

  “兄弟们领了亲王的赏,都精神些,出了差次,亲王不责罚,我亲自剥了你们的皮!”

  众禁军齐声应诺。

  老太监不由得心惊,这是除了什么事情,殿下这是怎么了?

  车内的萧敬文,心底终于是放下了一点点。

继续阅读:第159章 胡士奇的请罪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篡儒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