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响起了吃晚饭的铃声。
食堂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因为今天是星期天,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返校,吃饭的人数一下子就增多了。
大家各自拿着自己的饭盆,依然喧闹着在等待食堂大门被打开,这些住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周边县区的农村,这从他们的穿戴上一眼就能看清楚。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那些男生的饭量,他们其实都是“半学半农”的身份,假期回家后,男生们就会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力。
回到学校虽然已经是学生的身份了,可大部分是十六七的小伙子,正是人生当中,精力和体力最为旺盛的时候,当然饭量也相应会很大。
男生们早已用筷子或勺子不断敲打着饭盆,显示出了饥饿难耐的状态,这也有相互喧闹和起哄的意思。
有些调皮的男生还不时在人群中推搡着,把排队的女生挤出了人群,女生开始发出阵阵牢骚和不满,男生们反而会得意地发出大笑。
这是校园里十分正常的景象,当食堂大门打开后,总是男生们一拥而入,把女同学全都甩在了后头,门口拥堵的情况一下子就荡然无存了。
王毛毛几乎是最后一个才走进食堂的,她不愿意和大家挤在一起等饭。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打不起很好的饭菜,而选择在人少的时候,悄悄去打一份很普通的饭菜。
毛毛的饭量其实并不大,但现在学校的伙食又涨价了,荤菜一般都是三元一份,半荤半素的菜也要两元左右。
如果一天按三顿饭计算,要想稍微吃的好一些,一天下来怎么都要十元钱左右,而她给自己定的标准是,每天绝对不能超过六七块钱。
总不能把一个月仅有的三百元钱,都花在吃饭上吧,毛毛还必须要买一些学习和生活必需品,而且女孩子在这个年龄,有些开销是必不可少的。
王毛毛其实已经习惯了,她从不和同学进行各种攀比,包括吃什么好饭,穿什么好衣,以及其他一些在她看来可有可无的花费。
她是受过苦的农村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自我生存意识,吃饭穿衣的事情,从来就不是活着最重要的事情。
那毛毛在追求什么呢?她难道不喜欢吃好吃的食物,穿上漂亮好看的衣裳吗?
不,当然不是,王毛毛同样想过上好生活,也希望能够像城里的同学那样,每顿饭专门吃肉菜,吃最白的馍,一年四季都有时新的衣服可以随意换着穿。
他甚至都比不上同样来自农村的很多孩子,不会为仅有的一点生活费用,而整日精打细算着来花。
两个月的时间不长也不短,毛毛肯定是已经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情和状态,才会这样安然平静地去食堂打饭的。
此刻,毛毛一个人坐在食堂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里,独自吞咽着那份只花了一元五角钱的素菜,外加一个两毛钱的白面馍。
毛毛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生活,吃完晚饭后,她就会去学校的图书馆看书,这可是毛毛自入学以来,最令她开心的事情了。
没错,毛毛从小就爱看书,她从书里获得了很多生活的能量和勇气,这也是她甘愿忍受贫穷,并可以在苦中作乐的真正精神源泉。
书对王毛毛是多么宝贵的财富啊!小时候奶奶给她读书听,后来自己渐渐识了字,就开始主动去翻阅书籍,表现的是那样孜孜以求、永远都不会满足的样子。
书籍已经陪伴了她十几年了,应该算作是她最忠实、最值得信赖的朋友了。
图书馆里已经有一些看书的同学了,毛毛走到她习惯坐的位置,从书架里拿了三本书,准备利用晚上两个多小时的阅读时间,把它们全部看完。
三本书要精读一遍,时间当然不够,毛毛会有选择地来读,她早已给自己制定好了读书计划。
开学的第一个学期,要把主要精力花在多读专业书籍上面,三分之一的时间用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就可以了。
她已经根据课程,先后读过了《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遗传学》、《农业经济管理学》等三部非常有难度的专业著作。
虽然这三本书都是农业大学才学的专业,可毛毛一点都不发怵,除了一些太过深奥的生物与化学知识外,大部分知识她都能领悟到。
在学习上,毛毛有股子钻劲,只要她感兴趣的知识,她就会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积极投入到书里所营造的神奇世界之中去。
有时看得实在入迷了,毛毛就会把自己当成某个化学元素,或者是一个生物细胞,在自然的无限空间中,发生了各种质变和聚变,然后才有了各种自然生物的发育和成长……
这个过程充满了神秘的力量,让王毛毛渐渐痴迷起来,甚至有段时间,她都会整日里神情恍惚着,不知一天是如何度过的了。
当然,农业科学绝对不是一个小命题,要想真正把这个领域的知识彻底弄通搞懂,那不是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可以完成的,甚至也不会是一群人、一代人,可以完成的伟大课题和使命。
不过既然是科学,就需要像王毛毛这样年轻的学子,夜以继日地去刻苦钻研和探究,不管她将来能不能成为科学家,都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唯一结果……
在王毛毛三年的学习时间里,她还要学习诸如《田间试验设计》、《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育种学》、《种子学》、《植物病虫害学》等等专业课程。
毛毛并不着急,她已经清楚地感悟到了,这里是一个知识的国度,封闭的校园,就是储藏知识的堡垒,她庆幸自己的时间可以消耗在这里。
命运已经给王毛毛,打开了一条通往科学王国的神秘大道,让我们祝福她能在这条道路上,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最终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