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为这些?”
“父亲知道此事后,大怒,直言没有生过那样的女儿,那是我还小,根本就不懂得是怎么回事。”
萧玉环的话,跟之前有很大的出入,李展博总觉得她还有什么隐瞒没有说。
“那你来京城的目的是什么?”
萧玉环抬起头,眼泪汪汪的又说道:“这两年京城的耳目传的消息,有价值的太少,大汗和李树源就合计让我借着这种关系进宫,搜集有价值的情报。”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和侄子侄女不亲近呢,敢情心中根本就不认他们。
“你的姐姐为了孩子,为了朕,献出了生命,朕愧对于她。对于你的这种行为,今天朕不想再追究了,你走吧!”
闻听此话,萧玉环却不愿意了,还说自己不愿离京,以后再也不会做出此类事情了。
李展博可不敢再把她留在宫里,便安排萧占义把她送到朱延寿那里,明日一早跟着玄武军去太原府,然后再北上回幽州,从此以后不在来往。
说完这些,直接转身而去,不再理会萧玉环的哭喊。
处理完此事后,李展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紫金宫,却发现皇后一直跪在宫里。
李展博明白,这是过来请罪来了,可这种事情又跟她有什么关系呢。
“皇上,臣妾有罪,没有打理好后宫,混进来这么多的耳目,请皇上治罪···”
李展博一脸心疼,“皇后何罪之有?处理好就行了。”
“听说萧玉环也在其中?”
“是的,朕已经打发她离开了,一见到她,朕就想起了她姐姐,实在狠不下心来。”
“谁说不是呢?”皇后也跟着附和道。
当初要不是他姐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自己和孩子们早就命丧刀下了。这些天皇后,一直当亲妹妹待她,奈何人家根本就没有动感情。
“让她离开也好,皇上是用情至深之人,留她一条命,希望她懂得感恩。”
“但愿如此吧!”
三日后,景仁宫。
李展博召集了几位重臣商议国事。
户部尚书张若虚上奏称,近来户部一直在从各地调运粮草到京城,现在已经有一百万石的粮食,储存在洛阳周边的大小仓库里。
张若虚的奏折让人欢喜让人忧,喜得是,臣子们能懂得皇上的心思,忧的是户部在这些耳目被抓之前就操办了此事,估计大规模调运粮草一事,已经传到李树源的耳朵里了。
“辛苦了,此事办的正合朕意,所谓有粮不慌。张若虚,下面各州县的百姓没有什么声音吧?”
“皇上,现在新政已经在各地推行开来,百姓受益,朝廷这次筹集军粮,得到了很大的支持。”
“那就好!”李展博很欣慰,百姓能有这般态度,实在难得。
“不过···”张若虚吞吞吐吐的,欲言又止。
李展博是最看不惯这式的,“不过什么?大胆说,朕又不惩罚你。”
张若虚先是瞄了何诚一眼,小心翼翼地说道:“皇上,这次筹粮回京的途中,听闻有个别州县的百姓,把销售大力丸的病坊都给砸了。”
李展博大惊,该不会大力丸的秘密被发现了吧,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少之又少,又是谁传出去的风声。
“这是因为什么?”李展博心慌的问道。
“据臣所知,好像是因为都在传言大力丸有副作用,人服用多了身体就会出问题,最后直接暴毙而亡。”
李展博一拍龙椅,噌的一声站了起来。这不是要祸乱唐国吗?
“谁传的谣言简直是可恶,太医署之所以停产大力丸,还不是因为庞文宇,是他杀死了唯一懂得配方的墨太医,才造成今日的局面。”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李展博的心里明白的很,大力丸这件事情,涉及的范围太广了,一旦不慎,别说让李树源动手了,唐国内部就会大乱,而且还会惹怒周边邻国,到时候四面树敌,唐国危矣。
这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李展博赶紧吩咐何诚,要及时平息这件事情的影响。千万不能蔓延开来。
张若虚说道:“闹事的百姓,已经被州府都抓进大牢了。”
“胡闹,这件事切记不能强压,而是要以安慰为主,怎么能这么莽撞呢。”
李展博一想不行,这件事一定要扼杀在摇篮里。
“何诚,从朝廷派人下去,两个目的,一是释放安慰百姓,平息事端,二是尽量查到谣言从何处而起。”
“是,臣领旨!”
经过这事,李展博的胸口又隐隐作痛起来,韩进着急忙慌的喂李展博服下保心丸后,才渐渐舒畅了些。
李展博自我调侃道:“唉,这个病啊,迟早要把朕带走了。”
众臣一听脸色煞白,你看我我看你,也不知道怎么回才好。
“朕就是吐槽一句,诸位不要往心里去。”李展博勉强挤出一丝微笑,又像是在安慰众臣一样。
萧占义看着皇上情况有所缓解,还有心思调侃,便上奏称:“皇上,前两日你让臣筹措兵马一事,现在已经在做了。”
对于这件事,萧占义不能再积极了,房州和容州之地都是他曾经的驻地,手下还有一群战将。虽说容州的军队曾经受损严重,但好在后来及时补充了兵员。
得知皇上要用兵,房州和容州两地积极响应,兵员的问题不用操心了。
“占义,让他们原地操练,随时待命吧!等朱延寿从太原府回来朕再制定下一步的计划。”
“是!”
何诚思索再三,才缓缓地说道:“皇上,臣知道幽州之事关乎唐国未来的安危,臣想说北征能不能晚两年,现在唐国刚刚缓口气,臣以为···”
何诚是诚心之言。
李展博未置可否,只是回了声:“现在时间紧迫,朕不想留下遗憾!”
而此时,远在幽州的李树源,已经得知了洛阳正在筹集粮草的消息,可近两日又没有飞鸽传书,这让他怀疑是不是京中的眼线出了问题。
李树源很快便将此事上报给了契丹大汗,契丹曾和李展博大战过一场,损失惨重,既想报仇,又有点忌惮。
得知唐军有可能北上的消息,契丹大汗也有点坐不住了,急忙安排大将到幽州和李树源共议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