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妃娘娘?”李展博的称呼让辰妃有点别扭,毕竟当今皇上是辰妃的亲生儿子,照理说应该喊一声母后的,只不过现在李展博实在是开不了口。
高公公似乎看出了辰妃娘娘的心思,急忙的插了一嘴说道:“辰妃娘娘,这次急着见皇上,不知道有什么安排?”
庄妃这才定定神,深出一口气:“皇上,本宫有个不情之请。源儿刚刚入宫团聚,又去了神武军。听说皇上要亲征了,本宫的两个儿子都要远行,源儿刚来,能不能给他另谋它职,也方便入宫来。”
“就是这件事情?这好办,朕之所以把张树源安排到谭斌手下,就是想让他战场上立下汗马功劳,朕将来也好提拔他。现在吃点苦对他也没有坏处。”
辰妃觉得李展博的话也在理,只是刚见面就要分开,辰妃的心里还有点舍不得。
“朕觉得,既然把源儿找回来了,他和朕也是一母同胞,就赐源儿李姓吧,张树源以后就改称为李树源,不知道辰妃娘娘意下如何?”
辰妃自然是喜上眉梢,两个都是自己的儿子,现在又都为李姓,也方便有一天将源儿的身份公之于众。
辰妃欢心雀跃,而李展博却有了自己的心思。
李展博行走在宫墙之间,眼见着斗转星移,一阵阵凉风吹来,盛夏已经远去,树上偶有一片树叶飘落下来,在西风残照中漫无目的的飘舞着。
礼部选定好了吉日,宜妃的册封仪式正在一步步的进行,高公公把宜妃娘娘的寝宫安排在了瑶华宫。
这瑶华宫距离紫金宫不远,是座安逸,娴雅的小院子,这也是宜妃自己挑选的,虽然宜妃的皇后的关系不错,也是皇后的劝说才愿意进宫的,可她不愿理会宫里的是是非非,宁愿上前线,也不愿待在宫里。
宜妃的册封仪式上,皇后和庄妃都在场,经过几日的调养,庄妃也恢复了元气。皇后见宫里又多了个姐妹,又能为皇上开枝散叶,自然也乐乐陶陶。
一切准备妥当,李展博带着关誉,林重和谭斌三员大将,以及近三十万的唐军和两万楚王派遣的将士,浩浩荡荡,开始了北征的脚步。
临行前,李展博登上定鼎门城楼,与以往每次出征一样,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祈祷唐军将士旗开得胜。
这三十万将军是唐军中的精锐,特别是神武军更是李展博亲手养大的孩子。李展博望着城下棋布星陈的将士们,高声喊道:“朕此次亲征幽云之地,是为了安定北境,把契丹人赶到草原去,朕不想给唐国的子民留下隐患。”
“他契丹人仗着骑兵强大,突袭北部城池,掠我男丁,人心惶惶,民不聊生。这一战我们要打服他,让他们永远不敢南下。”
“唐军威武!”
“唐军威武!”
城下将士摇旗呐喊声,响彻云霄。
李展博计划兵分两路,一路由谭斌为主将,温赞为参将,由太原府北上至代州后,作为驻点,然后进攻朔州,云州之地。另一队由李展博亲自率领,带着林重和关誉二将,由青州北上,进攻幽州,涿州之地。
告别朝中百官后,唐军将士开拔出征。李展博和宜妃同坐一辆马车,直奔青州城。
青州守将陈守业为皇上准备了十万石粮食,这些都是从将士的口粮中一点点抠出来的。而且李展博第一次出征打胜仗,就是在青州,还在青州大破梁帝,最终导致梁国覆灭,此地对于李展博来说是个福地。
距城五十公里处,陈守业早就在等候迎接李展博的到来了。
李展博和宜妃在马车里,一路欣赏风景,李展博时不时的趁着宜妃不注意,直接动手动脚,宜妃既有害羞,又有嗔怒。
直到大军停下,李展博才缓缓走下马车,舒展舒展筋骨。
“臣陈守业参见皇上!”
“陈将军快快请起,多日不见,陈将军满面春风,精神焕发,怎么遇到人生大喜之事了?”李展博一见面便调侃道。
陈守业嘿嘿一笑:“臣半月前,娶了位妻子···”
“噢?还是此事,那朕要恭喜你了!”李展博心想自己的将军能够有家业安定下来,也是一件好事。
“怎么没有告知朕呐,朕也好讨杯喜酒喝!”李展博又接着说道。
“皇上有所不知,臣是续弦,只有我们夫妻二人举行了拜堂仪式,就算了事了。再说,咱们要北征契丹,臣也不想铺张浪费,省点钱给我军置办点粮草。”
“陈将军有心了,朕深感欣慰,走,我们进城!”
李展博由马车改换成骑马,一路上还给林重和关誉,介绍当初在此地与梁帝会面的场景。青州有李展博太多太多的回忆了。
自青州城门而入,李展博直奔陈守业的府宅,大军则直接在城外休整。李展博安排关誉做好粮草的交接,十万石粮食移交至出征的大军中,也需不少时间。
陈府还是当初陈守业立下战功,李展博赏金百两,陈守业用这些钱置办的。府宅很大,装饰华丽。
比起萧占义在房州的府邸要高档不少,李展博心想,都是战功赫赫的将军,能上战场打仗,即便私下生活奢靡一点,只要不出格,也无碍大雅。
只是李展博心中有些不解,为何陈守业把府宅装扮的富丽堂皇,却在娶亲上这么低调呢。
李展博随着陈守业来到正厅,品上一壶好茶,说道:“待粮草移交完成,朕就出发,也不能在青州待久,我们还得赶上另一路大军的步伐。”
“是,皇上,臣让爱妻准备了一些酒菜,皇上在此用过膳之后再北上吧!”
李展博心想也好,借此机会见见新过门的娘子,也沾沾喜气。
这一见,不得了了,陈守业新续弦的妻子,正是朱元吉的女儿,曾在益州要刺杀李展博的朱艺慈。
李展博差点惊掉了下巴,他怎么也没想到朱艺慈会和陈守业走到一起。一个是自己的大将军,一个曾是梁国的叛党。
难道是朱艺慈心中放下执念了,当初让她来青州给朱元吉上柱香,安顿下来后,好好安度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