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盆
话说,林夫人拜祭观音庙回来后安心养胎,一日一日,冬日更是极少出门,眼看着冬去春来,院子里的绿叶和迎春花确迫不及待探出脑袋,早春的杏花开得极好,显得春意融融,
眼看就要到日子了,林府也早就请两个产婆日夜住到府里,照顾两个夫人的饮食起居。这林老爷也在朝中告假,阖府上下都小心翼翼的伺候。
一早上林夫人用过清粥小菜,和乌嬷嬷挑选小孩子的衣服,林老爷刚进来说,“怡人,你今天感觉怎么样,”林夫人放下手中的衣服说,“都很好,倒也没什么感觉,你去卓妹妹那里了吗?她怎么样?”
林老爷说,我昨天去看过,也没什么动静。有一事还跟你说,江南老太爷派人来了,说本想亲自来,但是太爷年纪大了,大哥在外当官,家里要太爷镇慑,大嫂子因为两个孩子也不方便过来,派了冉姑带了东西来,信是昨日晚间收到的,只怕明日就能到。
林夫人心里欢喜,才说这话门口丫鬟说,“老爷,夫人,江南钱府里的人已经到了,在门口卸东西,来的一个大爷在书房等老爷,还来了一个姑姑请见夫人。”
林老爷一听,笑到,“只怕是路上紧赶慢赶呢,我去前厅见客了,夫人少不得要忙了,多注意休息。”
林夫人喜不自胜,忙叫进来,一个装扮干净的妇人走进来,下面着青色的长裙,上穿银色对襟卦,一只素簪子挽了个寻常发髻,虽然车马劳顿,但是精神奕奕并不见风尘仆仆之气。一见到林夫人,连忙跪下说,
“老奴给大小姐请安。”
林夫人忙站起来,“敛秋,快扶冉姑姑起来。”与家人分别多年,乍见了冉姑姑,林夫人忍不住眼角泛泪,说,“姑姑一路辛苦,快些坐下歇歇喝口茶。”
边上乌嬷嬷早就端来一个绣敦,冉姑姑侧身坐下,喝了口水说,”本来是早就出发的,因为太爷寻了个海上方,只说生产是性命攸关的事情,等了十日才陪好丸药,让带过来的。“
说罢拿出一个小盒子交给敛秋收好。
”家里少夫人让老奴带话说家里公子小姐太小,出门不便,本是要亲自来才好的,准备了些小孩子的衣服和被褥,让大小姐挑拣着用。大箱子都让几个小子搬进来了,大小姐看看吧。“
林夫人一边挑拣一些衣物,一边说”嫂子的针线在闺中就是有名的,这几年做了娘亲,愈发进益了,样样都是好的。“
然后拿了几样东西说,”凌冬你再挑些,各色拣选一点,给卓姨娘送过去。“然后扶着冉姑姑的手往里面房间走。
冉姑姑扶着林夫人坐下说,“这个就是当初传的沸沸扬扬的卓姨娘?”林夫人点点头说,“是的呢,那日老爷跟圣上去秋猎,回来的路上遇到她,身上有伤又是血的,还是个哑巴,身边只有个丫鬟,说主人家里原是小户做香料买卖的,路上遇到匪人打劫,家里人都死了,那匪人要霸占她家小姐,小姐抵死不从,拼了命跑出来,老爷救了她,到府里养伤后,我可怜她没地方去,原来也是好人家的女孩子,就跟老爷商量了收了房做姨娘。”
冉姑姑又说,”我已到府里,以后免不得也要见这位姨娘,我跟着敛秋去送东西,也去见见,请安倒好?“林夫人想了想说,”也好,姑姑去吧。“
卓姨娘的房在林夫人住的院落西南角,三间房,敛秋捧着东西在前面,冉姑姑在后面打量,中间是厅摆着一张小圆桌,上面的茶具简单雅致,左边房中间放着一个绣架,上面崩着没做完的绣活,榻上两对枕头,架子上摆着几本书,和日常打发辰光的东西,一应陈设简单大方,右边榻上一个娇小的姑娘做在榻上,边上立者一个丫鬟,冉姑姑俯身福道,”给卓姨娘请安。“
卓姨娘赶忙拉起来,对着边上的丫鬟一通比划,冉姑姑打量这个卓夫人,身材娇小,眼中带水,一副不胜之态,穿着藕色的小袄,底下暗色的衬裙,娇弱不盛。但是想着面对家里如此大的变故,还能为自己谋求到一席之地,安心居于此,也十分不容易。
那姑娘对冉姑姑福了一下说,”我们姨娘说谢姑姑过来,姑姑是夫人的娘家人,愿不必这样客气的,还送了好些孩子的东西,十分感谢,问家里太爷,大爷和大夫人的安好,谢谢记挂。“
然后从后面抱出来几样绣品说,”这是我们姨娘给姑姑的,以后时日长短,还请姑姑多多指点。“
冉姑姑接过东西,谢了恩出来了。
敛秋一路上挽着冉姑姑说,”姑姑可来了,我跟着小姐到了京里,除了凌冬,一个旧日的姐妹都没有,乌嬷嬷又唠叨我们,不准在小姐面前说钱家的事情,说怕小姐想家里,今日我可是见到人了。姑姑家里迎春和夏荷好不好?“
冉姑姑拍着她的脑袋说,”就你们姐妹啰嗦,笑到,都好呢,我这里过来她两个托我带了好些东西给你,因着家里公子和小姐都小,她们两个帮着少夫人,也不能过来看小姐。“
敛秋有点沮丧绞着手帕说,”可是呢,当日我们四个那样好,分了这几年,却是很想念啊。说着眼泪都要滴下来。“
冉姑姑有点好气又好笑说,”你这丫头疯魔了吧,这里才从姨娘屋里出来,还眼泪汪汪的,不怕下面的人瞎说,等小姐生下公子,满月来不了的话周岁可不就要来了吗?“
敛秋连忙收起眼泪,笑着点点头,说,”是呢,如今小姐就要临盆了,还怕将来见面的日子少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