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样爷爷奶奶没事就好,说起来李九清有可能会回去奔丧,见了千森才得知确切消息,李九清让他过来传话,他已经请假在家收拾行礼,这次回去媳妇和两个儿子都要带上,丁忧的折子已经递上去了,不出意外明日一早就会有结果。
李九瑾当晚就告诉了邵涵一声,进了药房,邵涵也知道妻子会做药丸,虽说医术比不上那些圣手,但是药丸的制作妻子可是得心应手,他这些年在衙门热的不行的时候就会吃妻子做的避暑药丸,效果极佳,有时候腹泻吃妻子准备的药丸一般两粒就能见效,这次听说李家大伯母的死讯估计是吓到了,想给李家爷爷奶奶那边多做一些应急的药丸,他当然不会阻止,独自在正房歇息了。
李九瑾在药房一个人捣鼓,药材都是空间里偷渡出来的,夜深等人都熟睡了她才进空间去,里面时间和外面不一样,在里面能多做一些,李九瑾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连牙疼的药都都做了,更别说那些风寒感冒拉肚子的药了,连消食丸都做了。
做好之后李九瑾从空间出来还没天亮,她继续在药房捣鼓之前没做完的药材,期间还在空间里睡了一觉,精神好的很。
果然李九清的丁忧折子批了,李九瑾立即递过去帖子说是送别,实际上是去送药材和药丸的,到了才发现李九默也在,三人说了好一会儿的话,结论是李家起来的太快了,这次丁忧是个好机会,那些针对李九清的人估计会暂时收手。
李九默跟着李九清一起上的折子也是今日批复,李九默作为侄儿该服孝三个月,好在现在李九默领的是闲职正式官职还没定,说不一定三个月后有更好的职位,她作为侄女也应该有三个月孝期只是不严格而已。
等府里邵涵的侍妾知道世子妃要为李家大伯母服孝三月的时候,她们内心是非常激动的,付氏想的是她终于可以有孩子了,贺氏想的也差不多,这个时候怀上孩子正好。
可得知世子爷要和世子妃一起服孝的时候,都想起来了夫妻一体这一回事,世子爷娶了李家女,现如今李家大伯母去世他按照礼法也该一起服孝,贺氏和付氏如何失望的不提,李九瑾却开始了她的三个月孝期。
毕竟家里还有老样子和公婆长辈,不能直剌剌的穿白,所以摒弃一些颜色艳丽的衣裳吃些素就好了。
守孝的同时李九瑾又觉得这样好,邵涵清心寡欲了她还省了给贺氏她们下避孕药的步骤,真是省心。
孝期过后她该把生理期搬出来了,这里的人算生理期正好和后世是反的,安全期在这边就是易孕的日子,所以她就打算让邵涵这些日子过去耕耘,毕竟多子多福她还能得个好名声,能不能生就看运气了,几率还是很大的,安全期也不一定很安全,没看见人按照安全期行房依旧有这么多人怀孕生子,所以说后院的女人要看运气了。
九月唯一的大事就是邵城参加乡试去了,一同前去的还有邵二叔家的两个儿子,都比邵城年纪大,在京城郊外的一个乡里面考试。
九月底有了结果,姓邵的去了五人中了三人,邵城就在其中,录取120人,他排100,有一个叫邵沧的是二叔的嫡幼子今年二十五,第三名中了举人,还有邵二叔家老二的嫡长子今年二十二也中举了,名次比邵城还要低一些是109名中举,还有两个没中,其中一个还是庶子。
在第三名面前邵城稍微逊色,好歹是中了,老爷子一高兴就把二儿子一家叫回来开宴给几个中了的小子庆祝。
陈氏也高兴的掉泪,他儿子出息了。
三月过后临近年关,邵涵这日回来就对李九瑾道:“你明天从我库房收拾出一份奠仪给端王府送去。”
李九瑾疑惑了,按道理在心里快速过了一遍端王府最近发生的事,上个月端王唯一的嫡子去了,已经走过礼了,现在送礼是什么情况?
看出妻子的疑惑邵涵叹气说到:“端王府今日最后一个庶子夭折了。”
最后一个?
要是李九瑾没记错的话端王府有庶子四人,嫡子一人,这才是一个月都夭折了?
他看出了婉晴的疑惑,他解释道:“最近一个月以来端王府的孩子接连生病,五个孩子都去了,今日在衙门口遇见端王随侍禀事说的就是这事,当时我看见端王吐血了。”
邵涵语气很复杂,他换位思考一下只一个孩子去世他都接受不了,更何况五个全出事。
李九瑾心想能不吐血吗?
端王今年有三十三了吧!端王嫡子她没记错是和圆圆一年的,二十五得了嫡子刚教出个雏形就没了,想想都觉得可惜。
在这个五十都算高龄时候三十多已经算是是到了中老年了,五个孩子都死了打击可算是非常大,当场吐血是正常的。
几天时间端王府一个月内死了五个孩子的事传遍了上流圈子,皇上当然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事,气的不轻当时就在坤宁宫对着皇后怒斥端王妃不贤,命皇后下旨斥责端王妃,直言要不是先帝赐婚他就要端王休妻,一时之间喜庆的年关也没往年热闹了,一些人顿时变得小心翼翼的,生怕皇上来个迁怒。
在皇上看来要不是端王妃纵容后院女人坏了规矩,老六的嫡子也不会死,端王妃自己护不住儿子却朝着端王的其他庶子下手,她这是要端王断子绝孙。
对于这事情受打击最大的除了端王就是他的生母惠妃了,惠妃在儿子第二个孩子出事的时候就警告过端王妃,没想到这个看着端庄贤惠的儿媳会阳奉阴违,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传来惠妃就病了,传了好几回话出去给端王妃让她照顾好剩下的孩子,还苦口婆心的劝她那都是叫她母妃的孩子,都是她的孩子,这都不好使,最后一个孩子去了惠妃直接气到病倒高烧不退。
等烧略微退一些,人清醒了她直接让儿媳进宫跪着给她侍疾,端王那日清醒之后得知端王妃被母妃招入宫,他封锁了后院不让任何人走动,从内务府再要了人来替换家里的下人,把所以侍妾侧妃身边人都带走了,亲自看着审讯了一天一夜。
去带人的时候侧妃那边是端王亲自去的,侧妃还不依不饶不准带走她的丫鬟嬷嬷,端王就冷冰冰的看着她一声令下把养在侧妃身边唯二的女儿抱到前院去,侧妃一下子噎住了,改换策略可怜兮兮的看着端王,泪眼婆娑说她只这一个孩子了,求端王开恩让女儿留下,端王只淡淡丢下一句:我就是对你们太好了!带着捆了一串的丫鬟婆子扬长而去。
侧妃这下是真的哭了,嚎啕大哭,三个儿子没了如今女儿也离她而去,心里越发的憎恨王妃,都是那个贱人要不是她先出手,怎么会是如今这种情况,等她回府就让她好看。
端王府鸡飞狗跳好几天,端王看着手里的供词身上的气势节节攀升,眼里的狂躁快要喷出来了,跪在下面的管事大太监吓得瑟瑟发抖,心里暗骂王爷身边的太监不是东西,怎么就让他来做这个找死的人啊!等他这次躲过了一定要让那孙子好看。
端王突然站起来一脚踹翻黄花梨的大书桌,转身蹬翻椅子不解气,把手里装订好的册子丢出去,抄起椅子就往倒了的书桌上哐哐哐的砸,跪在地上的大太监要吓死了,头上被墨条砸了一下的疼都顾不得了,只跪着发抖一动不敢动努力缩小存在感,心里祈祷: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端王发泄完了两只手拿着残存的椅背一角,内心悲哀,他后院的女人没一个是干净的,他对她们的印象全都坏了,什么温婉,贤惠,什么娇俏可爱,什么不羁单纯都是假的,他是瞎了吧!
是吧!
瞎了,眼瞎了啊!
儿子,我的儿子们!
愤恨的把手里的木头使劲丢出去,砸在了侧面的书架上,弹回来掉在地上,似乎是再嘲笑他不能拿它怎么样。
端王就这样站着,看着地上那两节长短不一的椅子腿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