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十李九瑾生下她的五儿子,行六,老爷子取名邵埼。
李九瑾照着老大老二的小名给老六取名安安,邵涵都习惯了妻子的取名方式了,左右她是儿子们的亲娘小名寓意也好也就由着妻子取了。
三日后李母来了,隐晦的对李九瑾提出了避孕的事。
李九瑾一愣,她完全没有想到李母会单独和她说这样的事情,她从来不会嫌弃自己的儿女多,哪怕是生产的时候在心里发誓自己这辈子再也不生孩子了,可是当看到软乎乎的小包子的时候,一下子这个誓言就会被丢到垃圾桶里,过个一两年把生孩子的痛忘的差不多了又在想要不要再生一个了。
李母接下来的话让她沉默了:“你这次生产我心神不宁的就怕你有个万一,娘也不是说孩子多了不好,可娘怕你出意外,娘就你这么一个女儿。”
李九瑾孕期敏感还没过,听李母这么一说眼泪都出来了,又想起在坐月子不能哭,哭了也怕李母更担心,努力不哭出来,但是又觉得她才三十,她想要个女儿,后世四五十生孩子都没事的也有。
“娘,我没事的,你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
李母如何不了解自己的女儿,知道她有主意也不多说,说起看看孩子,她也怕女儿一个没忍住哭了,到时候她是劝不住的要跟着一起哭的,大好的日子哭什么,所以转移了话题。
没多一会儿李九茹也来了,还告诉了李九瑾一个好消息,她的大儿子要成亲了,日子定在了明年六月。
李九茹的丈夫是商人有大半年的时间准备也差不多了,和堂姐说着恭喜的话,屋外大嫂庞秋莹也来了听着李九瑾再说恭喜好奇的问到:“恭喜什么?”
“大嫂你还不知道呢,堂姐家的大儿子亲事订下了,我这不这不恭喜堂姐呢!”李九瑾笑着说。
李九茹和李母也站起来对庞秋莹行礼,庞秋莹虽然是公主了,但是对李家人是真的好平时也和气,礼节什么的能免就免。
庞秋莹如何能受婆婆的礼,立马上前扶着要行礼的婆婆,语带埋怨:“娘不是说了嘛,一家人不需要客气。”
又转头对李九茹道:“堂姐也是,说了多少次,再这样我也不敢出现在你面前了。”
见庞秋莹是真的有些生气了,李九茹笑着说:“公主这么说我也要生气了,你就惯着我,要是下次在外面没反应过来那不是给李家丢人吗!”
“我说不过堂姐。”庞秋莹笑着扶着婆婆坐下又问李九瑾:“身体可还好?”
李九瑾点头:“都好,生的时候觉得疼得很,再也不想生了。”
庞秋莹一笑,认同道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可生了没多久又觉得可以再怀一个。”
这话说的一屋子的人都笑了。
出月子这天,满月礼办的还算正常,人来的很齐全,等满月宴结束,李九瑾从洗浴间出来就见邵涵一身蓝色里衣躺在床上,这人今日可喝了不少,回来的时候走路都是偏的。
李九瑾坐在床边看着邵涵,这人还真是耐看。
“为夫可还能入卿之眼。”
李九瑾被突然说话的声音吓一跳,顿了顿,颇认真地点头道,“嗯,我的邵郎甚好,无人可及。”
皮一下很开心。
“真这么好?”邵涵直起身,靠近她,唇停在她樱桃小嘴前,语气惑人。
李九瑾伸出舌头舔了一下邵涵的唇,“这世间仅此一人…”她接下来的话都淹没在唇齿之间,再也听不到。
婆婆体谅她才出月子,今年李九瑾就不必帮着准备过年的事,馨儿今年接过去的家事比去年多了一倍。
年节的时候李九瑾看馨儿那亭亭玉立的样子就觉得舍不得,只因馨儿的婚事已经决定了,两家换了信物,等馨儿及笄就可以开始走礼了,对方是皇上的九儿子,再差馨儿以后也会是一个王妃。
本来婆婆打算找一个书香门第的嫡长子,没想到公公却接到了皇上的暗示,带回来块皇上给的一块玉佩为信物,那天李九瑾清楚的看到婆婆黑了一天的脸,就连看到安安都没转回来,要知道婆婆平时看见安安就笑的合不拢嘴的,可见是被皇上和郡王爷气狠了。
过了新年,李九瑾开始考虑书房通房丫头的事了,问了邵涵,他说没必要有静雅就行了,。
让静雅一人在书房独大,她又没疯,于是装作吃错说他是不是要把静雅一人藏在书房,邵涵哭笑不得只能说随她高兴了。
最后李九瑾给书房添了一个叫芙蓉的通房丫鬟,邵涵吃不吃就是他的事了。
年后带着双胞胎去了长公主府赏最后一茬梅花,还见了疑似她未来儿媳的长公主嫡女,是个可爱软萌的小包子,眉眼像极了驸马,长公主还跟她抱怨说千辛万苦生下来的孩子不像她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最为母亲李九瑾深以为然,孩子不像自己确实有点不忿。
最后一茬梅花被李九瑾嚯嚯了一大半,在长公主府吃了一顿梅花酥,长公主还说头一茬的梅花味道要好一些,要是让那些风雅的人知道了估计要说她俩粗俗了。
正月十六邵涵生日,李九瑾亲手做了一晚长寿面,一个荷包,要知道这一碗面条,每年他生日都能在这一日得这么一碗。
正月二十七,依云发动了。
这让后院许多人都松了一口气,要是生在二月那就让人糟心了,二月初二龙抬头,前后几日都是好日子,要是让依云生在这几日还不够糟心的。
李九瑾坐在产房外面,听着里面的惨叫,她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要叫这么大声,不是有稳婆医女提醒省力的吗?
搞不懂,李九瑾也不会说什么,等着吧!
中途她还回去吃了一回下午饭,等到半夜都没生下来,李九瑾拒绝了嬷嬷说的回去休息,都等了这么久了不在乎再多等一会儿,府医早就等着了,一直没有离开过。
三更天,李九瑾听到一阵哭声,不知道是不是隔了一扇门的关系,听着有点弱。
没多大一会儿屋里出来一个婆子,没抱孩子,这婆子是出来报喜的,见到世子妃端坐立马行礼说道:“恭喜世子妃世子爷,依云姑娘平安产下一女。”
李九瑾对于依云生下女儿也再预料之中,心里不舒服是有的,她连妾室生的儿子都能自己养着一个女儿而已,女儿有女儿的好处,自此她多了一个便宜闺女,她能接受,于是点头道:“去把屏风安排一下,一会儿老大夫去给你们姑娘和小姐把脉。”
她当然要进去,看着大夫给这个才五斤的小家伙把脉,看着比她见过道任何一个孩子都小,脸色还有点青紫,估计是在肚子里呆久了道缘故。
邵涵起床了才见妻子回来,问:“生了?”
“恭喜世子爷喜得千金。”李九瑾笑意盈盈。
邵涵讨好一笑:“辛苦世子妃了,巧丹照顾你们世子妃歇下,母妃那边我去说。”
李九瑾心情这才好些,白了她一眼道:“我自是要亲自去给母妃道喜,毕竟这是小一辈头一个闺女怎么都要重视一些。”
邵涵见了就不再说了,等一等妻子,两人携手去前院去了。
傍晚邵涵回家洗漱之后这才有空去见了新出生的女儿,去了之后见了女儿,对依云的不喜又多了几分,要不是她瞒着身孕如何能在早期出意外,以至于他的女儿如此瘦弱,连脉象都没一般孩子好。
依云得知世子爷看了一眼女儿就走了,心里痛的不行,为什么是个女儿,连世子爷都对她失望了,要是个儿子有多好,又埋怨世子妃不想抱养女儿。
洗三邵涵直接不让办,说体弱到时候养养办满月就好,依云再也忍不住为此大哭一场,心里更加觉得世子不喜女儿。
李九瑾更没意见了,至于这便宜女儿的名字,邵涵直接说等周岁了再说,说体弱怕养不住,让叫大小姐就好。
满月过后依云生产之事才告一段落。
二月邵涵还感叹,他腰间的荷包一年换一次的事同僚都知道了,当时李九瑾一脸不可置信,邵涵还笑话她来着,是因为这荷包是李九瑾新手做的,只能说能看吧!
二月去了一趟邵府给邵二叔过生辰,邵二叔今年正好五十。
三月初九老爷子生辰,邵府那边人都来了,其余人都没请,但是皇上来了个圣旨要开始修书,认命老爷子做了修书馆的编外人员,让修书的众人有疑问的时候来请教老爷子。
这是非常荣耀的事,又远离争斗中心,邵家人都很高兴,包括老爷子他没想到还有被皇上启用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