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英子
不负流年2025-07-28 14:523,045

  第二十五章英子

  老爷子还真是可爱,说的是去放牛,谁都知道这是显摆去了。

  阮进福知道牛早上已经吃过草了,他看见老爹抱了那么大一捆青草去的后院。

  他怕牛吃撑了,站在门口喊:“爹,您把牛遛遛就回来啊,不能再给吃草了。”有啥好显摆的,老娘手里的银子也没见你这么上心过。

  阮梨想起了白六少送的一食盒点心,一个晚上应该不会坏吧。她问阮进福:“爹,牛车上的食盒你放哪了?”

  阮进福:“厨房里,找你娘拿去。”

  阮梨找到食盒打开,拿出一个点心闻了闻,果然还好好的。

  她只拿出来一半,剩下的一半等阮家兴回来给章明石家送去。

  阮梨自己吃了一块,喂了林氏和王氏一人一块,其余的全摆在一个盘子里,放在了堂屋桌子上。阮桃和阮枣两个吃货不用她招呼,自己跑去堂屋找吴婆子要点心吃了。

  阮梨看没啥事,就开始忙着做面脂。

  这次要做的量大,需要林氏和王氏参与进来。推磨、研磨这种活,只要有把子力气,人人都能干。当然关键部分还是掌握在她自己手里。

  阮老头终于在吃完午饭后去找了村长李根荣。

  虽然阮李两家因为退亲一事有嫌隙,阮老头也不想看到这个李老头,但买地必须经过村长这一道。

  阮老头只得装作毫不在意,一副好乡民的样子,提着一块猪肉去了村长家。找人办事不好空着手去。

  李老头看到阮老头迈着步子进了他家的院子,手里还提溜着一块猪肉,实在是很意外。

  说实话,他有点没脸见阮家人,要不是老婆子在后面撺掇,小儿子也心意已决,他也不会去做那被人指着祖坟骂的事。

  大师说过,阮家梨丫头是个有大造化的人,这样的人娶回家来,会给家里带来大福气的,他到现在心里还有点不舍。

  “老哥,快进屋。”李老头踩着鞋子,急忙从堂屋迎了出来。

  两家没定亲前,他们两个老头子都是以兄弟相称的,定亲后他低了一辈,现下退亲了,他再喊阮老头老哥没有错。阮老头只比他大一岁,他也不好喊他叔。

  阮老头把肉递给赶来的村长大儿子李正为,道:“这块肉给你们晚上加个菜。”

  李老头受宠若惊,“老哥,你能来就是给我老头子面子,还带啥肉。”既然阮老头能不计前嫌上门,他也不能小气巴拉失了礼数。

  你以为我愿意带肉来啊?这是礼数!

  阮老头跟着李老头进了堂屋。

  堂屋里李老头的老伴儿刘婆子看到阮老头进来,从炕上溜下地,招呼没打一声就要出屋。

  李老头脸一黑,忍下要骂刘婆子的话,连忙吩咐刘婆子道:“去,把行哥儿前些日子拿回来的茶泡好了端上来。”

  刘婆子嘴里嘟嘟囔囔着,一脸不情不愿的样子出了堂屋。

  那可是县令老爷给的好茶,全柳树村的人见都没见过。阮李两家非亲非故的,哪用得着那么好的茶招待,给他喝了也品不出个啥味来,浪费。

  扶了扶头上的银簪子,刘婆子甩着帕子出去了。

  阮老头也没放在心上,道:“李老弟不用这么客气。我今儿个来是有正事麻烦老弟你的。”

  李老头赶紧表示:“老哥,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说啥麻烦不麻烦的。”只要不是来给他李家找麻烦的,其他的事都好办。

  阮老头拿出烟袋锅子,装上旱烟,李老头很有眼力劲儿地给点上火,阮老头吸了两口旱烟,开始说正事。

  “这不老三和兴哥儿到了成亲的年纪,眼看家里人快住不下了,我就合计着先把院子旁边那块荒地买下,等家里银钱宽松了再起个大些的院子。”

  李老头奉承道:“老哥想的周全。那块荒地不下二十亩,老哥你打算买多少?”原来是这事,这好办,他往县衙跑一趟的事。

  阮老头道:“我的意思是全买下来。起完院子剩余的地,可以开出来,种庄稼种树都行。”

  李老头听完,心底掀起了惊涛骇浪,脸上还是一副云淡风轻。

  这老阮家是发达了啊,这块荒地至少要三十两银子,更不用说起新院子的银钱了,也不知道这么多银子是从哪来的。

  听说阮家前些日子还把三个小子送去了七里屯学堂,家里一下子供了四个读书人,那得花多少的银子,十里八乡也找不到这样的人家。

  阮家已经不是以前的阮家了。

  李老头斟酌一番,真心实意劝道:“老哥,那块地杂草多,石头也多,开荒不好开。村里还有其他的荒地,都是一样的价,买那块不划算。”这是大实话。

  阮老头道:“还不是看着这地离家近,便利。再一个,这么大块的荒地也不多,开荒是不容易,不过开出来了好打理。”

  好像也有道理。

  李老头道:“还是老哥想的远。”

  两个老头子说完正事,又唠了唠村里的事,也没见茶水上桌。

  阮老头道:“老弟,要不咱现在就去量一下地?”

  李老头道:“行,咱这就去看看。明儿个早上我就去县里把这事给老哥办好了。”

  阮老头:“那就麻烦老弟了。”

  说着两人出了堂屋,李老头吩咐李正为,“老大,把家伙什拿上,咱量地去。”

  三人出了门。

  临出门前也没看见刘婆子的身影,也不见她出来送客人。

  李老头的老脸有点挂不住,这老婆子小家子气不说,还在人前失了礼数,不管教是不行了。

  阮老头装作没看见。

  经过三人丈量,荒地是二十三亩,阮老头给了李老头五十两银票,多出来的银子用来办地契和打点衙门的人。

  李老头第二天下午就把地契给阮老头送来了,还退了十二两银子回来,说是荒地是按一亩一两五钱算的。

  地契上写着阮老头的名字。

  虽说是荒地,阮老头还是很激动,家里一下子多了二十多亩地,他都快成小地主了。

  他整日除了下地、编筐,就是去荒地看看,捡捡石头,割割荒草。人虽然很忙,却精神头十足。

  在消耗了采摘的所有茉莉花之后,阮梨终于做出了一瓷罐花露。滴一滴花露在手帕上,就有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味道悠长而素雅,很是好闻。

  因为有家里三个女人的帮忙,这批面脂很快就做了出来。刚好王老大也送来了面脂盒,几人将面脂装盒装筐,装满了六大筐还未装完。

  阮梨给家里每人发了一盒,剩下的也全都装在了小筐里,就等美人阁派人来取货。

  林氏为了帮阮梨做面脂,都放弃了绣活,每日做完家务就在阮梨的房间忙活。

  有林氏帮忙,阮梨也有空闲去做她的花露。

  这日,阮梨带着阮桃去山坡采摘茉莉花。阮家兴被阮老头拉入了开荒大队开荒去了,没有一起来。

  阮梨在路上遇到了英子,看她面露苦色,背篓里装的也不是婆婆丁,就随便问了一句:“你怎么不挖婆婆丁了?”

  没想到英子跟阮梨倒起苦水来,道:“梨子,你不知道,村里人一听说婆婆丁能卖钱,都在挖。这不,没几日婆婆丁就没了,他们连新长出来的都不放过。”

  她越说面色越难看,“梨子,这事真不是从我家传出去的。”说完还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阮梨一路走过来,遇到了好几个背背篓的小子小丫头,原来都是去挖婆婆丁的。

  “我相信你。这事也瞒不住,迟早会有人知道的。”

  阮梨看她的样子好像还有话说,“怎么了?有啥事是不能跟我说的?”

  英子支支吾吾半天,“梨子,这话是我听红枣说的。红枣说李大牛告诉她,你家靠着卖婆婆丁挣的钱买了二十亩荒地,这事是他从里村长家刘奶奶那里听来的。李大牛你知道的吧?就是李二叔的堂侄子。”

  原来是从村长家传出去的啊。

  也是,家里突然拿出了五十两银子买地,李正行老娘好奇银子的来源也不奇怪,这不,一探究就发现了婆婆丁。

  阮梨笑了笑道:“李大牛说的只有一半是对的,二十亩荒地是真的,但是不是靠卖婆婆丁的银钱买的。”

  “你家真的买地了,太好了。”英子欢喜了。梨子家能买的起二十亩地,看来日子是好过了,她也替梨子高兴。

  这姑娘,有啥事都写在脸上。

  “当然是真的。”阮梨神神秘秘地靠近她,“等下带你去一个好地方,你先把猪草送回家,我和二妹在这里等你啊。”

  好地方?

  英子兴奋了,说了声“你等着”,然后一溜烟小跑回家,猪草从背篓里颠出来了她也顾不上管。

  阮梨带英子去了山坡,教她摘野菊花。

  “你看,花开成这样的才摘,没开和开过头的都不要摘,小心不要弄坏了花瓣,要保持花朵的完整。”

  英子疑惑问道:“梨子,摘这个干啥?好看不经放,两天就蔫了。”

  阮梨回答:“当然是为了挣钱。野菊花带回家了摊开晒干,可以卖给百草堂,一斤比婆婆丁还多卖两文钱呢。”

继续阅读:第26章 花环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花香满园喜种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