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秋收
英子说肯定是村里的小子们在抓鱼,要去凑热闹,阮梨跟着一起。
两人走近一看,只见河流转弯处的一处浅滩里,五六个十一二岁的小子,光着上半身,裤子也快挽到了大腿,站在河里泼水嬉闹。这个跌倒扑腾起一片水花,那个掬水偷袭着同伴,几人玩得是不亦乐乎,就是没看见他们抓到一条鱼。
几个年纪稍小的站在岸边看着。
这哪是抓鱼,这明明就是洗澡打水仗嘛。
英子拿手遮住眼睛骂了句“不要脸”,就要扯着阮梨离开。
阮梨道:“时间还早呢,看一会儿再回去。”看着这一幕,阮梨就想起了前世和小伙伴们一起嬉闹玩耍的快乐时光。
英子:“……”
英子捂眼,梨子也太不知羞了!
“大妹!”
突然,两人后面传来一声大呵,吓得英子一把扯着阮梨的胳膊蹲下。
完了,被发现了。还好有野草掩护,河里的小子们没看到她们,不然非得骂她们不要脸,偷看他们洗澡。
只是,谁在后头乱喊吓人?
阮梨还没明白咋回事,想站起来,胳膊又被英子抱着,站不起。还被英子拉着一起往后退。
英子:“我们往里头退点再跑,就不会被他们发现。”
阮梨:“跑啥?”
英子:“……”她相信了,梨子是真的摔伤脑子了。
就这样,两人一点一点往后挪着。挪着,挪着,就挪不动了,好像是背篓被人抓住了。
阮梨回头,看见两双大长腿。
阮梨仰头,就见阮家兴正看着她,神色复杂,一言难尽。目光转向章明石,他也正看着她,面带揶揄。
阮梨正要站起打招呼,阮家兴就一把拉起了她往家走,“跟我回家!”
阮家兴很生气,他真的没想到,他的妹妹居然会偷看小子们洗澡。他真想去揍一顿这帮小子,青天白日的,光着个身子下水,不要脸。
要是阮梨知道他这么想,肯定会说他们是在抓鱼不是在洗澡,而且,他们不是光着身子,他们还穿着裤子。
要是那帮小子知道阮家兴这么想,肯定会说关我们啥事,是你妹妹不要脸偷看我们的。
阮梨指着阮家兴另一只手里提着的野鸡,问道:“大哥,这只野鸡是你打到的?”
阮家兴语带自豪:“这是大哥射中的。”
阮梨立马道:“大哥,你真厉害,不愧是我哥。英子,我哥厉害吧?”
走在一边装鹌鹑的英子:“……”请你们无视我。
“厉害,我好羡慕你有一个这么厉害的大哥。”她说的是真心话,她就一个弟弟,一直很羡慕有哥哥姐姐的人。
你以为说好话我就放过你?
阮家兴叱问道:“为啥偷看小子们洗澡?”
英子羞红了脸,恨不得原地消失。
章明石在一边看戏。那微微翘起的嘴角,怎么看都像是在嘲笑她们。
阮梨总算是明白了,明白英子为啥看个抓鱼都要偷摸遁走,也明白大哥为啥阴着个脸了。
是她错,不该忘记她现在生活在大景朝,不是她前世那个文明开放的世界。这里还讲究个男女七岁不同席的,她是不该盯着一群衣衫不整的小子们看。
阮梨站定,道:“大哥,我错了。你也知道我头受伤后就忘记了好多事,我就是看他们玩水很有趣,没想到其他的。我现在记住了,以后一定不会再犯。”语气想要多诚恳就有多诚恳。
阮家兴听后只想扇自己几巴掌,他怎么就忘了这茬。
“你没错,是大哥的错,大哥不该吼你。以后出门大哥都陪着你。”说完还瞪了英子一眼。
英子:“……”
这是在怪她了?
阮梨给英子伸冤:“大哥,我俩以为他们在抓鱼,就说过去看看。英子一看情形不对,就要拉着我离开。是我看他们玩水好开心,就多瞅了两眼。”英子真的是无辜的。
阮家兴道:“好了,大哥知道了。走,回家。”
回家路上想了一想还是不放心,他又叮嘱道:“你们放心,今天这事就我和石头哥看见了,我们是不会说出去的,你们俩也都忘掉。”这要是传出去了,这俩傻丫头的名声就完了。
阮梨心道,我们又不傻。
英子听到这句话,那不安了一路的心总算是安定了。
……
月底,眼看田里的水稻金灿灿的,快到收割的时候。
阮老头在发工钱时通知汉子们,可以先把家里的粮食收完了再来干活,不能耽误了秋收。家里没地的或者家里劳力多地少的可以继续干。果然有几个汉子说是秋收完再来。
阮家的新院子才建一半,阮老头把新院子的事情全权交给了阮进福两兄弟。他牵着大黑,联合村里另外几家人把麦场用石磙子轧瓷实了,备用。
阮家麦场是村里七户人家共用的,一亩地大小。麦场上配备一个石磙子,也是七家共用的。打完小麦后,这麦场就没收拾过,没法直接碾场脱粒用。
这七家人就阮家有牛,以前是全靠劳力拉着石磙子滚轧,今年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了大黑。
大黑拉着沉重的石磙子一遍遍的轧着,阮老头看着心疼得恨不得自己上去拉石磙子。
九月初一,王家瓷器铺子送来了盒子和瓶子,阮梨把面脂和花露分别装盒装瓶备好,等着初十美人阁派人来取货。
没过两日,七里屯学堂和县学就放了秋收假,阮进文也从县学回了家。
阮家除了阮进福、吴婆子、阮桃和阮枣,都加入了秋收。
阮进福跟着陈师傅继续建新院子,吴婆子留在家里做饭,阮桃照顾阮枣。
吃完早饭,阮老头就牵上牛车,带着阮家九口人外加章明石,十一人浩浩荡荡地向稻田走去,路上遇见的人无不眼馋阮家劳力多。
稻田里,阮老头、阮进财、阮进文、林氏和王氏五个拿着镰刀,负责收割水稻。
阮梨、阮家和、阮家康三个负责把割倒的稻子扎成一捆一捆的摆好。阮梨这个新手还得阮家和教她才会。
阮家安负责捡拾掉在田里的稻穗。
阮家兴和章明石负责把捆好的稻子搬到牛车上,再运到麦场上晒好。牛车赶不进来,只能停在不远处的路边上。
就这样不到一天半时间,阮家的四亩水稻都收到了麦场上,就等着晒干了选个天气好的日子碾场脱粒。
阮梨虽然做着最轻松的活计,但是还是把手心磨出了好几个水泡,钻心的疼。
她总算是体验了一把农民的辛苦,真的是全靠人下苦力。弓背弯腰地割下来捆好,汗流浃背地运到麦场上,还要看老天爷脸色,晒干了才能脱粒。
还好老天爷给面子,这几天都是艳阳高照没有下雨,不然收回去的稻子也会捂坏。
隔壁冯婆子家的一亩水稻就在阮家旁边,冯婆子带着狗蛋在收割。
收完了自家的后,阮老头带着一大家子只用了半天不到就帮着冯婆子收完。冯婆子说要在家里拍打脱粒,阮家兴和章明石就把稻子运到了她家,摊开摆在院子里晒着。
这日又是一个好天气,阮梨第一次参与了碾场。
一家人把晒干的稻子从里向外一圈圈平摊在麦场上,稻穗尽量露在外面。由阮进财牵着大黑,大黑拉着石磙子一圈圈的轧,谷粒就会从稻穗脱落下来。
石磙子轧不到的地方,由林氏和王氏举着连枷打。
没有石磙子的人家也可以只用连枷打,就是用连枷打场人受不住,没有用石磙子碾场快。
石磙子轧一遍后,阮进财牵着大黑去树荫底下喝水休息。等阮老头带着其他人用叉子把稻子翻一翻,他再牵着大黑接着轧。这么反复几次,直到谷粒全脱落下来。
从收割到谷粒装进粮食口袋,阮梨的肤色都黑了不止一个色号。她只好晚上贴几片黄瓜抢救一下先。
阮进文的秋收假还剩三天,这三天他除了温习功课,就是给阮梨和章明石开小灶,教完了三字经。
等阮进文回了县学,阮家兴和章明石两人又开始进出落凤山,阮梨在家做花露和新面脂。这次的面脂用了一些珍贵药材,是她专门做给自己用的。
这日下午,章明石背着一个受伤的人下山,惊动了村里人。
田间地头忙活的人远远地看见,就打发自家小子跑来通知阮家人。
那报信的小子急匆匆地跑进阮家,说石头哥背着个人下山,说完转身就要跑。
吴婆子和林氏一听差点晕了过去。
阮梨急忙抓住他问:“我大哥呢,他在干啥?”大概是她的表情太过狰狞,吓到了来报信的小子。
只见他小心翼翼道:“阮大哥背着背篓,没背人。”
阮梨真想把这个臭小子打个半死,说话说半句,你这是要吓死人啊。“谢谢你来通知我们。”
报信的小子拿着阮梨给他的一把麦芽糖跑了。
吴婆子和林氏一听出事的不是阮家兴,都松了一口气。但毕竟有人受伤了,她们也悬着心,不去看看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