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被宫女们一日两擦,又亮又光滑,他要是再不出声提醒,他怕这臣子会摔倒。
众大臣都转身向后看,就看谁这么大胆,敢在朝堂之上靠着柱子睡觉。
“宋大人,宋大人,快醒醒。”
同站最后一排,且在宗正寺少卿宋大人旁边的刘大人,接收到大臣们好奇的目光,才发现皇帝说的是宋大人,赶紧靠过去摇醒他。
宋少卿迷迷糊糊中醒来,发觉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包括皇帝,已经从龙椅上站起来看他。
宋少卿霎时清醒,只觉脑袋要搬家,嘟嘟嘟几步冲出队伍,朝皇帝跪下哐哐哐就是磕头求情。
“陛下,小的罪该万死,还请陛下责罚。陛下……”
宋少卿的上司宗正寺卿也站出来为自己的下属求情。
庆和帝这会儿没心思去处罚一个臣子,不过也不妨碍他给自己划拉一点儿好处。
“爱卿们平身。朕知爱卿们早起上朝辛苦。”
他更辛苦。
“朕也想做个体谅臣子的皇帝。”
更想心疼一下自己。
“即日起,上朝时间延后半个时辰,定为卯时正刻。”
太好啦,可以晚起半个时辰。
“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要是敢有意见,他就在上朝时拿着千里眼专抓打瞌睡的,抓住一个罚一个。
“陛下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丞相首先出列表态。
随后一众官员们都齐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动作一致流畅,配合默契。
无论哪一派的官员,丝毫不见骂仗时的剑拔弩张,所有人都对宋少卿充满了感激。
特别是家住京城边边上的官员们。
大景五日一朝,每逢上朝,为了不迟到,他们都得四更起床,留够充足的时间赶路。
这个时候有人就会问,为何不住的离皇宫近一些,这样就可以不用四更起。
是他们不想住在皇宫附近吗?
不是,京城寸土寸金,是他们买不起靠近城中央的院子。
再说了,那好院子是他们想买就能有的吗?还不是得看缘分。
而且,靠近皇宫的院子也不是他们这些四五品的官员们能拥有的。
要是有好院子出售,都不用等到他们这些人出手,院子就已经易主。
所以,宋少卿为大家做了一件好事。
做了好人好事的宋少卿和他的上司二脸懵逼,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
皇帝仁慈,不会砍了宋少卿的人头,搁在平时,一顿处罚肯定是少不了的。
这样的事有先例。
宋少卿已经做好了被皇帝罢免,或者被满朝官员穿小鞋的准备。
只是没想到他今日撞了大运,或许是皇帝心情好,他不仅没有被罚,还为满朝官员们争取到了好处。
他今日接收到的赞赏的目光,比他这半辈子收到的还多。
宋少卿浑浑噩噩回到自己的位置。
皇帝当然心情好,非常好!
他也要让他的臣子们高兴高兴。
庆和帝收起千里眼,坐到龙椅上,威严肃穆。
“告诉爱卿们一个好消息,张老将军面对胡人的十五万兵力,不仅守住了星洲城,还拿下了云中城。”
皇帝上翘的嘴角,使劲压也压不住。
他示意小顺子将张老将军的奏章从左右丞相开始,给大臣们传看。
当然,只有站在前面的几位大臣才有这样的待遇。
“此次与胡人之间的较量,我大景能取得胜利,张老将军居功至伟。”
不愧是他的老将军,替大景守护国门的老臣,没有一次让他失望过。
“同样功劳巨大的,还有永宁县柳树村阮家的几个子女。”
这一次,他终于可以光明正大替他们封赏,而不是像上次发现金矿时,随便找了个别的理由,拿两个乡君的虚号打发了他们。
对阮家,庆和帝心中有愧。
“他们不仅做出了能射出千步的三弓床弩,还研制出威力巨大的烟花。
正是因为有这两样,边城的八万将士才能抵抗住胡人的十五万兵力,不仅保住了星洲城,还拿下胡人的云中城。”
他大景有这样的奇才,何愁不会兴盛。
“阮家人不仅在战场上射杀胡人将领落罗,还活捉云中城城主彻里吉。”
还有这个千里眼,每一件事都深得他心。
庆和帝已经在心里开始想好听的、寓意好的封号。
没错,他要满足张老将军的请求,大封阮家。
谁也不能拦着他。
智勇伯,长平伯,还是冠英伯?
庆和帝都不满意。
庆和,平安,和安。
对,就叫和安伯。
朕的福星,用和字封号,朕乐意,朕开心。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大景得此神器,得此能人,必将山河永固,繁荣昌盛。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老匹夫还真是越老越勇,他一定助他完成心愿。
萧丞相藏起自己的小心思,首先出列恭喜皇帝。
有萧丞相带头,庆和帝收到了一波波的彩虹屁。
什么皇帝圣明,张老将军才能打败胡人。
庆和帝:打败胡人的是张老将军和边城将士们,不是朕。
什么皇帝英明,大景的百姓才能独创三弓床弩和烟花。
庆和帝:朕就是再英明,也传不给阮家子女。能独创三弓床弩和烟花,那是人阮家出能人,和朕没屁关系。
什么皇帝勇武,能在万军中取胡人将领性命,活捉胡人城主。
庆和帝:射伤落罗、活捉彻里吉的是阮家人,不是朕。还有,落罗还活着,你不要咒他,朕留着他的性命还有用。
皇帝忍住心中一波波的吐槽,笑着接下臣子们的恭维。
“阮家是大景的大功臣,朕打算封阮家世袭的伯爵爵位,就叫和安伯,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张老将军的分封不着急。
皇帝还想让他走的更远,积攒更多的功劳,到时一个辅国大将军的职位是跑不掉的。
正一品辅国大将军,和丞相平起平坐。
大景建国以来,只有开国皇帝在位时,才有一位一品大将军。
“陛下,不可。”
萧丞相出列。
自己的提议遭到臣子的反对,庆和帝虽然此时很生气,但他自认为是一个英明的皇帝,他给萧丞相一个解释的机会。
“萧爱卿,为何不可?”
萧丞相据理力争:“陛下,“和”字贵重,用“和”字封号,只有陛下您能压得住。普通百姓根本压不住这样的贵重,恐给阮家带去灾难。”
皇帝明白萧丞相的意思,就是阮家不配拥有带“和”字的封号。
庆和帝松了一口气,萧丞相不是反对封阮家世袭伯爵爵位就好。
但是,皇帝还是要逗一下萧丞相。
“朕知萧爱卿与张老将军不和,每每张老将军的提议,都会遭到爱卿的反对。萧爱卿,你不能因为厌恶张老将军,就……”
专门针对张老将军。
萧丞相:……
他就是要皇帝给阮家换个封号,这个封号还是皇帝自己想的,也不是张匹夫提出的,他怎么就针对张匹夫了。
“陛下!臣……”
萧丞相跪下,准备为自己辩解,被皇帝打断。
庆和帝挥了挥衣袖,道:
“爱卿不用再说。”
萧丞相:“陛下,还请陛下三思。”
众大臣就很迷惑,皇帝和萧丞相的关注点是不是跑的太偏?
他们不是应该讨论要不要给阮家世袭的伯爵爵位,而不是纠结在一个称号之上。
只要是伯爵爵位,封号再难听又有何关系?
丝毫不影响伯府拿到手的银两和禄米,以及皇帝赏赐的伯府院落的位置和大小。
这些,朝廷都有定例,谁也不敢少给,得罪一个正三品伯爵。
即使这个伯爵好像是个农人出身。
柳树村,听着就很村,他们应该没猜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