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伯府。
“啥,四农所啥卿?还要天天去点卯?”
吴婆子的声音贯穿阮家众人的耳膜。
说好了只是上朝充个人数的,怎么就给老头官当了,这他们还怎么回柳树村。
难道要把老头子一个人丢在京城。
不是她不舍得,而是她在没人管束着老头子,这老货会给家里招麻烦。
“爹,这啥卿是干啥的?几品官,有没有县令老爷官大?”
王氏虽然进京长了见识,但是在她的心里,还是县令老爷最大,管着县里的成千上万的人,和咱们农人的关系最紧密。
“啊,这,四农卿好像是从四品,具体官啥的我也不清楚啊,听名字应该和种庄稼干农活有关。”
阮老头一脸生无可恋。
他逍遥的日子就这么结束了吗?
一个月只休息三天。
三天!
这是要他的老命啊。
“司农所少卿属从四品,隶属户部,主管农法制定,农耕有关,以及粮食存储和京城官员的禄米。伯爷,皇上没有给您指定具体的职务吗?”
陆先生也是被庆和帝的骚操作震惊了。
让目不识丁的人担任朝廷官员,大景好像仅此一例吧。
庆和帝对阮家不是一般的看重。这是阮家没有其他人在朝为官,只能把荣誉往永宁伯身上加。
把责任加在永宁伯身上,也就是加在阮家所有人的身上,皇帝可能也是在考验兴哥儿和石头。
阮老头:“没有啊,皇上没有说。听那意思就是原先那少卿要干的事,分我一半,我们两人一起干。”
不管是哪一半,阮老头都不想担着。
呜呜呜呜,想回柳树村。
“伯爷不必忧心,有兴哥儿和石头两个在,您有不好办的事情交给他们两人就行。朝中所有人都知道您不识字,喊自家孙儿帮忙,没人会说什么。”
皇帝不说什么,其他人也就不会有意见。
目前也只能这样了,陆先生还真不知道怎么安慰阮老头。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阮梨看着无精打采的阮老头就想笑。
他爷这也算是迎来了事业上的起飞。
“爷,先生说了,司农所和农民、农事有关,我估计很有可能您会管这块儿,这些您都熟悉,要是有不懂的可以多问。至于看不懂公文这块,您可以叫手下读给您听,要办的事尽量也要手下去办。您属于司农所的二把手,手下的人不会少。”
皇帝既然敢任命他爷,那就是默许了他爷找人帮他办公。
阮梨和陆先生的话确实安慰到了阮老头。
“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瞅啥愁,明天去上职不就啥都清楚了。你们两个明天跟着你爷一起去,之后就轮流陪着去,就当是给你们爷做小厮了。”
吴婆子就觉得这老头子想太多,自己发愁爷没用,还不如先开开心心过一天,明天的事情是个啥情形,明天不就知道了。
阮家兴和章明石:他们这就步入朝堂了?
张悦榕:“我也要去。”
她去过皇宫,但是没去过官员们上值的地方看过,就是想去看看是啥样的。
林氏:“爹,您上值是在皇宫里面,还是京城的衙门?”
要是外面衙门,小悦和梨儿两人跟去看看还行,要是在皇宫里,那不兴去。
那里面住的全都是贵人,咱们孩子去了容易受欺负。
好吧,这个问题阮老头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只能看着陆先生。
“司农所在宫内,宫门进去左右两边分别有一个小门,走进去就是大臣们上值的地方。”
陆先生给了大家答案,收获了一波崇拜的目光。
哪一个读书人没有个当官梦,他以前也是。
以前没有机会进皇宫看过,但是皇宫里面是什么样的,他们一众学子们坐在一起讨论过无数次。
不能亲身体验在皇宫里面上值的感觉,过过耳瘾也是好的。
林氏:“听到了吧,你们爷上值的地方在皇宫,小悦和梨儿就不要去了。”
那就不是个啥好地方,能远着就尽量远着。
阮梨能体会到老母亲的担心,“好的娘,我和小月明天就在家里待着,哪也不去。”
林氏都发话了,张悦榕再不情愿也得答应。
第二日,阮老头第一天上值,阮家兴和章明石陪着一起。
阮梨、吴婆子、林氏等人一直在家等着阮老头下值回来。
上值前的阮老头唉声叹气,下值后的阮老头精神抖擞。
不用问,这是今天上值顺利。
“就在进宫门的时候,我和石头哥被守卫给拦住,人家就不让进。最后还是爷先进去找的皇上,给我和石头哥一人要了一个腰牌,我们俩才进去的。以后进宫门,就最外面那道门,凭腰牌就行。瞧,就这个。”
阮家兴给众人亮出挂在自己腰间的腰牌,章明石身上也有一块。
“有没有人为难你们爷?”
虽然老头子脸色不错,吴婆子还是不确定的问一下。
阮家兴:“没有。奶,放心。在司农所,我爷上头就一个能管着他的,叫司农所卿。对我爷态度可好了,看我和石头哥跟着,也没说啥。”
就是这上值的地方太小,人还多。
他爷的班房实在太小,还不如家里的书房大。
里面还没炕没灶的,他爷冬日里不好过。
还在盛夏,阮家兴已经开始替他爷担心。
吴婆子:“那就好,那就好。”
阮老头:“我就说没啥担心的,你个老婆子就知道瞎操心。”
吴婆子:还要不要脸?是谁早上连门都不想出,恨不得当个逃兵,逃离京城地界?
章明石:“班房太小,冬日要是没有火炉,会很冷。”
这个问题当然得由专业陆先生解释:
“除俸银和禄米之外,每当秋去冬来,朝廷便会给官员们发放木炭,伯爷也是有炭敬的。班房也可以放置炭炉,虽然不能比家里暖和,也能去去冷气。”
想到冬日里要挨冻,阮老头的好心情一下子就没了。
阮梨:“爷,到时我给你做一个火炉子,让您暖暖和和地上值。”
这个时代条件还是太艰苦了。
中央办公楼没有暖气,只能用木炭取暖,管你官职再高,也只能受着。
阮梨已经在想着给阮老头怎么做保暖措施了。
没过几天,上值的新鲜劲儿过后,阮老头开始了上午上值,下午玩耍的日子。
按说阮老头上午下午都得去上值,可是人家下午就是不愿意去。
顶头上司不管,手下们不敢管,家里人除了陆先生还真没人知道朝廷官员是全天上值的。
广德侯他们受阮老头影响,也开始了上午上值,下午玩耍的日子。
目前看来,四个人也是只担了个名头,手里捏着那么点儿权利,也不知道怎么用。
干脆就摆烂。
这日阮梨接到白七姐姐和田老大的来信。
白七在心中感谢阮梨去了京城心里还惦记着她,关于她的亲事,她已请白老太君为她做主。
本来就是一场心不甘情不愿的亲事,正好有了退亲的理由,白七当然要抓住。
以阮梨对白老太君的了解,她既然答应为白七做主了,那这么亲事很大可能就会退掉。
阮梨为自己好姐妹能跳出火坑高兴。
在回信中,阮梨也提了她在这边的情况,家里每个人都写了个遍,包括三叔阮进文。
这样也不显得突兀。
阮进文在星洲城跟着涂先生苦读,已经给京城来了两封信,还是老样子,每日除了读书还是读书。
虽然没什么特别的,阮梨也要在回信上写上一句,三叔正在苦读博功名。
云中城那边,防冻膏作坊和铺子已上正轨,理顺一切之后,田老大这个领头人跟阮梨邀功。
阮梨承诺,待她下次去云中城,会给田老大涨薪。关于防冻膏的售卖,叫他不要担心只管做,有将军府在,做多少她都能卖得出去。
今年就先供张老将军府八万将士,明年再看情况扩大客源。
大景不只张老将军手下的八万将士,北方边境气候更加寒冷,那边的将士更需要防冻膏。
有张老将军牵线,便宜又实用的防冻膏不怕卖不出去。
再说,她还可以从云中城开始,往胡人各城售卖。
赏罚分明,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应具备的品格。
物尽其用,更是一个剥削阶级资本家的真实嘴脸。
阮梨又给田老大安排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叫他去已被张老将军攻下的各个城镇,开拓新的业务。
具体是什么业务,得田老大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
这相当于给了田老大很大的权限,他应该很乐意干。
资本家阮梨在回完信后,心思也放在了铺子上。
开张没多久,正是火爆的时候,这一波银子必须得赚。
阮梨有事没事就去铺子里转悠一遍,有时候还心血来潮自己上手设计几款首饰,要柳婆子去做。
这些阮梨亲自设计的首饰,都是她给几个姐妹们准备的。
白七、白十、熊大、还有涂先生的几个女儿和孙女。
涂先生在星洲城一边开着学堂,一边还要费心指导自家三叔,家里人都很感激他对阮进文的指点。
谢意不能只是嘴上说说的,又不能补贴的太明显,阮梨只能从其他方面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