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老爷子
不多时,阮梨就编好了一只,给了阮枣。几个小子小丫头都还没学会,她就又拿起一根野草教起他们。
李正行走过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
路边大树下,阮梨被几个小子小丫头团团围住,他们头上都戴着美丽的花环,她正轻声细语地教他们编着东西。
“不对,你看是这样,从这里弯下去,再从这里穿过来。”
“你真棒!”
“你真聪明!”
树影婆娑,微风轻拂,大树下的少女从容而和悦。
李正行不由地看呆了。
直到一声“正行叔”惊醒了他。
李正行俊脸一烧,略显狼狈,丢下一句“幼稚”,就落荒而逃。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出言讥讽阮梨,也不知道自己在逃什么。
阮梨抬头,只看到个李正行的背影。
这少年是又犯病了啊,不然怎么会这么的可恶。人家柱子跟他好好的打招呼,他都没理人家就跑了,跑了就算了,还骂人幼稚。
等等,幼稚?
难道是说她幼稚?
这里头就数她最大,说的不是她还能是谁?
阮梨气愤了。
她编个蚂蚱都能惹到他?
遇到这货就没好事,她决定以后看见他就绕道走。
回到家里,没事干的阮梨也不去摘野菊花了,她和两个妹妹直接加入了阮家的开荒大队。
除了去县城的阮进财和阮进文两兄弟,其他阮家人都一起出动,忙得不亦乐乎。
阮老头、林氏和王氏三人在前面割草,吴婆子把割下的野草捆成捆放在原地。
阮进福拿着锄头挖地里的小树小灌木,这些东西得连根挖出来,不然明年又会长起来。
阮家兴负责将野草和小树小灌木搬到荒地一角,堆成三堆,这些东西晒干了都可以用来烧灶烧炕,就是一些灌木上有刺,取用时得小心不要扎到手。
阮梨带着弟弟妹妹们一起,提着篮子在后面捡石头。就连阮枣也没有闲着,跟在阮梨的屁股后,看到小石子就捡起往阮梨的篮子里丢。
不时有村民路过,上前跟阮家人打招呼,若是和阮老头差不多年纪的,阮老头都会停下来休息,和人说说家常,聊聊地里的收成,顺便抽两口旱烟。
阮梨正埋头找石头,就听到阮家兴惊喜的声音:“二太爷,您咋过来了?”她抬头,就见一位头发胡子皆白、慈眉善目的老翁,背着手向他们走来。
阮家兴丢下怀里的一捆草,跟一阵风一样跑向老翁,搀扶着他,“二太爷,您慢点。”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出来乱走啥,万一磕着碰着了可咋办。
阮老头和吴婆子等人皆停下手里的活,放下手上的农具,拍着衣服上的土渣子和草叶子,向老翁走去。
阮梨丢下篮子,牵起阮枣,带着几个小的跟上。
阮老头急步上前,扶着老翁的另一边胳膊,毕恭毕敬道:“二叔,您有啥事就叫家里的小子喊我一声,我过去就行,哪能麻烦您亲自走一趟。”
原来这老翁是阮老头的二叔,阮梨兄妹叫他二太爷,村里人称他为阮老爷子。
老爷子今年六十九岁,是村里阮姓一门里辈分最大、年纪最长的人,也是柳树村最长寿的老人。
老爷子精神头不错,他言语温和回阮老头:“我这不是在场院跟人唠嗑么,听人说你在开荒地,我就过来看一看。”
老爷子口中的场院是村子中央的一块公用场地,住在场院附近的村里人一般都在那里晒粮食。孩子们喜欢在场院玩耍,村里人闲暇时也喜欢聚在场院一起唠嗑,村长有个啥事要通知大家,也是在那里。
“二叔,咱屋里头坐着说话。”阮老头说着就要将老爷子往家门口扶。
老爷子拒绝道:“我是来看地的,屋里头有啥好看的。你们都该干啥就干啥去,我就在这转转,不耽误你们事。”
阮老头示意其他人一一上前打招呼,吴婆子和阮进福他们问候过老爷子,就被阮老头打发回去继续干活了。
轮到阮梨和几个小的一起上前,老爷子目光深邃看着阮梨,语重心长道:“梨丫头,你是个好的。你要知道,这世上不如意的事太多,不为其他想,单为这一二件的如意事,你也要欢喜起来。”
老爷子说的是她被退亲的事?
阮梨恭顺应下:“是,二太爷,我知道了。您老人家放心。”
阮枣眨巴着一双大眼睛,看着老爷子说话时一翘一翘的白胡子,她懵懵懂懂就听懂了欢喜两字,立马搭话:“二太爷,大姐欢喜着呢,大姐给我买糖吃。”小模样很是可爱。
老爷子开怀笑道:“好好好,欢喜就好。”然后看向阮家和、阮家康和阮家安三个,“你们三个在学堂要听先生的话,好好读书。”
三个小子恭敬应下。
老爷子急着看地,开口打发他们,“你们都是听话懂事的,都去忙吧,我和你们爷爷一起在地里头转转。”
阮梨带着几个小的继续去捡石头。
阮老头扶着老爷子在地里走走看看,“二叔,这地开出来还早呢。我想着先清一清杂草和石头,然后再耕一下,争取明年能够种上庄稼。”
老爷子抓起一把土壤,拿在手里搓搓看看,“地是好地,肥力够,就是开荒不容易。这灌木要连根起出来,石头也多,你要多费心了。”
阮老头速回:“是啊二叔,还好家里买了头牛,有牛帮着耕地,人就轻松多了。今年开不出来,明年继续开,不急。”
老爷子听后训他:“咋能不急?二十多亩地,荒着不是糟蹋了。已经花大钱买来了,那就用心打理好,人力不够就来家里喊,你几个侄子侄媳妇都能帮的上忙。实在不行就花钱请人帮忙,大钱都花了,不要舍不得那几个小钱。现在开出来,还来得及种一茬白菜萝卜啥的,来年开春了也能种上庄稼。”
阮老头诚心受教:“是,二叔。”
阮老头搀扶着老爷子,一直从地这头走到地那头,看完了才又折回来。
眼看快要到饭点了,阮老头极力挽留老爷子在家吃了晚饭再回去,老爷子不愿意,又没人敢勉强他,看完地就背着手走了。
吴婆子早早吩咐林氏烧了一锅红烧肉,烧得又酥又软,肥而不腻,老爷子就喜欢吃这个。
阮老头先打发阮家兴给阮老爷子送去了一碗,等阮进财从县城回来,一家人才开吃。
晚上散学后,阮梨和阮家兴一起送章明石出门,顺便商量采集鲜花的事。
她要做花露,那就要大量的鲜花,小山坡上的野花明显不够用,阮梨就打起了山谷的主意,那里的鲜花不仅数量多,种类也多。
阮梨看路上没有其他人,才开口说事。
“大哥,石头哥,和你们商量件事。就是我做花露要大量鲜花,想找你们两个帮忙一起去山谷里摘花。到时花露做出来,卖的银钱我们三人均分,你们看怎么样?”
本来她折腾花露纯属是兴趣,没想着挣钱,家里有卖面脂的钱就够用了。她是个没啥大志向的,只求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有章明石和阮家兴两个加入,就不得不加入盈利的目的,毕竟不能让章明石给她免费打工。人家每次都带她进出山谷,帮她背东西,而且那山谷还是章明石先发现的,要不是章明石把她带进去,她也不会发现这么个好地方。
阮家兴听后,就跟看怪物一样看着阮梨,道:“大妹,你想要多少花儿,大哥都能帮你摘来,咱们是亲兄妹,谈啥钱。”这是没有把他当亲哥啊?他有点气。
章明石依然高冷,道:“不用,你要进山谷,我带你。再把路给你们指着认下,多走几回就你们知道怎么走了。”
他说完想想还是有点不放心,一脸严肃继续道:“你们最好别单独去,山谷也不是绝对的安全,还是我带你们去吧。”看在林婶子和阮三叔的面子上,他就勉为其难帮他们一把。
“如果你们不答应,那我以后不进山了,这花露也不折腾了。”阮梨说着,还一副委屈遗憾的模样,“我就是喜欢各种香味的花露,可是没看见永宁城有卖的。”这句话不是她胡诌,她是真没有看见过。
阮家兴舍不得阮梨委屈,立马投降道:“大哥答应你就是了。”
他转头说服章明石:“石头哥,你就答应我大妹吧,你说啥时候进山我们才进,全都听你的。是吧,大妹?”
阮梨看章明石的表情有点松动,继续劝说:“是啊,石头哥,啥时候进山都听你的,进了山也全都听你的。”
章明石思忖片刻,开口答应道:“那行。”
反正他也要进山打猎的,到时把他俩带进去就是了。再说这花露估计也卖不了几个钱,就当是陪他们玩算了。
他啥时候这么好心了?
浪费大把时间摘花就是为了陪他们兄妹玩?
章明石后悔自己答应得太快。
不知道现在反悔还来得及不?
阮梨没想到章明石就这么答应了,赶紧跟他确认进山的日子。
阮家兴比阮梨更急。
“石头哥,我都好几天没进山了,估计现在拿起弓箭都生疏。要不,我们明天就去吧?”阮家兴的脸有点儿红,还好天色暗没人看的见。他觉得自己有点儿得寸进尺,人家刚答应进山,他就急不可待地催促。
章明石道:“好。”明天他也该去检查陷阱了。
阮家兴欢喜了,“石头哥,那明天我们老时辰老地方见。”
章明石这人是越来越好说话,阮梨心下感激。
事情谈完,章明石也不要阮梨兄妹送他,把他俩赶了回去,自个儿往家走,想着回去了点灯练半个时辰的字再睡觉。
阮梨兄妹心愿达成,一路欢快走回家。
跟阮老头和吴婆子申请明天给他们放假一天,他们不能参加开荒行动,要跟章明石一起进山去摘鲜花。
有章明石带着,阮老头也放心,他爽快地答应了。
吴婆子就更不用说了,她是阮梨的坚决拥护者,阮梨说啥就是啥,唯一一点就是要他们注意安全,莫要往落凤山的深处走。
阮梨兄妹两个自然满口答应,睡前还准备好明天进山要带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