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下一步怎么干,消失的三米!
一条闲木鱼2025-08-28 15:553,903

在很多人印象中,商务区往往是城市的繁华中心。

毕竟地处城市黄金地段,高楼林立不说,还聚集了商场、百货、写字楼、医院等各类设施。

如此密集的配置,想要不繁华都不现实。

然而,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在这片热闹的商务区内,仍有部分大楼年久失修,亟待翻新。

还有少量的私人建筑……

此时,林逸与赵宏远正站在某片私人楼群之外。

半小时前。

经过囯安特勤人员的排查,并结合林逸所提供的线索。

最终将重点范围,锁定在了这片私宅楼区。

此外,通过对一辆疑似作案用车的行踪追查!

再配合调取视频、实地走访,最后确认嫌疑地点,正是眼前这片区域。

整体位置,也基本与林逸先前的推测一致。

“真是这里?”

赵宏远皱着眉,显然不愿相信凶手会藏身繁华区域。

“有什么不可能?”

林逸语气平静,“人在熟悉环境中更容易做出决策,罪犯同样也不例外。”

“哈?”

赵宏远盯着林逸,听得一头雾水,像是听什么高深理论似的,“你说,罪犯也会被生活环境影响?”

“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时代也在变。”

林逸有些无奈地看着这位老哥,“传统的刑侦手法,也在随时代演进啊。”

“比如常见的一类命案嫌疑人,杀了人不会把尸体藏在家附近,也不放在身边,更不太可能留在现场。”

“他们会专门找一个相对遥远的地方抛尸,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反应。”

“他们觉得尸体离自己越近,就代表威胁越大。”

“而尸体距离越远,他们的紧张感反而就越小,这些都属于基本的犯罪心理常识。”

“还有一类人,偏偏喜欢反其道而行之,杀人之后偏要把尸体留在自己可控范围内。”

“甚至还会在人流密集,高度活跃的商业地带实施犯罪,这种类型的行为模式,往往带有强烈的情绪满足。”

“我们通常会将这种案件,统称为变态式犯罪。”

赵宏远听得有点迷茫,“可你刚刚讲的例子,怎么就跟生活地点扯上关系了呢?”

林逸缓缓解释道:“这涉及到一门专门学科,犯罪地理学!”

赵宏远依旧一脸懵逼,“啥玩意儿?犯罪地理学?”

他只知道,犯罪心理学这么个名词。

现在又冒出什么地理学,是咋回事啊?

该不会是在忽悠人吧?

“没文化真可怕!”

林逸瞪了他一眼,嘴角带着点笑,“我已经说了,这是犯罪学中的一个分支。”

“它结合了地理、气候、环境、生态等多个维度的分析方式,用以研究和预测罪犯的行为轨迹与作案规律。”

“利用地理位置、活动路径、行为分布等情况,就可以精准定位犯罪嫌疑人,所居住的大致范围。”

听懵了,赵宏远严肃地点了点头。

嘴上表示明白了,心里实则一头雾水。

你到底说啥,我一句也没整懂。

我平常连犯罪心理学,都没完全理解。

你突然给我上犯罪地理学,这真的合适吗?

林逸盯着赵宏远的神情,顿时对对牛弹琴这个词,又多了一层理解。

“你这个眼神,好像别有意味啊。”

赵宏远一脸警惕地看着小老弟,“能不能别净讲我没听过的词,你就直接说下一步怎么干吧?”

反正只要动起来就有他在,问题总归会解决。

林逸叹了口气,笑着指了指前方那几栋楼,“去找一找哪一栋没有监控装置,或者已有的监控失效了。”

“同时又适合车辆通行进出,外部人员不能随意进入的地方。”

“尤其是要注意,那些白面包车常停放的具体楼内部!”

所有三组特勤队员立即行动,开始对五座私人住宅楼,进行逐一排查。

赵宏远仍有所疑惑,“我还是不懂,为什么你要认为凶手,会选择就在作案地附近的地点藏匿?”

“目击者口供显示,两个月前的一个晚上,一名青年在这里被人劫持。”

林逸一边分析,一边说道:“这说明,这一带已经是这些人比较熟悉的区域。”

“人在陌生环境下会有天然警惕感,那种不安感让他们很难轻易选择作为作案地点。”

“而从犯罪地理学角度来说,罪犯一般倾向在他们自认为,最安全的住所半径范围内行事。”

“这样能最大程度减少,被抓的可能性。”

说着,林逸取出手机,打开写字板功能。

快速绘制出一张简单图示,画中是个圆圈中央有一点。

赵宏远看了之后,表情略显复杂,这形状让他脑补出不少画面。

“请关闭大脑中不必要的想象,咱是正经办案。”

看到赵宏远的表情变化,林逸轻哼道,“我这可是专业分析图哦。”

“好好好!”

赵宏远赶紧点头附和,笑容灿烂。

小老弟说是专业的,那就专业好了。

“这个点就是当时,犯罪的大概位置。”

林逸用笔尖轻轻点了点,屏幕上的坐标,“外面的圆形范围,则表示的是该事件的发生区间。”

“研究表明,大约87%的案件里,犯罪者的落脚点和作案范围,不会超过其住所或主要活动范围,一公里的辐射半径。”

“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思维中的安全边界意识。”

赵宏远顺口追问,“那剩下的13%呢?”

林逸说道,“不是变态,就是疯子,再不然纯粹是脑子有问题的人。”

“你凭什么确定这次案子,凶手是正常人干的?”

这次的问题,让赵宏远自觉得像个逻辑高手。

“很简单啊,”

林逸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因为已经知道这不是一个人犯案,而是一伙人吧?”

赵宏远点了点头,“嗯!”

林逸继续说道,“你想想,几个人都是疯子、变态的概率有多低?”

赵宏远默默咬牙,还真想不出来答案。

“所以……”

林逸用看呆瓜一样的眼神,看向赵宏远,“你会愿意跟一个变态,一起干活吗?”

赵宏远瞬间哑火。

对啊!

既然是团伙作案,那就不可能全是神经病,也不可能谁都有严重心理障碍。

这就意味着,他们的行为是有一定理性可循的!

赵宏远重新看向,林逸手机上的那张简图,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这群人就在我们眼下,排查的范围内!

“报告,五栋大楼已全部搜查完毕。”

一名特勤队员,站在林逸和赵宏远面前,“其中四栋是外租公寓,楼内监控设备运行正常,无任何异常。”

“唯一一栋私人住宅楼,目前正处于装修阶段,暂未发现可疑之处。”

没有异常,难道推断出现了偏差?

林逸挑了下眉毛,国安特勤队员的能力毋庸置疑。

连他们都没查出问题,那就说明这五栋大楼,从表面来看确实没问题。

可如果不是这里,那又该去哪里找?

“人无完人,马有失蹄。”

赵宏远笑眯眯地望着林逸,“地下的那座囚牢,可能并不在这里。”

啧,总算让这小子也出错一次。

要你总是算无遗策,让我们这些普通队员还怎么活?

老哥你现在这个表情,是在幸灾乐祸吧?

林逸斜着眼打量赵宏远,正打算调侃他几句。

忽然,林逸像是想起了什么,“那辆白色面包车,找到了吗?”

“还没有。”

带队的特勤队员摇了摇头,“我们未发现疑似作案的车辆。”

“不对。”

林逸眉头一皱,“之前你们不是走访确认过,两个月内经常有一辆白色面包车,出入这栋区域吗?”

“是的。”

特勤队员点头,“不过我们排查了五栋楼,都不具备能驶入面包车的通道条件。”

“你们说,刚刚搜查的那栋楼,目前确实是在装修?”

林逸抬起手,揉了揉额角,“那么,入口大门现在也在装修当中吗?”

“呃……”

特勤一怔,随后点头,“是的,确实正在重修。”

“走,去看一看。”

林逸收起手,轻嗤一声,“看来,有人是故意在掩饰什么。”

听着林逸和特勤队员的对话,赵宏远也察觉到不对劲。

为什么要偏偏在这时更换门口?

那么在更换之前,这个门是不是允许一辆面包车进入?

一行人很快就来到,那栋引起怀疑的大楼前。

楼体为十层高,典型的私人小型商业楼。

现在似乎正在改造成住宅公寓样式,主入口确实正在进行施工改造。

原来的宽敞大门,正被改为更加狭窄的住户单元门。

赵宏远找来一位施工的师傅,“原来的大门,尺寸有多大?”

工人老实回答,“大概有四米宽,三米高。”

“业主要求改成现在的样子,单元式的小门,大概三米宽,两米五高。”

听完,林逸看了赵宏远一眼。

赵宏远的脸色,顿时冷了下来。

四米宽、三米高?

别说是面包车,普通货车也能开进来!

打了个信号手势,三组立即对整栋楼形成包围。

施工人员全部暂时带走,逐一调查。

进入一楼区域后,大厅是标准商业楼格局,无特殊之处。

从二楼到九楼,均为空置的办公区域。

而顶楼第十层,设有电梯机房和部分杂物储藏空间。

即使进行了二次全面排查,两个小时后仍旧毫无发现。

莫非是自己想太多了?

林逸双眼微眯,随即激活各项系统技能,重新开始排查。

这一次,他没有坐电梯。

而是沿着安全楼梯,从一层开始逐层向上查。

当查完第九层,正沿着楼梯往第十层走去的时候。

他的脚步骤然停下,鼻翼微微翕动。

血腥味,浓烈的人血气息!

这种味道怎么会从楼梯通道里传出来?

在神光天眼的视野下,林逸缓慢沿着楼梯向十楼逼近。

而就在此刻,他敏锐地察觉到异常。

普通楼层的楼梯踏步,高度普遍为15至18厘米之间。

眼前这阶梯的高度,却足足达到了22厘米!

更奇怪的是,平台以下共有10级台阶,平台以上又有13级。

加在一起共23步台阶。

这代表着什么?

按每一级22厘米计算,23步就是506厘米,也就是五米以上的高度!

为什么第九层与第十层之间的高度会这么高?

林逸脸上写满疑惑,最终登上十楼。

空气中,血腥气息更加浓重。

第十层主要是建筑的储藏区域,设有电梯控制机房。

因为是旧楼改造,空间较为宽敞。

库房中堆放着各类杂物,角落也零散分布几间小房间。

林逸循着那股血腥气,一路前行。

最后,停在了通道尽头的一间小房间门前。

他推门而入,只见房内仅摆着一张双人木床,再无他物。

那浓烈的血气,就是从这里传出。

走近之后,又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像是混杂了空气清新剂的气息。

那股清香让林逸的嗅觉一时被干扰,无法分辨更深层的线索。

他皱起眉打量着房间,布置极其普通,空间也不大,仅四十平米左右。

难道这座地下囚牢,真的不在这栋楼中?

忽然,林逸眼中掠过一丝异色。

不对……

九楼和十楼之间的距离,一定有问题!

走一个楼梯,走了五米高的跨度?

这太离谱了!

……

一小时后。

一名特勤拿着一沓建筑图纸,递到林逸手中。

林逸低头认真翻看,随即嘴角微微上扬。

九楼和十楼,确实隐藏着猫腻!

原来这座建筑原本设计的,是每层四米的高度。

也就是说,两层叠加在一起,高度应该是八米左右。

再加上楼板,总共在八米五左右。

可如今实地测量……

每层只有2.5米,合计加上楼板,顶多也就五米半!

很显然,足足有3米的高度莫名消失!

这是什么概念?

继续阅读:第241章 找到地下室,受害者也说谎!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神探系统?签到案件现场就变强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