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城刚刚落下脚的孙训送来了消息,魏羽不是没动手,只不过是有心无力,一场内乱据说赵王府都毁了大半,现在运城各种盘查十分严格,应该是还有许多棘手的问题需要处理。不过最近赵国粮草木材和其他军用物资筹集得十分紧急,这个消息也得到了牛获方面消息的印证。傅家老店甚至发现了久未谋面的赵国粮食商人出现在客栈,去的方向竟然还是大梁。牛获还带来了孙诩先生的消息,他感谢我对他们兄弟的照拂,也把他得到的消息和关里的布置简要地进行了汇报,雁翎关外送内紧,已经向朝廷发出了求救的公函,说起来现在的雁翎关的确有些怪异,虽然有苏厚坐镇,可雁翎关竟然连个名义上的守将都没有,群龙无首大家怎么能不担心。
越是如此,我更是提醒自己要稳住,稳住,脑子里时刻记得父亲那句静观其变,现在的皇上本就感觉天下大局尽在掌握,他不可能允许自己的决定被人更改,更不会允许有人试图去左右他的意愿。
当然,皇上有皇上的信息来源渠道,他不会相轻易信别人的情报,更不会相信别人根据他不信任的情报做出的判断。
或许他也在犹豫,或许他还在等待。
犹豫是否可行,等待万不得已。
可就在这个时候,赫连白州又从北方回来了。
他带来了赫连家族的决定和决心,带来了唐军和呼延家族已经集结完毕的“好消息”。回来得这么急当然还有更重要的触发点——赫连青玉重病不治,去世了。
大皇子赫连青玉是老单于的心头之肉,一心想着百年之后赫连家族交到他的手中能够延续辉煌,这正当盛年却含恨沙场,白发人送黑发人,怎么能不让老单于痛彻心扉。因此赫连一家老小对天发誓,此仇不报便不是赫连家的子孙。
气愤是气愤,赫连家族百年不衰,靠的肯定不仅仅只是血气方刚和意气用事。家族上下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一下,以赫连家目前的情况看,找唐庭和呼延家族报仇无异于是以卵击石,唯一的办法便是寻求大梁的帮助。
赫连白州带着家族的意思来到了大梁,直接面见皇上陈述了要求。皇上推辞了一句说与众位臣工商议一下。赫连白州坐立不安得还没到驿馆便转过身马不停蹄地来到了陶府拜见父亲。他表情严肃地把之前的经过包括赫连家族的要求也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父亲看着眼前这个和半个多月前几乎是判若两人的赫连白州,沉默了好一会儿,声音低沉地问道:“少主,事情如何定夺自有皇上安排,你把我当做长辈,我就说说我这个长辈的意见。你说纳贡称臣这点我懂,其实就是战后盐马互市而已,对吧?”
赫连白州苦笑的点了下头:“是,自古以来便是这么个称呼,中原人士要的是个脸面。”
父亲点点头:“这联军抗敌也更简单,不必说了。这结盟连姻未免有些勉为其难了吧,要求大梁的公主嫁到草原,皇上一辈子两子无女,有一个干女儿也嫁入陶家就是你经历的那场大婚。你们提出了这么个条件,到底是何用意啊?莫非你们是在羞辱我们陶家不成?”
赫连白州扑通一声跪倒:“这不是羞辱,这是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