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里讲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今日里真的是好雨,下的是时候,等我出门往兴善寺出发的时候,雨滴逐渐变小淅淅沥沥的还格外舒服,真的很是应时。
地面的青石板被岁月磨砺的光滑如镜,下上一点小雨在灯光的映射下,傍晚的午夜显得格外明亮。
直接往西上了朱雀大街再直接上北,不一会儿就到了兴善寺的围墙下。我装作若无其事的从大门口走进,卖了香火煞有介事的仔细的搂在怀里,仿佛怕雨水打湿了香纸,一路不再耽搁急匆匆的向着大雄宝殿走去。身边的和尚看似在诵经念佛,不过从他们的眼神里明显的看出他们在观察着香客,我宁愿相信他们是为身后的皇家庙宇站岗放哨,虽然我心里很清楚,这样的和尚到处都有,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通常的说法越是虔诚的跪拜,可能需要解决的问题越大。
无事不登三宝殿,哈哈。自己这几入三宝殿,看样子是个不太让佛祖放心的人,整天有事找他让他操心。
想到这里,我虔诚的跪下给佛祖叩头,道了声佛祖辛苦,把香火放在一边我没有点燃,开始转殿。这个东西自古以来就有,表达的意思也是尊重,具体意思不知道,具体的规程也不懂,我告诉自己只是虔诚便罢了,几步一叩几叩一摆了啥的也都不去管了,只是给自己个合理的理由绕到大殿的后面而已。
果然,一前一后的热闹程度差了许多,远远的看见通往后面的角门处有僧人把守,说是僧人其实还不如说是守卫,管他什么也好,看看四周没人,从怀里掏出一块碎银子,嗖的一声向僧人周围抛去,用下跪的动作做掩饰再加上我故意的放慢手里的动作以免银子发出破空的响声让人怀疑到我。守卫的僧人去察看身边的异物,我轻轻松松的上了大树,三下两下的便越过围墙轻轻的落在地上。
在大雁塔看得,记刻在脑子里的图案一下子标记了我现在的位置,看看四周适应了一下灯光,我开始大摇大摆的继续像纵身走了过去。
一边走我一边在心中默记步数,毕竟从高处远处看的东西和实际走的路程一样,但实际把握的时候却有很大的区别,好在真正的弯路不多,特别是改道的大通路由南及北,只要找到这个路,闭着眼睛也能找到最后的去处。
最后的去处,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不知道。
不但我不知道,估计全天下除了白衣庵的人之外没有多少人知道,可能就连智广那样的所谓的门人也没有来过。那会是什么样子呢?从高处看还是房子,没什么两样。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暗笑,自己还是紧张了,关心则乱,可不就是房子吗?那还能是什么呢,总不能和佛祖一块睡空地吧。
脑子继续胡思乱想着,到了怎么敲门啊,怎么称呼呢?说来干什么呢?太过大明旗鼓是不是不太好呢,那太嚣张了……
我正在胡思乱想着,有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少爷。
我抬头一开,心说娘家人真体贴,都出来迎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