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恩寺上上下下肯定是几百名僧人,我知道名字的一共就两个,监寺文新和慈恩寺主持——文宣。
真的是文宣?
和尚不会有重名的吧,重名也不能和主持重名吧,这明显是自己找不痛快啊。
我赶紧再拜:大师,您亲自来到此地,肯定是小风哪个地方做的不周到,这里先给你陪个不是啦。
我拿出大梁城江湖人拜码头的口吻,把他的嘴先封死再说。
文宣没理我的废话,但对我的江湖口也是圆滑的回应了:小风施主,这是哪里话来,话太过了,小风施主来这儿的前因后果呢,文新师弟也跟我说了,我颇为感动,这次来也是安慰下施主的,顺便看看有什么事情能帮上忙的。
前因后果。文新嘴里的前因后果!我心里一方面骂文新这个大嘴巴,说好了什么东西都替我保密,就这么几天的功夫连主持那都能欣赏到我的故事。这还罢了,问题是他复述的故事,我的佛祖啊,真的,我真不可想象,到底从他的嘴里能说出什么东西来。
虽然角色是假的,但这足以让我有些尴尬。我挠着头赶紧解释:文新师傅可能对我有点误会,哦,不不不,不是,可能他对这件事情的起承转合的部分有些,怎么说,有些别人故事影子的影响,他呢以为我也是这个样子,这个,这个……
看着文宣笑而不语,我觉得这个事情再解释下去容易越描越黑,所以赶忙岔开话题,把谈话往我感兴趣的地方上引。
大师,中土的规矩我不懂,文新师傅您叫师弟是吧,这个我看着年岁……这个是您门内的门规是吧。
文宣很耐心的解释道:哦,施主,入门有先后,虽说学技达者为先,可拜师授业,总不能收到最后才……哈哈哈哈,施主是这个意思啊。
文宣和尚果然聪明,从一句问话上就能读出深层次的解释。
我问的师兄弟的意思他的解释肯定对,但文宣立刻发觉以入门时间论师兄弟这个逻辑应该是广泛应用的,因为不论哪个行业,以岁数论排位的肯定少之又少,有些即便是有关系,也大多是像戏班之类需要幼年入学,入门年龄都相仿,所以出现自然排列的情况。所以我说的更深的意思是夸奖他的意思,你看你这师兄也太年轻了,你就算二十岁吧,文新哪个家伙得赶着你出生的直接入门那还得四十多了。这么隐晦的马屁实在是在吕方、石横还有崔五更之流的渲染下学会的,不是江湖老手很少有人能听得出来,但这种马屁一旦拍中,那效果不是一般的好,比那种单纯的溜须要好出太多。
要不说,高手过招精彩纷呈
果然,文宣和尚都中招了。
他微微一笑:说到这个话题,还颇有些典故,不知道小风施主愿意听吗?
废话!上钩的鱼我还能把线剪了不成。我赶紧递过一个蒲团,跪坐在文宣和尚的下手,表情虔诚的说道:愿意,太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