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墨心妍显然已经是有了几分孕妇的架势,出入跨过门槛的时候都格外小心。
俩人来到了御花园,赫连颢宸看着墨心妍的肚子,伸手*道:“几个月了。”
墨心妍抿嘴一笑说道:“已经三个月了。”
赫连颢宸惊喜的说道:“是上一次?”
墨心妍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
随后便一副落寞的样子,看着皇上说道:“皇上,你说我会不会被浸猪笼啊,我死了倒是不要紧,可是只可惜了这个孩子。”
“你瞎说什么呢,你不会有事的,孩子也不会有事的。”
赫连颢宸扶着墨心妍在御花园里散步,那样子好一个模范丈夫的样子。
“可是那些大臣……”
今天早上的事情她都听说了,显然那些大臣是不会轻易放过她的。
“他们说我留不得,更说我肚子里的是个孽障。”
“心妍,你肚子里的是朕的孩子,你是朕的女人。”
看着眼前那个斩钉截铁的男子,墨心妍就知道她当初的这步棋没有走错。
当初皇后逼她下嫁给赫连颢君,作为皇上的眼线,可是皇后和她心里都清楚赫连颢君是不会善待她的。
大婚当天,赫连颢君就夜不归宿,成婚之后,墨心妍更是在燕王府就没见过赫连颢君露面。
好在她及时榜上了皇上这颗大树,还顺理成章的怀上了皇子。
经过了这些时日的静养,赫连熠身上的伤也好的差不多了,除了左腿一处比较严重的。
这些天闲来无事的时候两人也曾经想过两个月前的事情。
按理说他们放出消息离开,可是对面却早知道会有商船经过,早就已经埋伏好了,不止如此,对面仿佛就像知道他们的计划一样,每一次出击都是恰到好处。
可是偶然多了也就变成必然了,况且在与对面交手的时候,赫连颢君发现他们并不如传说中的擅长水上作战。
除了船底下的人,大多数船上的人也是不通水性的,这就有些蹊跷了,海寇竟然不会水,这下子无论怎样也说不过去了。
“这里离京城有多远?”
赫连颢君摇了摇头,这个地方偏僻的很,连集市都没有,这里的每家每户都是以物换物,他们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村子,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就仿佛世外桃源里与世隔绝了一般。
“准备准备,除夕我们就离开。”
“除夕?”
似乎是没想到赫连熠会挑这个日子。
“正是因为这个日子特殊,所以才要选择此时离开。”
第二日早朝无一例外的又是围绕着墨心妍展开的辩论会。
看着两边争执不休,仿佛树上的鸟儿一般叽叽喳喳的大臣,赫连颢宸有些头痛的扶了扶额头。
就在辩论进入到白热化的时候,不知为何众人都将目光放在了赫连颢宸的身上,仿佛在等待赫连颢宸做决定一样。
此时敏妃的宫里。
“娘娘,奴婢听说,现在满朝大臣都在勤政殿争论个不休,要皇上做决断呢!”
阿娜西塔一副淡淡的表情,一边拿着剪刀剪着一捧开的正茂盛的百合。
“依奴婢看,这燕王妃和肚子里的孩子怕是保不住了。”
这话一出,敏妃的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神情,但是也就在那一瞬间。
保不住吗?依她看未必。
“娘娘,这花开的这样好,为什么还要剪呢?”
一旁的嬷嬷问道。
“只有剪掉旁枝这花才会开的更引人注目。”
花团锦簇有什么意思,一枝独秀才好,这样众人才会将目光放在应该放在的人身上。
看着众大臣投来的目光,赫连颢宸轻咳说道:“既然今日说道这了,那就正好一道说了吧。”
“燕王为国捐躯,此为忠良,朕念其为我大周鞠躬尽瘁,必定善待其遗孀,使其有枝可依,也必定会善待其子。”
众人的心此时都提在了嗓子眼,皇上此意本就再明显不过,可是没到最后的时候,谁都不愿意相信事情的真相。
“朕打算封墨心妍为荣妃,也必定会将荣妃的孩子视如己出。”
众人皆倒吸一口气,这燕王妃与皇上本是叔嫂,这样一来岂不是走了先祖的老路。
“皇上,请皇上三思啊。”
“若是纳燕王妃为荣妃,那他的孩子岂不是也成了皇子,难不成日后有一天,要同其他皇子一样被议储?”
郑大人说出来这堂中众大臣的心声。
平时总是各抒己见的老臣,头一次因为一件事情统一战线。
毕竟这可是在某种意义上讲可是乱了尊卑秩序啊!
“这江山归根结底是我赫连家的江山,就算是燕王的孩子,他终究也流着我赫连家的血。”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自然是不认为燕王还活着。
众大臣听言,脸色都变得非常难看。
“这江山,是姓赫连不假,可是皇上,这天下也是大周百姓的天下,皇上你乃天子,更为万民表率,今日皇上娶了燕王妃,那岂不是告诉天下众人都国君的不耻吗?”
“你放肆,这是你一个臣子该说的话吗,莫不是过了两天消停日子,连自己的姓都忘了。”
虽然皇上这样说,可是那位大臣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畏惧。
“来人,齐廷山,以下犯上,出口不逊,蔑视君主,拉下去斩了,谁为他求情,朕连他一块斩。”
齐廷山为人正直,也很少与人交恶,甚至有几位大臣已经准备下跪求情,齐廷山看着那身穿龙袍的昏君,大声喊道:“不必求情,我只是去面见先帝了,我齐廷山,想过我是为了朝廷而死,征战沙场而死,却没想到是因为直言不讳而死。”
恐怕他真的要违背当初的诺言了,他年少中榜时便发誓一定成为忠良之士,忠君爱国,可是他做不到了
还未等说完,齐廷山就被拖了出去。
看着被拖出去的齐廷山,赫连颢天有的只有深深的无力,那种帮不上忙的愧疚。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看见了齐廷山的下场,众人自然是不敢开口,此时众人之心百感交集,这着其中自然是不包括康王。
原本想着成大事,还需要仔细规划一番,必要时推波助澜,可是不知道是他将皇上想的太聪明了,还是皇上原本就蠢笨如猪,今天他的一个举动就伤了满朝文武的心。
试问一个失了民心的皇帝,还能成什么气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