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一大早,昌国君府张登结彩,红红的灯笼挂满了回廊,一幅幅的对联儿喜气洋洋的贴在院门。
苏子恒带领着全家站在门口给两边的石头狮子系上大红花,恭敬的朝拜者,各种各样的吉祥语随口捏来,升腾着喜庆和吉利。
“噼里啪啦”的鞭炮过后,一大群小孩儿蜂拥而来,云岚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糕点吃食,一一分发给他们,好不乐乎。
青香雪见清秋,澜月,流霜也到前庭忙着张罗过节事宜,也跟过来了,府里丫头嬷嬷甚多,在云岚的管理下,却也分工明细,动作快,轻,准,各司其职,从没出过错儿。青香雪想帮忙也无从下手。
苏子恒把除夕晚宴,设置在拢月台,那里是府里视线最佳的地方,说起这拢月台还有一段传说,这台原本是一块很小的岩石,当初昌国君府邸在建时一个云游的道人为了答谢苏子恒的一饭之恩,送了他一块石头,说是镇宅之宝,埋在土里,会石生石,埋在水里会水生水,保佑苏子恒封地年年风调雨顺。
苏子恒半信半疑,故意把这石头埋在有水又有石的地方,一连三年没有反应,哪知等到三年后昌国君府建好时,这石头居然破土而出,遇风就长,而且越长越大,最后形成了一个半月型的岩石建筑,凌驾于,前方湖镜之上,而这弯湖水也是绕着府邸呈半月形状,每到月朗星稀的日子,这湖水便会反射星光的光辉,在岩石上一览无余,煞是好看。
苏子恒便把这取名叫拢月台。
午饭后,封地里的商贾名流纷纷上门拜访,门口是门庭若市,车水马龙。门口的小厮唱着各位老爷的名号,账房先生记录着礼品清单,一个个都出手不凡,什么东海明珠,深海珊瑚,古董,字画,金银珍珠,亮花了眼睛。
前庭丝竹声声,琴音铮铮,商角于耳,这种宫廷乐,青香雪只在苏如见皇宫听过,哪想在这还能饱饱耳福。
落日渐渐西沉,在云岚的安排下,众人登上了拢月台,真有一种广陵风光尽收眼底的错觉。
待到众人入席,只见苏子恒乘鹤而来,紫衣镶金,很是华丽,众人纷纷起身叩拜,好不威风,青香雪只觉此情此景,犹胜紫炎少帝苏如见。
苏子恒也不拘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算是回礼,众人也不客气,琼酿玉液,美食当头,又有宫廷礼乐,美女献舞,对着苏子恒客套赞美。
青香雪选了个角落的位置,让三个伺候在旁的丫鬟也好喝喝琼酿,吃吃没食,位置偏僻也没人看见,也不亦乐乎。
渐渐日落星稀,云岚命人拿来了无数的夜明珠放在早就准备好了的灯架上,颗颗丰硕,照的拢月台如同白昼,
夜色渐渐浓了,皎洁的月光照在湖面上,升腾起阵阵烟雾,一个白色衣衫的女子随着烟雾慢慢升腾起,婀娜的身姿,舞动着水袖,轻盈又灵巧,众人都睁大了眼睛欣赏这如仙子般的女子。
青香雪身子扭动,玉箫“叮”的撞在了桌上,她低头一笑,拿起玉箫,优雅的吹了起来,脚步也情不自禁的朝湖面走去,众人回头都垂涎着这吹箫女子清丽绝俗的容貌,似乎又神圣不可侵犯,纷纷让出一条道,待到她走到那湖边,月已上中,霎时白色的湖面变的湛蓝倒映着空中的月亮和星辉,让拢月台上的人震惊不已,唏嘘着,神奇,真是神奇,拢月台不愧为拢月台。
青香雪看着眼前的舞女,蒙着一张粉色面纱,大大的凤眼里满是仇恨的看着她,青香雪只觉得面熟,霎时,一阵暗器朝她射来,青香雪轻巧的转身躲过,却没躲得过,背后袭来的一团雪球渣,瞬间衣服已冰凉刺骨。
清秋,澜月,和流霜,本就紧跟其后,流霜第一时间赶来扶住她,握住她冰冷的手,澜月四处挡在香雪前面查看刺客去向,哪里还有白衣翩翩女子?
清秋脱下自己的披风,给香雪裹在身上。苏子恒和云岚匆忙赶过来,苏子恒赶紧抱起簌簌发抖的青香雪,云岚随手招来只白鹤三人乘白鹤离去。
白鹤一飞冲天,在空中绕着月亮旋转了几圈,忽然一声悲鸣,迅速的往下掉,只见苏子恒指甲疯长,穿透了白鹤的身躯,他扯开领口处的衣服,指甲轻轻的就划破了胸口的肌肤,血流如柱,朝天一阵大吼,脸上突兀着青筋,在月光下犹如夜叉,他猛的站在白鹤背上,一脚踢开了云岚,又瞬间一拳打在青香雪胸口,骨头碎裂的身音还能清楚的听到,身子飞出“噗”一口血气喷在空中,惊恐的眼底还倒映着苏子恒那狰狞的面孔,眼底有泪却流不出,不一会儿“哗”的一声破了久冻的湖面,落入湖底。
湖面上,还没来得及离开的清秋,澜月和流霜也一同被波及到水里。
苏子恒如夜叉般站在拢月台上,呼啸着,细长锋利的指甲肆意的收割着,这一群可怜的手无寸铁的生命,享受着疯狂的快感。
惨叫声不绝于耳,除夕夜成了夺命夜,拢月台成了葬月台。
远处一双美丽的凤眼妙目,正冷冷的看着这一切。
第二日,整个昌国君府被烧了一大半,苏子恒不知所踪,拢月台破为两半。周边百姓,纷纷举家迁移。
五日后,少帝苏如见得昌国君府惨案,愤坐于殿上,不发一言,广陵王听说世子暴行气的卧床不起,老泪纵横,一直叫着“逆子,逆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