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付费部分
李浅墨2025-02-13 15:165,281

  4我有些不忍,但最终还是开口了。

  “我们来主要是想了解更多的关于你们儿子的信息,以便更好的将他……抓捕归案。”

  我知道在年老的父母面前提抓捕他们的儿子很残忍,但确实没有更好的词汇了。

  马加爵的父亲没有回避,询问我们需要提供哪方面的信息。

  “大概讲讲他的经历和性格。”

  于是,马加爵父亲便从马加爵出生讲到大学。

  马加爵小时候乖巧懂事,会贴心地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后来家中的孩子渐渐增多,父母又整天忙碌,马加爵和父母交流的次数逐渐减少,马加爵沉默内向的性格或许在这时候就已经养成。

  另外,小时候的马加爵身上没有其他同龄人的好动性,一点都不调皮。

  用马父的话来说,从小到大,马加爵始终是自己家庭的骄傲,是马家几代以来惟一的读书人。

  “他从不无理取闹或者像很多小孩那样要这要那……”马加爵母亲补充了一件马加爵关于玩具的事。

  一次,马父用口袋里所有的钞票给马加爵买了一架玩具钢琴,儿子对父亲的礼物很是喜欢,整天在屋子里玩得当当响,但始终没有对父亲说过些什么,只是沉浸在一个人的快乐当中。

  那时他性格的孤僻已经有所显现。

  进入中小学之后,马加爵的学习天赋开始显现,理科成绩尤其突出,初一期中考试,马加爵在初一年级8个班级中名列第一。

  也就是这一时期,马加爵获得了一次全国物理竞赛的二等奖。

  这奖项是非常有含金量的,因为一等奖是可以进入国家集训队,保送清北的,他也因此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

  这一时期的马加爵除了学习之外,对吃饭对穿着都没有什么讲究,在同学中间他是穿得最寒碜的几个人之一,据说一件深蓝色的上衣他穿了3年,在学生食堂吃饭也专挑最便宜的菜。

  他由此被公认为是一个只会踏踏实实读书的孩子。

  进入重点高中之后,马加爵开始有了变化,就像很多学生因为家庭条件穷困而产生自卑心理一样,他似乎也没能例外。

  他很少打荤菜,总穿着旧衣裳。

  从高一到高三前半学期,他的表现甚至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样子,甚至偶尔还会买两瓶啤酒到宿舍喝着解闷。

  成绩更是开始变成班级中下游,开始沉迷武侠小说。

  更离谱的是马加爵还有过离家出走的经历,他失踪时候,他的父母都以为他是因为学习压力大选择逃避甚至轻生,心里是非常担心的,但是在学校五十公里外的海港找到他的时候,他却只轻轻的说一句,他只是想去看看海。

  到现在也没有人知道他当时到底是以什么目的、什么心情选择离家出走。但神奇的是,他这次离家出走之后在学习上反而开始用功,仅仅用一个学期的时间,他就把曾经落下的功课全都补了回来。

  2000年高考马加爵最终以697分的高分成绩被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所录取。

  说到这个马父脸上难得露出一些骄傲的神色,并说虽然云南大学也是省属重点211大学,但是以马加爵当年的高考成绩是可以到全国一流院校就读的。

  但是考虑到自己的家庭状况,马加爵才就近选择云南大学就读。

  上了大学之后,马父亲给了他家里仅有的6000元存款。

  之后,他就再没有向家中开口要过一分钱。

  “他从来不跟我们开口要钱,一直说说有助学贷款,他还经常用课余时间打零工挣钱。”马父谈到这点很是唏嘘。

  后面的事情马父便没有再说,因为马加爵基本没有跟他提起过。

  我们也是在走访了不少马加爵的同学后才大致了解,因为家里比较穷,他在大学的日子并不好过。

  大二时,马加爵不知为何,连打工带借,花了1600元买了台二手电脑。

  这段时间里他甚至经常是吃不饱饭,据他的同学说,大一的时候,寡言少语的马加爵曾试图改变自己孤僻的个性,融入大学的氛围,开始和其他同学一起打篮球,但因为技术和性格原因经常被人排斥。

  有时候,他看其他同学幽默地开玩笑,也想表现一番,结果多数时候却是弄巧成拙。

  慢慢马加爵开始有了深深的挫败感,他甚至怀疑一切,变得有些神经兮兮,有时其他人在宿舍一起说笑,他会神奇的认为可能是在嘲笑他。

  也许正是这种性格和心理,最终才酿成了317宿舍惨案。

  这次家访将要结束之际,马父还是忍不住询问了我们的抓捕情况,我据实以告,全国上下到现在为止,已经动用警力近百万人次,多省大搜捕,但仍旧没有线索,甚至不知道死活。

  马父听了之后很是激动,“警察同志,我愿意配合你们抓捕我儿子,我该怎么做?”

  这话倒是让我一愣。

  但是说实话,这件事我还真不敢擅自做主,因为影响太大,万一造成不良后果,我承担不起。

  而且马父能做的配合抓捕的事实在有限,大抵也只有写家书劝马加爵自首了。

  这事我跟总局做了汇报,总局当时就批复同意以家书的形式,规劝马加爵自首。

  但是由于马父学历有限,家书需要有人配合完成,而且家书的内容最好通过媒体、网络和电台等多渠道传播,这样潜逃中的马加爵才有可能听到、看到。

  这就需要联系合适的媒体,这方面的工作显然南宁的同事更适合去做。

  于是,我们便先行离开,后续的工作由他们接手。

  回到昆明后的第二天,也就是3月6日,我就在报纸上看到了马父的家书。

  “你平时都说长大了要报答父母恩,现在从你失踪后,我们每天都放声大哭,你母亲已经病得很重了,她是多么想看见你啊!……儿子,你从小就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我们相信,你不会让我们永远去承受这种痛苦的。”

  5马加爵父亲的家书发出去之后,社会面上反响强烈,感叹马父是个好父亲的同时,有更多的人提供关于马加爵的信息,可警方赶到之后验证身份,无一例外,都是假的。

  案子到了现在已经完全进入了死胡同,包括我在内,都是不甘心又沮丧。

  到了三月中旬,我正在办公室整理从全国汇总来的关于马加爵的形形色色的信息,看能不能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小赵突然兴奋的跑进来,“江队……马……”

  “有什么你就说,结结巴巴干什么?”

  “马……马加爵抓到了。”小赵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和兴奋。

  我手里的资料顿时掉落一地,“抓到了?在哪里抓到的。”

  “在三亚,好像是一位摩的司机发现的,刚那边的同志来电话,几乎确认无疑,我们现在要不要过去?”

  我立刻跟总局汇报情况,三步并两步出了办公室。

  在赶往三亚的路上,我大致了解了发现马加爵的过程。

  原来在3月15日,一位陈姓摩的司机向警方举报,在海南省三亚市发现一名男青年很像通缉令中的马加爵。

  当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派出所值班民警担心夜里找不到人,都来不及自己开车,直接坐上了举报人的摩托车,催促举报人赶紧带他去抓人。

  值班警方很快找到了马加爵,两个人一开始在一米外互相对视。

  马加爵手上拿着一个破馒头和一块红薯饼,他抬头看了看民警,之后没有理会继续吃东西。

  据说当时马加爵的样子蓬头垢面,感觉就是一个疯子,一身衣服乌漆麻黑,民警询问他你是什么人,叫什么名字,他却含含糊糊地不肯说明白。

  考虑到他身上可能带有凶器,值班民警没有配枪,一开始很小心,但看他身边除了拾荒的帆布袋,就是一堆垃圾,于是值班民警立刻行动,给他戴上手铐并请求支援。

  马加爵到了警察局之后开始装聋作哑,但三亚的同志让他洗干净,拿出通缉令给他看,他知道自己已经逃不掉,才承认自己就是马加爵。

  当时,他都不相信,自己居然值二十万。

  而之所以来到三亚,据马加爵交代是因为这是祖国的最南端,但没想到这里查得也这么严。

  另外,从马加爵的身上还搜出了一个复读机和三盒录音带以及2400元现金。马加爵说,逃亡过程中他苦闷的时候会听一听外语,而这些录音带里面有他的一些作案情况。

  在3月16号晚上,我们风尘仆仆赶到三亚市,在和这边同志交接完手续之后,17号凌晨,开始押解马加爵返回昆明。

  一路上马加爵都很安静,几乎不说话,同时表情也有一丝释然。

  我问过他关于逃亡的事,他说如果被抓他认罪愿意接受一切惩罚,如果侥幸逃脱,他就到一个没有歧视的地方重新生活。

  关于杀人的原因,他不肯多说,只说生活琐事矛盾的累积,问的多了,才正式的回复我们。

  马加爵说他和邵瑞杰是最好的朋友,甚至是唯一的朋友,可是跟同学打牌时,邵瑞杰怀疑马加爵出牌作弊,这深深地伤害了他。

  其间,邵瑞杰还说:“没想到打牌你都作假,你为人太差了,难怪龚博过生日都不请你……”

  也就是这句话,让他不能忍受,决定报复他们。

  他从旧货市场买了石工锤藏在厕所,还买了用于捆扎尸体的黑色塑料袋、胶带纸,可要动手的时候石工锤不见了,他不得已又去买了一把。

  等他准备就绪,要动手杀人的时候意外再次出现了,唐学李一直在校外租民房,但那几天由于还在假期,宿舍床位普遍空着,唐学李嫌自己一个人在校外无聊,就暂时住进了马加爵和邵瑞杰所在的317宿舍。

  唐学李这时还不知道自己成了马加爵杀邵瑞杰的最大障碍,2月13日晚,蓄谋已久的马加爵趁唐学李不备,用石工锤猛砸唐学李的头部,将其砸死后,用塑料袋扎住唐的头部藏进衣柜,然后认真处理好现场。

  14日晚,邵瑞杰上网回来,在洗脚的时候,被马加爵用石工锤砸死。

  已经不是第一次杀人的马加爵没有立刻处理现场,而是睡了一觉,等到第二天,杨开红拿着牌找唐学李等打牌时意外发现马加爵正在处理的杀人现场,于是杀红眼的马加爵一不做二不休,当场杀死了本来不是他目标的杨开红。

  当晚马加爵找到龚博说三缺一邀请他到宿舍打牌,龚博没有多想,到宿舍后惨也遭马加爵毒手。

  至此马加爵已经连杀四人,他将四人尸首一一藏在宿舍的衣柜内,用黑色塑料袋扎住头部,防止血流出来,然后用报纸蒙住衣柜,封上胶带密封,用锁锁好,从容开始逃亡之路。

  马加爵的这段供述和法医老王鉴定的死亡时间和原因全部对应。

  此外,他透露了另外与本案没有太大关联的事。

  在逃亡的当日,他的舍友林峰突然返回了宿舍,一开始他有些紧张,也有一并将林峰杀死的想法,但很快就放弃了,他认为林峰曾在他生病卧病的时候给予过他帮助,给他买药带饭,还给他补过功课。

  不善言辞的马加爵一直将这份恩情牢记在心。

  于是,他只是匆匆跟林峰聊了几句就离开了学校。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马加爵并不是十恶不赦之徒,我就更加想不明白,只是发生口角,真的就足以让马加爵赔上后半生,行凶杀人吗?而且是丧尽天良的连杀四人!

  但是无论怎么问,马加爵都不肯再多说。

  由于本案证据确凿,犯罪嫌疑人马加爵又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社会舆论也急需审判马加爵来平息,某种程度上这算是结案了。

  马加爵之后被送进了看守所,等待法院审判。

  64月中旬的一天,距离公开审判马加爵大概剩了不到一周时间,小赵突然来找我,说他之前一名司法系的同学告诉他,马加爵最终在看守所吐露了他真正的杀人动机。

  我细问之后,才发现自己确实遗漏重了要内容,才会一直都想不明白。

  原来在前几天,一位李姓的心理学家受邀去和身处监狱中的马加爵进行引人深思的谈话。

  具体的谈话内容已经无从得知,但她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打开了马加爵层层设防的内心,马加爵告诉了那位心理学家埋藏在心里的秘密。

  我们无法想象打开话匣子之后的马加爵是什么样子,但是当心理专家问出“你有过性行为吗?”这种敏感的问题之后,马加爵没有因此而抗拒,而是犹豫了一会缓缓说,“那年寒假时有过几次。”

  在李姓心理学家的引导下,马家爵说出了他曾经去嫖娼的事情。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因为马加爵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有这方面的欲望,而他不善交际,别说女性朋友,就是在宿舍和班级里也并不合群,这导致他内心更加空虚。

  于是,嫖娼也许就成为了他的宣泄口。

  后来,在李姓心理学家的引导下,马家爵渐渐把他和邵瑞杰真正的矛盾说了出来。

  前面说过,马加爵自认为邵瑞杰是他最好的朋友,所以马加爵的很多隐私都曾跟邵瑞杰分享过,包括他去嫖娼的事情。

  但是,那天两人争吵时,邵瑞杰揭了马家爵很多短,甚至还把他外出嫖娼的事揭露了出来。

  这在马家爵看来是最不能忍受的,他在老师和家人的印象中一直以来都算是非常优秀的孩子,他外出嫖娼难以启齿的羞耻事,被人当面提起。

  他无法想象,如果邵瑞杰对他人散播这件事,别人会以什么眼光看待他。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马加爵的性格本来就已经很偏激敏感,邵瑞杰的这种行为不仅伤透了他脆弱的心,更加激怒了他,让他有了杀人的想法。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很多事情来不及思考,就这样发生了。”

  我听完之后,除了唏嘘感慨之外,还想到了马加爵电脑里的AV,这是他青春懵懂的表现,可同样也是心里空虚的表现。

  如果我早点顺着这个方向,也许会更早的知道马加爵真正的杀人动机。可是即便知道了似乎也并不能改变什么。

  我能给马加爵体面吗?似乎也不能。

  当一个将步入社会的青年说出囚服是他穿过的最好衣服这样的话,就说明在他看来,他之前的人生都不够体面。

  一周后,也就是4月22日,昆明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涉嫌故意杀人、附带民事诉讼一案,法庭上马加爵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4月24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认定马加爵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判令马加爵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8人共计8万元。

  宣判后,在法定期限内,马加爵没有提出上诉,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即依法报送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对马加爵的死刑判决。

  6月17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核准了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判决。

  宣判结束,马加爵即被押往刑场执行死刑。

  云南大学杀人案告终。

  可如果说这件惨案留下了什么警示,我似乎也真的想不到。

  这件事本身对于行凶人和被害人双方都是彻头彻尾的悲剧,或许当初受害者口下留情,对同学多一点关心,又或者加害者能够早早得到心理疏导,找到情绪的宣泄口,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317宿舍惨案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