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成洋行的突然调查,像一片阴云笼罩下来。
这家老牌英资洋行实力雄厚,关系网盘根错节,远非太平洋贸易可比。如果他们铁了心要查,布朗那点事恐怕很难瞒住,甚至会牵连到建邦实业。
陈威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张先生,怎么办?捷成的人能量很大,如果他们深挖下去…”
张建军坐在办公桌后,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眼神锐利。短暂的思考后,他迅速理清思路。
“慌什么。”他的声音冷静异常,“他们现在只是怀疑,没有证据。首先,要稳住布朗,不能让他自乱阵脚。”
“其次,要搞清楚捷成为什么突然针对我们,是常规的商业调查,还是背后有人推动?最后,要给他们找点别的事情做做,分散注意力。”
说完张建军立刻拿起电话,直接打给布朗。
电话那头的布朗声音颤抖,充满了恐惧:“张!完了!捷成的人来找过我旁敲侧击!他们肯定听到什么风声了!我会被怡和开除的!甚至坐牢!”
“冷静点,布朗先生。”张建军语气平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你只要咬死一点:选择建邦作为供应商,完全是基于其优异的质量和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一切流程符合公司规定。至于其他,一概不知,一概不认。他们没有实质证据,不敢把你怎么样。”
“可是…”
“没有可是。”张建军打断他,“记住,你现在出了事,对谁都没好处。稳住,我会处理。”
安抚住布朗,张建军放下电话,对陈威廉道:“威廉,你立刻动用所有关系,查清楚两件事:第一,捷成这次调查的牵头人是谁,什么背景,有什么喜好或者弱点。”
“第二,最近捷成洋行内部有没有什么权力斗争或者重要项目,特别是和塑料制品、日用百货无关的领域。”
陈威廉愣了一下,立刻明白这是要围魏救赵,连忙点头:“好!我马上去办!”
信息很快反馈回来。捷成此次调查的负责人是采购部的一名高级经理,名叫戴维斯,标准的盎格鲁-撒克逊精英做派,傲慢且强硬,但极其看重业绩和升迁。
同时,陈威廉打听到一个关键消息:捷成洋行正在全力争取港府一个新界地区的大型基建项目——一条公路的建材供应合同,利润巨大,竞争激烈,戴维斯似乎也参与了此事。
张建军眼中精光一闪。机会来了!
他再次拨通布朗的电话:“布朗先生,你在捷成内部,有没有关系不错,或者至少能说上话的‘朋友’?不需要多高的职位。”
布朗惊魂未定:“有…有一个同乡,在捷成做行政助理…”
“很好。你想办法,让他无意中向戴维斯的竞争对手或者上司透露一个消息:戴维斯经理最近似乎对打压本土华资小厂特别感兴趣,投入了大量精力,不知道会不会影响他负责的那个新界公路项目…”
布朗瞬间明白了其中的挑拨离间之意,倒吸一口凉气:“这…这能行吗?”
“试试不就知道了?”张建军淡淡道,“记住,要‘无意’,要‘巧合’。”
与此同时,张建军让蛇仔明去找了几家与建邦实业有合作、同时也和捷成洋行有业务往来的小贸易行和百货公司老板。
几天后,在一个业内的小型酒会上,几位老板“恰好”聊起了捷成洋行。
“捷成最近是不是太霸道了?连观塘一家小厂的订单都要抢?”
“听说还派人去调查,好像怀疑人家有什么不正当竞争…”
“唉,有这精力,不如好好提升一下自家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听说他们给新界公路项目报的建材价格高得离谱…”
“是吗?港府现在财政也不宽裕,怎么会选他们?”
这些看似无心的议论,很快通过不同渠道,隐隐约约地传到了捷成洋行高层以及港府相关部门的耳朵里。
戴维斯很快就感受到了压力。先是上司委婉地提醒他,不要因小失大,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重要的新界项目上。
接着,又从侧面听到一些风言风语,暗示他调查华资小厂是出于私心,甚至可能影响了公司声誉和重大项目。
他又惊又怒,却无法解释。调查建邦实业本就是他顺手为之,想抓个典型立威,没想到会引来这么多不必要的关注和猜疑。
与新界公路项目相比,一家华资小厂的订单根本无足轻重。
权衡利弊之下,戴维斯不得不悄悄放缓了对建邦实业的调查,将精力重新投入到公路项目的争夺上。
来自捷成的威胁,暂时被化解于无形。
陈威廉和布朗得知消息后,都对张建军的手段佩服得五体投地。
尤其是布朗,更是庆幸自己站对了边,这位年轻的华人老板,心思缜密,手段高超,简直可怕。
危机暂时解除,但张建军并没有放松警惕。他深知这些英资洋行睚眦必报,现在的退让只是暂时的。
必须加快提升自身实力!
他加大了对周永泉技术团队的投入,开始研发更高端的塑料制品和简易电子产品配件。
同时,他让潮州明继续拓展底层销售网络,甚至尝试将产品推销到澳门和东南亚的小商贩那里。
码头的运输业务也逐渐走上正轨,那艘改造的渔船不仅承担自家运输,偶尔也接一些“特殊”短途货运,利润丰厚。
阿炳被收拾得服服帖帖,将码头管理得井井有条,并与水警黄帮办维持着一种“默契”。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发展。
这天,张建军正在查看码头送来的货运清单,蛇仔明兴冲冲地跑来汇报。
“张生!好消息!噢门那边有个大老板,看中了我们的塑胶花和新出的计算器外壳,想大量订货!量很大!而且愿意付现款!”
“噢门老板?什么背景?”张建军谨慎地问。
“好像是姓贺,做酒店和赌场生意的,需要大量装饰品和礼品。”蛇仔明答道,“他派了人来验过厂,很满意,想约您当面谈具体合作!”
贺?澳门?赌场?张建军心中一动。这个姓氏在澳门可是非同小可。
如果真能搭上这条线,不仅意味着巨额订单,更意味着一个全新的、潜力巨大的市场和人脉网络。
“回复对方,时间地点他们定,我一定准时赴约。”张建军当即决定。
然而,就在他准备前往澳门洽谈这笔大生意的前夕,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突然来到了建邦实业的工厂门口。
来人是宋卫国在内地的另一个秘密联络人,风尘仆仆,神色凝重,带来一个口信:
“林向东的人,可能查到你在香江了。最近有陌生面孔在打听观塘的工厂和一個姓张的北方老板。宋大哥让你千万小心,近期最好深居简出,暂时不要有大动作。”
张建军的目光瞬间变得冰冷锐利。
京城的阴影,竟然这么快就追到了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