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仔明带来的消息,让张建军看到了更深层次的机会。
布朗身为怡和洋行的采购经理,却私下经营贸易公司,利用职务之便牟利,这在哪家公司都是不可触碰的红线。
一旦曝光,布朗不仅会丢掉肥差,甚至可能面临法律诉讼。
这把柄,用得好了,价值千金。
张建军没有立刻行动,而是让蛇仔明继续暗中调查,务必拿到那家私人贸易公司的具体名称、业务往来甚至账目往来的确切证据。
同时,建邦实业为太平洋贸易生产的试订单产品,必须完美交付,这是所有计划的基础。
工厂全力运转,周永泉亲自盯在生产线,对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布朗派来的质检人员驻厂检查,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
最终,试订单产品提前三天交货,质量报告全部为优。
布朗看着检验报告和完美无瑕的产品,即使心中仍有偏见,也不得不承认这批货无可挑剔。
更重要的是,建邦的价格优势实在太明显,能为他的采购成本省下大笔资金,这在总部那边是实打实的业绩。
他心情复杂地签署了验收合格文件,并按照合同支付了尾款。
第一笔与英资洋行的正式交易,顺利完成!建邦实业账户上又多了一笔可观的现金流。
张建军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他让陈威廉以隆盛证券的名义,邀请布朗“私下聊聊,探讨更深层次的合作可能”。地点选在一家僻静的私人俱乐部。
布朗原本不想搭理,但想到建邦实业展现出的质量和价格优势,以及可能带来的业绩,还是勉强答应了。
俱乐部包厢里,只有张建军、陈威廉和布朗三人。
寒暄过后,张建军直接切入正题,语气平静却带着压力:“布朗先生,试订单合作愉快。相信您也看到了建邦的实力。我们希望成为太平洋贸易的长期稳定供应商,份额不低于之前那家日本厂。”
布朗皱起眉头,习惯性地拿捏姿态:“长期合作?张先生,一次成功不代表次次成功。我们还需要更多考察…而且,份额的事情,需要总部批准,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
“明面上的流程,自然需要走。”张建军打断他,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几分,“不过,有些事,或许不需要那么复杂的流程。比如…‘大洋贸易有限公司’的一些业务,布朗先生应该就能一言而决吧?”
“大洋贸易”四个字一出,布朗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手中的酒杯差点掉在地上,眼神里充满了惊骇和难以置信!
“你…你什么意思?我不明白!”布朗强作镇定,但声音已经有些发抖。
“布朗先生是聪明人,应该明白。”张建军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刀,“怡和集团对于员工利用职权,私下经营与公司业务冲突的贸易公司,并涉嫌利益输送的行为,不知道会怎么处理?我想,《南华早报》的记者应该会对这种新闻很感兴趣。”
布朗彻底慌了,额头渗出冷汗:“你…你想怎么样?你这是诽谤!”
“是不是诽谤,布朗先生心里清楚。”张建军从怀里掏出几张纸,上面是蛇仔明查到的“大洋贸易”与太平洋贸易之间几笔可疑交易的记录摘要,轻轻推到他面前,“这些东西,如果送到怡和审计部门,或者廉政公署,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布朗看着那几张纸,面如死灰,最后一丝侥幸也破灭了。对方是有备而来,证据确凿!
“你…你到底想怎么样?”他瘫在椅子上,有气无力地问,彻底失去了之前的傲慢。
“很简单。”张建军语气放缓,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第一,全力推动建邦实业成为太平洋贸易的核心供应商,份额要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
“第二,利用你在怡和的人脉和渠道,在不违反明显规则的前提下,为建邦实业介绍其他英资洋行的业务机会。”
“第三,‘大洋贸易’以后接到的订单,如果涉及塑料制品或相关配件,优先交由建邦实业代工。”
他提出的条件,既包含了明面的商业合作,也包含了暗地的利益捆绑,既给了布朗压力,也留了余地,甚至给了他一条继续牟利的暗路。
布朗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最终艰难地点了点头:“…我答应你。但你要保证,那些东西…”
“只要合作愉快,这些东西永远不会见光。甚至,我们可以成为‘朋友’。”张建军微微一笑,举起酒杯,“为了我们未来的合作,干杯。”
布朗颤抖着手举起酒杯,勉强碰了一下。
他知道,自己从此被这个年轻的华人捏住了命门,但也隐隐看到了一条更安全的发财之路。
接下来的事情变得异常顺利。
在布朗的“大力推荐”和“客观分析”下,建邦实业顺利成为了太平洋贸易的一级供应商,订单份额稳步提升。
同时,通过布朗的私下引荐,建邦又接连接到了另外两家英资洋行的小额订单,虽然都是些边缘产品,但成功打入了更多圈子。
而“大洋贸易”转包过来的订单,利润更为丰厚,虽然需要做得更加隐蔽。
建邦实业的规模迅速扩大,不得不租赁相邻的厂房,添置新设备,招募更多工人。
张建军顺势将“建邦实业”正式注册为公司,自任董事长,提拔潮州明为厂长,周永泉为技术总监,蛇仔明则负责对外联络和“特殊”事务。
一个集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企业雏形初步形成。
资金如同滚雪球般增长。张建军通过隆盛证券,继续在股市低迷期吸纳那些被错杀的优质地产股和实业股,长期持有。
同时,他也没有放弃短线操作,凭借对市场情绪的精准把握,时不时小赚一笔,充实现金流。
然而,业务的极速扩张,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原有的二手卡车运力严重不足,原材料采购和产品运输频频告急。
张建军意识到,必须建立自己的物流队伍。
他让蛇仔明去打听二手车市场和水货船的消息,计划购买几辆卡车和一两艘小吨位的二手货船,组建一支小型运输队,不仅能满足自身需求,未来还能承接外部业务。
这天,蛇仔明带回一个消息:“张生,打听到了!筲箕湾那边有艘旧的双层拖网渔船要卖,吨位不大,但保养得还行,船主急着用钱,价格很便宜!而且,那船稍微改造一下,就能运货!甚至…跑跑近海‘特殊’线路也没问题。”
跑近海“特殊”线路?张建军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潜台词。
这意味着,他的触角,或许可以延伸到更广阔,也更灰色的领域。
“约船主,我去看看。”张建军没有丝毫犹豫。
要想在香江这片江湖快速崛起,有时候,就不能太循规蹈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