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仓股票市场的异动,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香江商圈掀起层层涟漪。
怡和洋行被迫紧急调动资金护盘,原本倾泻向张建军的压力骤然一松。几家原本观望的华商见状,态度重新热络起来,甚至主动联系陈威廉,询问是否还能加入工业邨计划。
张建军并未被暂时的缓解迷惑。他深知怡和的报复只会延迟,而不会消失。台岛机构那边,虽然暂时安静,但那条毒蛇只是缩回了草丛,仍在暗中吐信。
“老板,林向东那边收到‘礼物’后,没有任何公开反应。但他名下的几个关联账户,最近有异常的资金流出,流向是…台岛。”龙三在内线电话里汇报,语气带着一丝疑惑。
张建军站在窗边,看着维多利亚港的夜景:“他是在用钱表态,或者说,是在撇清关系。看来我们的林大人,也不想被当成一把随时可以丢弃的刀。”
这算是个好消息,至少短期内,林向东和台岛机构很难再亲密无间地合作。
“继续监视。重点还是台岛那边,他们不会甘心失败。”
“明白。”
处理完暗处的威胁,张建军将精力重新投回商业扩张。与霍英东合作的印尼航线首航在即,这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他亲自到观塘码头检查首批装船的货物——主要是电子厂生产的收音机、计算器,以及永新纺织的印花布匹。这些商品在东南亚市场颇有竞争力。
“航线已经打通,雅加达和泗水那边的码头也打点好了。霍生的人会在那边接应。”负责此次航运的船长向张建军汇报,“就是最近海盗有点猖獗,马六甲海峡那段路不太平。”
“安保人员都到位了吗。”张建军问旁边的龙五。
“到位了。十个人,分在三艘船上,都配备了高压水枪和信号弹,必要时候可以鸣枪示警。装备清单已经按规矩报备了。”龙五回答。香江法律对商船武装有严格限制,他们只能在规则内做最大准备。
张建军点点头:“告诉兄弟们,安全第一,货物其次。遇到情况,果断处理,公司是他们最硬的后台。”
“是!”
送走船队,张建军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新界。工业邨的基建已经开工,打桩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利铭泽派来的项目经理陪着张建军巡视工地,介绍着进度。
“平整土地基本完成,下周开始铺设地下管网。按照您的意思,排水和电力系统都预留了足够的扩容空间。”
张建军看着初具雏形的工地,心中豪情渐生。这里将是他实业报国的起点。
“进度要抓紧,但质量绝不能放松。材料采购都要用最好的,账目对清楚,这件事利生看着呢。”张建军叮嘱道。他深知利铭泽虽然放手让他操作,但眼睛肯定盯着这里。
“您放心,规矩我们都懂。”
巡视完工地,张建军的车子刚驶出不久,龙四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老板,冯永发有动作了。他和他上司戴维斯悄悄见了面,之后怡和证券部就开始小笔小笔地抛售几只英资小公司的股票,同时又在悄悄吸纳‘昌荣地产’的卖空合约。”
“终于忍不住了。”张建军冷笑,“证据抓得怎么样。”
“他们很小心,通过好几个离岸账户操作,但资金流向瞒不过人。我们截获了几份关键的指令传真,虽然用的是暗语,但足够说明问题。”龙四语气肯定。
“先按兵不动,让他们继续表演。等他们做空仓位建得差不多了,再给他们送一份‘惊喜大礼包’。”张建军吩咐。他要等冯永发彻底掉进坑里,再收网。
“明白。”
商业上的布局一步步展开,但张建军总觉得还缺点什么。他需要一盏能照亮前路,也能让某些阴影无所遁形的“明灯”。
他再次想起了那个“万物可购”的系统。之前资金紧张,他只能购买人员保障安全。现在现金流稍微宽裕,或许可以购买一些更超前的东西。
他意识沉入系统,浏览着那些价格高昂的“信息”栏目。
【1974-1975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技术演进及关键专利报告】(需支付:港币 500,000元)
【未来三年东南亚政治经济风险预测及机遇分析】(需支付:港币 300,000元)
【特定目标(如怡和洋行)未来半年重大商业决策预判(模糊)】(需支付:港币 1,000,000元)
价格令人咋舌,但每一条信息都可能带来巨大的价值。
张建军思考良久,最终选择了第二项。开拓东南亚市场是当前战略重点,提前预知风险至关重要。
【支付成功。信息已传输。】
海量的信息流涌入脑海,主要是关于印尼、马来亚、泰国未来几年的政局变化、经济政策调整、以及潜在的排华风险和商业机会。
信息庞杂,需要时间慢慢消化,但几个关键点已然清晰:印尼明年将有政策变动,对华商有利;泰国军政府不稳,投资需谨慎;马来亚的橡胶和锡矿出口将收紧…
这些信息,价值连城。
他正沉浸在信息分析中,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陈威廉拿着一个厚厚的信封走了进来,脸色有些古怪。
“老板,刚才有个陌生人送到前台的,指名要您亲启。”
张建军接过信封,入手颇沉。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叠照片和几份文件的复印件。
照片拍的是一个咖啡厅的角落,金丝眼镜男正在和一个穿着怡和工装的男人低声交谈。
虽然看不清正脸,但那个男人的工牌依稀可辨——是怡和公共事务部的人。
文件复印件则是几份往来账单,显示台岛某个机构向几家香江媒体支付了数笔“咨询费”,时间就在那些不实报道出炉前后。
没有署名,没有要求。这份“礼物”来得突兀却恰到好处。
张建军看着照片和文件,沉吟片刻。
“威廉,把这些东西复印一份。原件收好。”
“老板,这是…”
“有人想借我的手,给怡和和台岛那边再找点麻烦。”张建军淡淡一笑,“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帮他们一把。把复印件匿名寄给怡和的董事会,再给廉政公署和几家亲英的报纸也送一份。”
“挑拨离间?”陈威廉恍然大悟。
“嗯。顺便也让他们知道,玩火的人,自己手上也不干净。”张建军将照片扔回桌上,“这潭水,越浑越好。”
暗流依旧汹涌,但张建军手中,已经握住了更多的灯。他看清了更多的陷阱,也看到了更远的道路。
接下来的每一步,他都将走得更加稳健,也更加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