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起来,家里头很安静。
只有柳云一个人坐在桌上闷闷地吃饭。
陈翠芬大概是还没想出来跟柳五交代的法子,谎称生病躲在屋子里不起来。
柳五宿醉未醒,迷迷糊糊地靠在椅子上喝茶,说吃不进。
看他面色如常,许是还不知道自己的三亩田和银子已经被陈翠芬给送出去了。
在这个爹心里,柳瑶就是外人。
这么多年下来,陈翠芬对他的洗脑,已经让他忘了,家里的大姑娘也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要是知道这些财产给了她,指不定怎么心疼呢,就像是白白给了外人一样。
柳瑶不管他们,自顾自吃完饭,带上东西上了山。
今日没想打猎,只想散散心,要是有什么能顺手猎回来的小动物也挺好。
刚到山脚下,柳瑶看了看那三亩田。
抬头却见个穿青衣的高瘦身影冲她走过来。
太阳正好照着这边,她看不清那人的面孔。
手搭凉棚,轻轻眯着眼,柳瑶看了一会儿才认出那是周秀才来。
“早啊。”
走近了,两人打照面,不约而同笑起来。
说是婚前不能见面,可不能不能的,也见了两回了。
看见他,柳瑶突然想起来,从怀里掏了张纸出来,那是昨天和陈翠芬立好的契约。
“对了,这东西你替我收着。”
柳瑶将那张纸拍在周秀才胸膛上,笑眯眯的。
周秀才打开看了一眼,颇为意外,笑道:“你不怕我偷了跑?”
“偷就偷,以后等你发达了我再去讨债,总好过让陈翠芬他们偷走。”
“也对,”周秀才想起陈翠芬平日的行事作风,这不是没有可能。
“那就等你过了门,再还你。”
过了门,他仔细在心里头咀嚼这三个字,还真是有点不适应。
原本是只打算找个能说得通情理的人做戏给父母看罢了,可最近这几件事下来,倒是越来越觉得自己找对了人……
周秀才看着柳瑶,笑而不语。
“傻看什么呢?”
柳瑶也不知自己怎么了,每次面对周秀才,总是忍不住嘴上不客气,自己平时可不是这样的。
“没什么,我在想,你这样一个出身富足,长得又漂亮的姑娘,怎么会愿意嫁给我这么穷的人?”
周秀才正了颜色。
柳瑶歪着头想了一会儿:“要说答案也简单,就是我不愿意在这个家待下去了,嫁人是个平稳的办法。”
周秀才张张口,似乎要说什么。
柳瑶猜到了,继续说下去:“至于为什么不选别人而偏偏选了你呢,我想,大概是因为我看你蛮顺眼。”
说完,柳瑶还冲他笑,笑得很灿烂。
这下换周秀才有些愣怔,他好像还不知道可以这样表达。
顺眼?那是什么意思?
从来不以貌取人的周秀才,这会儿才发现,眼前站着的小姑娘,是真的好看。
不是刚才随口说说的那一种。
她的好看,就像山上的阳光和风,直到人心里去了。
小姑娘又说话了,一张殷红的嘴一张一合:“你这是要做什么去呀?”
“我,我去村里一趟,替我娘给白家送点东西。”
白家?不说柳瑶还想不起来。
她起了打趣儿的心思,一双眼睛弯弯的,揶揄道:“送什么去呀,璟哥哥?”
周秀才先是一愣怔,随后有些无奈地看向了柳瑶。
“你是说……白灵。”
“是啊,还得多谢她,要不然我连我未来相公的大名都还不知道。”
周秀才略一沉吟,叹了口气。
“我娘和白大娘小时候一起长大的,总免不了联络。那白灵,真是,不知道怎样说她好。”
柳瑶只是逗他玩玩,并不是真的在意白灵的小心思。
白灵还只是小女生的心思,柳瑶知道,周秀才想要的,必定不是那样的人。
再说了,他周秀才又不是柳瑶的什么人,合作伙伴罢了,管人家看上谁看不上谁呢!
柳瑶就笑,笑够了,像男子一样给他抱了抱拳:
“我叫柳瑶,你可别忘了,周璟。”
周璟不由得被她逗笑,笑意染进了眼里,让这个平日看上去略有些严肃的人多了一丝暖意。
转眼就过完了年关。
这中间倒是发生了一个插曲。
柳瑶他们这里,有一个夫婿给娘家人送年礼的习惯。
不同于过年走亲戚的送礼,这一份年礼是要隆重一些的,通常与女儿在这家的地位挂钩。
女儿在夫家越得脸,越受看中,娘家人能得的年礼也就越厚重,反之则相反。
订了亲而未成亲的,也是一样对待。
年初二,周家给柳家送过来了两只山鸡,两只野兔,还有山上的干果蘑菇,足拉了一小车。
虽说都是些吃的东西,可这对于周家的家境来说,实在是不小的一份礼了。
这一遭让村里人没少夸。
而宋家那边,竟然一点动静没有。
陈翠芬母女两个在家巴巴地等了好几天,直到初七,送年礼的时候都过了,也没等来这一份儿早就期待的大礼。
气得柳云直哭,气得陈翠芬直骂娘。
村里不少人说,是宋家根本就瞧不起柳家,不重视,连这样的大事都忘在脑后了。
可宋家的人一直没露面过,谁也不知道此中细情。
陈翠芬碍着面子,不好上门去问,整日地熬着盼着,终于到了二月。
二月初一那天,宋家总算是有了信,派管家过来商议婚礼的细节。
二月初三,是柳云出嫁的日子。
同样的,也是柳瑶出嫁的日子。
因为二者定亲的时候相近,八字吉日也合的上,为了准备方便,也为了图个好彩头,就都安排在了一天。
柳家早早地就张罗上了,请了戏班子,鼓乐班子,柳五在这些事儿上是总不能落人下的。
即便知道了陈翠芬把田和银子给送出去了之后也是一样,为了面子,硬着头皮上吧。
毕竟,陈翠芬许诺了,这些东西她会从宋家那边慢慢要过来,补给柳家。
戏班子一到,乡亲们也到了,热热闹闹地互相道贺。
陈翠芬为着乡亲们能看清楚这些嫁妆,她出了大血给姐妹俩准备的,一模一样的嫁妆,直接把箱笼打开了放置在院儿里,生怕大家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