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赵采儿正在府里闲逛,看到一个陌生的女人出现在王府里,她下意识的停住了脚步:“那个人是谁?”
桃红蹙眉:“不知道,应该是新来的吧。”
赵采儿瞪了她一眼:“什么都不知道,我要你何用?”
被无缘无故的一顿骂,桃红却仿佛没听到一般,她安安静静的站在赵采儿身后,眼里没有任何的神采。
“去打听一下,那个女人是谁。”说完,赵采儿这才继续向前走去。
看那个女人就这么堂而皇之的进了王府,一看这身份就不一般,她可不想刚解决了一个姜若,又重新来一个。
因为姜若的这个身份是刚刚才出现在王府里的,不论桃红询问了多少人,得到的答案都是三个字“不知道。”
因此她默默的回了院子,将这个消息告诉赵采儿。
赵采儿自然是大发雷霆,指着桃红的鼻子破口大骂:“你这个废物,我要你有什么用!”
桃红低着头,对赵采儿的斥骂充耳不闻,骂了一会见桃红没有任何反应,赵采儿也停下了自己泼妇骂街一般的行为。
她喝了口茶水润润干燥的嗓子,脸上恢复了曾经一贯温顺的模样。
可在她身边的下人早已经看清了她的真面目,内心早已见惯不惯了。
月泉居内。
邵时眉头紧皱,看着手上的纸,上面都是邵殊这段时间所做的事情,他觉得姜若前段时间说的话没有错。
上一次五王爷选妃,果然是赵太尉在一旁压着,只不过现在赵太尉估计压不住邵殊了,才让他暗地里动了那么多手脚。
现在看来,姜若当初所说的几点,完全都实现了。
砰!
面前的门被人粗暴的推开,姜若一脚踢开门之后,便坐到了邵时身边:“我不行了,就连老天爷都和我做对!”
邵时充耳不闻,视线继续盯着面前薄薄的一张纸。
见邵时不理会自己,姜若撇了撇嘴,一把将邵时手里的纸抢过来。
看清上面的字迹后,她唇角微扬:“你看吧,我猜的对不对,邵殊的眼睛里有野心,肯定不甘心受人钳制的。他既然敢忤逆赵太尉一次,就敢忤逆第二次,第三次,等到赵太尉和赵家都放弃了他,那三王爷也就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了。”
姜若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竟然还让邵时觉得挺有道理的。
“你分析的很有道理。”
听到邵时对自己的夸奖,姜若不自在的摸了摸鼻子,觉得这个夸奖自己有点受之有愧。她不过是重生之前言情小说看的有点多,这才有了这样的一番胡言乱语。
但是打死她都没想到,这样的胡言乱语,竟然还说对了。
突然明白了套路,姜若将揉的皱巴巴的纸重新塞回邵时手里:“喏,给你。”
看着重新回到手里的纸,邵时嘴角抽了抽,这女人还真是一次次挑战自己的极限。
邵时握了握拳头,硬是忍着没有发作。
看到邵时额角的青筋一蹦一蹦的,显然是被气的不轻。
姜若都已经做好被骂的准备了,却不料几息之间的功夫,邵时就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
姜若大为称奇,在看到邵时清冷的目光后,赶忙拔腿就跑:“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看着那瘦弱却又充满活力的背影,邵时的唇角微微勾起,脸上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
阿也站在门口,眼观鼻鼻观心,觉得以后要抱好王妃的大腿。
竟然能够让他们王爷这个万年冰山都融化了,果然是要刮目相看的。
“去把枭陌等人喊回来,京城要变天了。”
听到这话,阿也脸上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他点了点头,转身出去联系人了。
整个京城风雨飘摇,在这个空档间,竟然传来了邵殊要成亲的消息。
要娶的是姜德的继女,跟随那位被姜德救下的女子一起回来的人。
据说那位夫人姓长孙,而女儿随了她的姓,单名一个莹字。
流言传了三四天之后,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收到了一封来自三王府的请柬。
看着上面许给长孙莹的正妃之位,所有人都惊呆了。
本以为顶多就是一个侧妃之位,却没想到邵殊竟然直接给了正妃之位。
虽说这样做有些草率,但所有人都想要看一看,这能够让三王爷许下正妃之位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得知这籍籍无名的女人一跃成为了三王爷的正妃,这让七王府里的赵采儿一时间不能接受,她想不明白,同样是女子,为什么差距那么大。
不,她也有办法!
赵采儿眼里爆发出一抹光芒,她对着一旁的桃红招了招手:“你去告诉王爷,就说我知道怎么救王妃。”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过了那么多天姜若还活着,但既然没死,只要服下解药就有救。
她就不信,凭借着对王妃的救命之恩,她没办法在七王府获得一席之地。
想到这,赵采儿忍不住放声大笑。
桃红到月泉居的时候,姜若正在院子中间活蹦乱跳的,她脸上的伪装还没退洗去,看到桃红进来,想着不会暴露自己的身份,也懒得去躲藏起来。
邵时本来是不愿意见她的,只可惜架不住姜若的软磨硬泡,勉为其难的见了桃红一面。
“奴婢见过王爷。”
“说。”
邵时言简意赅,桃红也不浪费时间,“是赵姑娘说她怀疑王妃是中毒了,她说曾经跟随她师傅云游四海的时候,见过这种病状。”
“本王知道了。”邵时没有任何表情,桃红话一说完就让她离开。
见消息已经成功带到,桃红也不继续逗留,倒退着离开了主院。
她前脚刚离开,后脚姜若就探头探脑的问道:“她来做什么呀?”
“赵采儿说可以解你身上的毒。”
“嗤。”姜若不屑的嗤笑道:“她能解那是因为那个毒就是她拿出来的,真就把我们当傻子骗呗。”
姜若满不在意的在邵时身边的空椅子上坐下来,对于赵采儿的做法嗤之以鼻。
倘若赵采儿不像这样两面三刀,她可能还会高看她。
但现在看来,是她高估了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