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幼兰感激致谢,就跟傻相公回去了。
回家里,略歇了一会工夫,吴幼兰便做晚餐,傻相公跟小萝卜头都在帮忙。
今日走的路远,加之连续好几日上山,吴幼兰真有一些累了,吃过晚餐没有多长时间便回房了。
进房,吴幼兰就拉着傻相公坐下,笑说:“你的手怎么了?怎样一夜老看自个的手呢?”
“不舒服!”傻相公听言把手展开伸到吴幼兰跟前,憨憨的脸面上带点委曲。
俩人坐床沿,光线幽暗。可饶是这样吴幼兰依旧发觉了傻相公手心的肌肤下有一根刺,看上去还不浅,怪不得他老不时抠着手心呢!
“怎样搞进去的?快不要动,我给你搞出!”吴幼兰吓一大跳,赶快拉着傻相公到豆油灯下,又找来箱柜中的缝衣针。
就是,看着非常乖巧听话、傻不拉几的把手叫自己摊握着的傻相公,吴幼兰手里的缝衣针便有些不忍落下。
“手进了刺,我如今要给你挑出,会有些疼,你忍忍!噢,千万不许叫疼叫出声来知道么?”吴幼兰叮嘱道。
屋光就这样大,万一被婆母听到了总归不好。
傻相公懵懂茫然的眼眨了下,点头“恩”了声,“听娘子的话!”
“傻帽儿!”吴幼兰瞋了他一眼忍受不住笑骂,把他的手绷直,打声招呼,就轻轻挑着刺。
刺入肉不浅,也不晓得是啥时候搞进的,吴幼兰费了许多的劲才挑出。
傻相公搓搓手心,冲她傻笑:“一点也不疼啦!娘子你对我真好!”
吴幼兰:“……”
“下次别那样傻,刺着了早点说知道么?”
“恩,知道啦!”傻相公挠了下头,又使劲点头,一溜烟上床,拍了下棉被:“娘子,睡觉!”
吴幼兰:“……”这货又开始调戏人了!
接下的两天,吴幼兰跟傻相公都没再上山,而是在家里歇息。
要知道这几日每日都是一整日在山中翻山越岭,着实是累的慌。
郑氏不是个凶恶的婆母,实际上也心痛他们会累着,反倒叫他们在家里多歇息几日,没有事就不要出去了,左右如今是农闲。
可曹氏、章氏见了却不愿意了,刻意在吴幼兰跟前说风凉话,念着啥好吃懒做呀、光吃饭不干活呀、没有个新媳妇样呀,吴幼兰连理都懒的理会她们,只当没有听到拍了下衣领回身、进房,将曹氏跟章氏气的不轻。
更好笑的是这俩人见吴幼兰不理会她们气极之下竟然跑到郑氏跟前去撺掇。郑氏被她们吵的头昏,苦不堪言,实际上她非常想叫她们停下来,但是不行呀!
一来那俩俗辣,性情软弱的她压根不是对手;二来人家是大嫂嫂她是弟妹,大嫂嫂讲话弟妹也只得听着;三来一寻思到未来万一家里有啥难事还要请二位大哥帮忙,郑氏即使再头昏也要忍着!
好容易曹氏、章氏才发泄完心中的不满,又逼的郑氏答应定会好端端的教训吴幼兰,才一个二个无比得意的离开。
后来过两天后,看见吴幼兰跟傻相公又开始上山,曹氏跟章氏只当是自个儿的话起作用,那得意更进一层。
吴幼兰后来得知:“……”
吴幼兰跟傻相公究竟没去玉牛岭,还是在这一些比较安全的树林中转悠。
8天,多少还是有收获。
不管怎样家里的肉菜便没再断过,小萝卜头脸蛋快速的红润起,郑氏的气色也好好多,眼也变的比从前明亮。
自那日跟邢寡妇一块上山后,再采撷到松菇等类的野山菇,吴幼兰都送到邢寡妇家去,借她家的院儿晾晒,每回去少不了给邢寡妇送几个傻相公随手猎下的雀子。
有一天俩人又遇见了一帮野绵羊,依吴幼兰看起来非常有可能还是上回遇见的那一帮。
这回距离的近,靠手里的砍刀,傻相公竟然猎杀了头肥公羊,让吴幼兰又喜又愁。
傻相公这样厉害她自然开心,但是,这玩意儿该怎样处置呀!搞回去了该怎样说呀!
得亏俩人运气还不错,路上竟然遇见某村一地主家里的管事儿,那管事说地主老爷子刚好要过寿,问他俩人羊卖不卖?
吴幼兰求之不得呢,怎会不肯卖?想也没有想就答应啦!
因此把这头羊给了那管事儿,卖了4两白银。
吴幼兰不懂行情,也没有多争,左右这是山中的来的,算是无本生意。
并且据她经验看,4两白银可以做好多事啦!起码一家的棉被绵衣都可以有啦!
还有一天俩人发觉了一大片野栗子。
这也是好玩意儿,不管煮汤还是蒸、煮、烤味儿都非常好,用来煮鸡也非常好。并且这玩意儿晒干了也保存得住。
吴幼兰就叫傻相公爬上树,抱树干狂摇,瞬时一包包带壳的栗子从树上落下。
俩人就在树下的草堆里寻找起。在这块地方消磨大半日,找了半袋子的栗子。
除了下了几将给小萝卜头扔火中烧着吃,其它的吴幼兰仍旧全部放了邢寡妇家。
又有一天遇见了大片的黑芝麻,吴幼兰也毫不客气的跟傻相公把之都撸下带归家。
不管是熬黑芝麻酱,还是做啥食物研磨成粉用来添香,全都是好玩意儿!
展眼间便到10月初八,各种野菇等野货也都过季,不要说已然行迹难觅,即使运气好找到,也只零星一点,并且味儿也比之前不如。
之前的那一些野菇、银木耳都晒干,邢寡妇进城去看望乔青云时顺带都拿去卖了。
晒干的野菇看着装两大袋,实际上却不显重。
回来后,邢寡妇悄悄去找吴幼兰,将账和她算清楚。吴幼兰说不用这样,可邢寡妇执拗一笔笔说清楚,最终给了她13两5钱。
吴幼兰算是真正意外了,特别是这里边有8两是卖那一些银木耳所得,她便更不知怎么样感谢邢寡妇才好。
“有这一些钱,好像我就可以考虑一下送阿波上书堂了,七婶婶你说成不成?”感谢后吴幼兰忍不住又说。
这古时候小孩启蒙书堂貌似一年学费也便2两、亦或4两白银吧?
省省还是够的。
并且,读书要乘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