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溪一到东京就赶往“东大”,经过长时间的奔波,他很是疲惫,所以心情也没有了平时那么和悦。
刚迈入“东大”的校门,陆溪就被人撞了一下,这让他很是恼火,但良好的修养使他平息下心中的怒火,他只是匆匆地瞥了一眼撞他的人。
也就是这一眼,让陆溪停下了脚步。
撞到他的是一个少年,年纪和他的大女儿陆芷寒相仿,眉目精致脱俗,身材挺拔,但却能从他身上清楚的感觉到一种深深的疲倦、颓废与失望的气息。
就是那种独特的气息使陆溪好奇起来,让陆溪想好好调查一下这个少年。
他不明白是什么东西,使得这个本该昂扬积极的、充满朝气的少年变成现在这般颓废模样。
少年并不说话,只是呆呆地看着他,好像还没有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由于时间的紧迫,陆溪只来得及看一眼别在那少年胸前“东大”的校卡,他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苏暮遮。
与范仲淹的《苏幕遮》只一字之差,而《苏幕遮》又是陆溪最喜欢的词作。
见到陈泽凡的女儿陈轶莜,已经是两个小时后了。
在这两个小时里,陆溪先给属下打去了电话,要他们务必在两小时之内调查清楚“东大”苏暮遮的完整资料,然后去了“东大”校董处了解有关在校生苏暮遮的所有情况。
有些出乎意料,那个颓废不振的少年苏暮遮,竟然是“东大”大二的高材生,从入校以来,一直保持着全校第一的好成绩,所有的任课老师对其的印象都很统一,就是智商高,学习“狠”。
他们说,从苏暮遮这个孩子身上他们看不到有关这个年龄所该接触的所有东西,他每日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就是对自己严格要求,狠抓。
从来看不到有哪堂课他会缺席,有哪堂课他会跑神的,就算那堂课并不是很重要。
话说回来,像他那样的学生,其实真逃起课来,老师也是不会批评的,因为他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已经完全覆盖了大学指标课程。
说他来听课,不如说他是来复习的。
而且,对于以前所接触的知识,他也是铭记于心。
陆溪从校方了解到的,只有苏暮遮在校的表现,留给各科老师的客观印象,凡是触及到他个人经历等事情的问题,校方的口径很统一,就是不清楚。
陆溪明白这是学校对在校学生的尊重,所以也不勉强那些老师,一一道谢后,匆匆告辞。
走出校董室的时候,陆溪接到了他部下发来的有关苏暮遮的资料。
看完之后,陆溪恍然大悟,没有哪个孩子在经历如此重创之后,还可以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安然的继续快乐生活着。
顿时,他对苏暮遮多了一丝怜悯与敬佩。
怜悯他的不幸,敬佩他对待不幸生活时的不懈拼搏。
他决定把这份怜悯变成己任。
之后他才去看了陈轶莜,期间也和轶莜聊到了苏暮遮。
陆溪了解到,比苏暮遮小一届的轶莜对这个学哥非常崇拜、好奇。也不光是轶莜,苏暮遮几乎是“东大”所有学弟学妹们的崇拜对象,对他们来说,苏暮遮是他们心目中的神话与传奇。
在他们入学的一年里,每次的比赛、考试苏暮遮总是以优胜者的身份出现,但没有哪个学弟和学妹看到过他本人的相貌。
包括颁奖也没有见过哪次是他本人领奖的。
就算平时遇见过,也不知道是不是他。
陆溪的心中顿时冒出一个念头:供苏暮遮读完大学并让他在“陆氏”日本代商总部工作、学习,不仅可以很好的给苏暮遮创造一个环境与机会,也可以利用苏暮遮的头脑帮他开好公司。
是一个不错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