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府后院,管家行色匆匆地走了进来。
此时祈风雨早起,正在照料自己院内种植的花花草草。
察觉到身后的动静,祈风雨回头,看到了着急忙慌的管家。
“发生什么事了,让你这般慌张。”
管家苦着脸,“老爷,不好了,几个魏大人跟李大人他们家的几个公子哥又来了。”
祈风雨不由皱眉,疑惑道:“外边的动静就是他们闹出来的?”
一些动静祈风雨已经听到,只是不以为意,没有放在心上,第一时间就联系到了一起。
“是啊,几个公子哥在门前跪着,无论如何都要见您,还说今天如果见不到您他们就不肯离开,老爷,这算是怎么回事啊。”
几人为何而来,祈风雨心知肚明。
昨日好不容易送走那几个老子已经是半夜,结果这一早就又等来了几个小的。
“来的人有谁?”
“魏金玉,李浩轩,还有李航三人。”
最头疼的三个啊。
祈风雨心中不免觉得为难起来,这三人的老子就已经够难缠了,现在小的又开始来门口胡闹。
他们就这么想让自己上山?
“难道是因为皇子?”
祈风雨瞬间想到了一个人,在自己跟皇子谈这件事之前,没有听到任何风声,无论是自己的同僚,还是这些侄儿都没有表现出这样的想法。
结果仅仅过去一天,风向就变了。
祈风雨几乎已经可以肯定,就是赵楷说了什么,或是做了什么,才让这些学生们下定了决心。
对此祈风雨也没法怪罪赵楷,这一切也是为了山上的学生们好。
那些人哪个不是大臣之后,未来必然会进入朝廷当中,成为大乾不可或缺的存在。
能够让这些人变得更好,如今的大臣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此祈风雨倒也不想推脱,只是,宫里的那位没有点头,自己又如何能够离开呢。
哪怕现在他身为宰相,大部分职务已经平移到了李栋梁这位丞相身上。
“这时候上山,只怕会加剧他们父子的矛盾啊,对于大乾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祈风雨陷入纠结当中。
管家等待许久,见自家老爷深思也没有打扰。
只是,这思考的时间未免太久了一些。
管家还是忍不住问道:“老爷,那现在该怎么办?”
“先让他们在门口待会吧,也许过段时间就好了,都是一群纨绔子弟,吃不了多少苦的。”
此时祈风雨还没有想到,这些人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些人。
于是,平日里无比平静的宰相府,今日却变得热闹了许多。
三人久久没有等到祈风雨出来,就没有机会去说服,李航见状干脆躺在地上,四处翻滚起来。
这让围观的人群看在眼里,顿时指指点点起来。
紧接着,魏金玉跟李浩轩也加入了这一个行列。
这一刻,他们放弃了所谓的尊严,一点都不在乎自己的面子,只为了让祈风雨上山。
皇宫,一名小太监得到消息,脸色一变,急匆匆地赶往内务府。
今日没有早朝,大太监刘曦带人伺候皇帝起床之后,便在内务府休息起来。
急促的脚步声让他抬起头,神情变得不悦。
“发生了什么事,如此慌慌张张的,这可是皇宫,不想要脑袋了?”
小太监迅速来到刘曦身边,附耳低声地说了几句。
刘曦的脸色瞬间变了,他紧皱眉头,立刻从椅子上起身。
从内务府到御书房的距离并不短,可刘曦一路小跑过来,却只花了几分钟的时间,只是平日的三分之一。
站到御书房门口,刘曦脸色涨红,努力地深呼吸一口气,让自己平复下来。
不等他开口通报,御书房内已经传来声音。
“进来吧。”
刘曦苦笑着走了进去,看着在书桌后正襟危坐的皇帝。
“发生什么了?”
刘曦叹口气,说道:“今日一早,魏金玉,李浩轩和李航三人就到了宰相府,他们先是跪在门前,因为祈大人不肯见他们,这三人直接在门口撒泼打滚,现在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在那里看热闹。”
“成何体统,这不是胡闹嘛!”
赵振业怒道,他冷声道:“魏风鹰他们几个呢,连自己的儿子都管不好了?”
刘曦继续说道:“刚得到消息,魏大人他们也到了宰相府门外,在尝试着阻止无果之后,便同样开始求见祈大人。”
“宰相是怎么做的?”
“闭门不见。”
“不见?”
赵振业喃喃一声。
他想到一件事,昨天下午的时候这几人似乎就去了宰相府一趟,当时得到消息后自己并没有放在心上。
结果今日就变成了这般?
这到底是为什么?
“难道是为了让祈风雨上山?”
赵振业不由想到了昨日三个儿子说的事情,顿时感到诧异起来。
不只是自己的三个儿子来求情,连魏风鹰他们的儿子都这么做了?
“老四!”
赵振业沉着脸,咬牙说出了两个字。
比起祈风雨,赵振业更加了解自己儿子这几年的模样,一眼看出是赵楷的手笔。
“陛下认为是四皇子的主意?”
“除了他,其他人根本想不到这种办法,魏金玉他们也不会拉下脸来去这么做。”
刘曦苦恼道:“那陛下觉得,祈大人会答应吗?”
“时间久了,拗不过面子,他当然会答应,不过在那之前祈风雨肯定会来宫里见朕,朕不开口,他不敢上山。”
刘曦若有所思,回味了一下这番话,接着才问道:“那陛下,现在该怎么做呢?要去制止他们吗?让城里的百姓看热闹,丢的可是朝廷的脸。”
“丢的不是他魏风鹰,李栋梁,李忠海的脸吗?朕为什么要着急,既然他们都不在意,那就胡闹好了。”
赵振业有些心烦地摆了摆手,催促刘曦离开。
猜到这件事跟赵楷有关之后,赵振业就想继续拖下去。
他们的目的赵振业知道,无非是让自己同意祈风雨上山,可若是这般就答应,自己这个皇帝的面子往哪里放?
刘曦退出御书房,有些凝重地返回内务府。
此时,不少太监已经听说了这件事,已经议论起来。
刘曦严肃地制止了所有人,可他不知道的是,早在自己去往御书房的时候,便已经有人分别将消息传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