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古代言情>虐完渣男后,九千岁说我怀了他的崽>目录
第一百七十四章 百姓疾苦苍翊既然没有事情,姜云初便决定带着那名矿工离开,然后之前的事情都按着计划进行下去,主事的是最早清醒过来的,他个头不高,反应灵敏。
当时那些东西压下来的时候只是一瞬间的事 情,普通人根本反应不过来。
苍翊只寻得机会将姜云初推出去,灾难还没有来得及发生。
“舅舅不怕他再度折腾,横生事端吗?”姜云初试探性询问着,她知晓,倘若苍翊不愿意的事情,谁人都劝不动。
只要对方愿意的事情,一件小事情都能够完成得很漂亮。
“无妨,本座有的是办法拦着他。”苍翊也觉得此人心智不全的样子,所做的事情没有条理,仿佛中了邪一般儿,令人捉摸不定。
他说的那些话听上去简直是荒唐,当时在场的人都惊住了,每个人面上的表情都显得很丰富。
然而对方就是连着给他们缓和去消化的机会都没有,就陷入了灾难之中。
姜云初备了丹药给其他人送去,又给自己处理了伤口,挤压处也上了药,她给他们开的药方子都是一些很简单的药材就可以。
这些东西对他们这些受了伤的人而言,无疑是有用的,它可以很好地护住心脉,倘若身体上有什么不适,再去寻她,做进一步安排。
寻访到此结束,那个人也被苍翊带了回去,关押起来,至于苍翊要怎么做,就要看他想要得到些什么。
对自己的亲兄弟都下得去手的,还有什么不可能,他们应该小心提防着才是。
人被苍翊给带走了,姜云初平安回到了公主府上,经此一劫,姜云初同苍翊的关系似乎更加稳定了起来。
红棉二人自然不知道姜云初今日发生了怎样的意外在铁矿山,她纵使瞧得见自家殿下平安回府,都要心疼上片刻。
“今日没有同殿下一同出门,让殿下孤身一人,奴婢就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主意和安排。”
就算那个人是苍督主,红棉都不觉得有自己照顾得妥帖。
她今日一直忧心忡忡,眼皮子跳得厉害,休息得并不安稳,倒不如跟随在殿下身边,心中也安稳一些。
红棉想得很是简单,她习惯性伺候在姜云初身边,让对方孤身一人,她很难安心。
姜云初换了件干净的衣裳回去,她这次也因为苍翊的保护,倒是没有什么意外地回去了,身上也并无其他地方有受伤的痕迹。
她回到府上以后,偶有愣神的时候,似在回忆着当时的场景。
当时被推开就那么一刹那,根本来不及反应,但苍翊很明显在生死攸关之际做出了选择,救了她一命。
她在对方眼里被珍视的感觉姜云初很难用什么样的话语来表达着,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在里面。
那个男人对她而言,已经在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很难磨灭掉。
姜云初很清楚这一点,也在心里承认着这一份感情,只不过她二人谁也不说破。
“殿下这一次回来可有什么收获?”
红棉为姜云初沏茶,备上茶点,询问着姜云初。
“矿工们日子苦寒,本宫做了些补偿给他们,那个因为坍塌而受伤的矿工昨日里出了意外,已经死了。”
那个意外同他们,其实也有一部分关联,也不知该说是对方癫狂而做的糊涂事还是如何,姜云初只记得在那黑暗的山洞里,对方声嘶力竭道:“倘若你成了一个废人,需要他人照顾一辈子,你还愿意苟活着吗?”
那样的话,答案无疑是两面性的,姜云初也很难给合适的解答。
不过那种想法倘若是对方自愿的,她无权干涉。
意外是已经发生之事,谁也无法预料,但对错和责任本也不该苍翊同她一并承担。
他们作为东家,理应给那个人家相对应的补偿用来慰问对方,却并不代表理应承受一切。
“啊?”
红棉有些诧异,好端端的人怎么就没了,未知全貌,确实让人困惑和不解,姜云初也并未做过多的解释,那原因听起有道理,但做法很是荒唐。
无论如何,也不应该亲弟弟来了结亲兄长的性命,而有关于那名矿工真实的想法,他们也不知晓。
她本以为,他们应该去做些什么,所以她昨日便同苍翊动身出发,去聊表慰问。
可惜事与愿违,一切发展都不是好的。
唯独苍翊奋不顾身救下她那件事情,令她很惊诧。
“殿下和苍督主大人就只是去矿山慰问那些矿工了吗?”红棉有些好奇,遂问了一句,显然是关心姜云初的感情。
整个京中,人们只知晓九公主背后有苍督主撑腰,而众人只会觉得他们之间有一层利益关系牵绊着。
只有红棉这样的贴身婢女才清楚,二者之间,可不只是利益牵绊。
若说利益,殿下能给予苍督主的的确是凤毛麟角,反倒是苍督主,给予了殿下不少帮助。
红棉这样的旁人,看得最是清楚。
红棉也清楚,殿下同苍督主之间的感情,殿下不说,苍督主不说,他们只会受到世人的不理解,倘若真的被他人所知晓。
而他二人,如今也没有戳破一切,亦是不会有人知晓。
他们的身份,如今依旧是明面上所体现的那一种。
“恩,这趟行程,并没有很大的收获。”姜云初回应着,她只觉得这趟安排,并不圆满。
她脸色看上去并不怎么好,平静中透着一丝丝淡淡的说不上来的感觉。
“红棉,你体会过那种寻常百姓为了五斗米拼命的生活吗?”
从流民到农妇再到许巍,到如今的矿工,姜云初真实感受了一把。
她从小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无法体会其中的苦楚。
她重活一世,经历种种,历历在目。
皇帝面对流民的不作为,姜云初清楚,当初将这件事情交给她去做,不过是皇帝为了自己的声誉迫不得已的法子。
把这样的烂摊子给她也是因为清楚,她只要接了旨意,不得不做。
皇帝压根不在意那群流民的死活,若是有办法,他反倒是觉得一把火将他们烧死最为合适,因为整个大魏并不缺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