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出金出银的要买宁远侯府二小姐的金刚经有少爷、有小姐,但是最多的还是各个府中主事的掌家夫人们,有贵胄世家,也有朝中重臣,无一不是显赫之家,这让王老夫人心头得意了起来。
当然了,还有让王老夫人更欣喜、更没有想到的是平日里极少露面的殷悠华竟然也得到了大家的青睐。
虽然送来金银和名帖的人身份不及青睐殷绮罗的那些人家显赫,但是对于一个不太兴旺的侯府庶出小姐来说也得上是上佳的选择了。
至于,一直没有人问津的殷采薇,那也是因为她已经许给了二皇子为侧妃,大家伙也就歇了心思,不会再浪费金银探问了。
老夫人一边细细的端详着那些拜帖,随手又递给了旁边的殷绮罗,也让她自己心中有数,而殷悠华的那一份也一并递给了她,是有着让她参谋参谋的意思,这就是对她的倚重了。
殷绮罗明白老夫人的心思,看过了那些拜帖之后又把属于殷悠华的那些递到了她的手里。
殷悠华红着脸一张张的看了,眼神越来越闪亮,简直跟平是判若两人了。
祖孙三人脸上都带着笑,只有一旁的殷采薇越等越是心焦,脸色也越来越难看,她甚至怀疑自己非要坚持的跑这一趟纯粹就是多余,甚至是找不自在了。
可是,殷采薇不死心。
她一直眼巴巴的盯着二皇子梅袁泽的身影,一直看到他终于从魏国公府告辞出来,她的脸色才有了一丝好转,心头‘砰砰砰’的小鹿一般急跳了起来。
在殷采薇无比期待的目光中,二皇子梅袁泽离开了魏国公府的暖棚之后立即就招过了一个贴身服侍的小内侍,递给了他一张绢帛,又如此这般的吩咐了一番,小厮恭敬的连连的点头之后,然后悄悄的奔着宁远侯府的暖棚来了。
殷采薇的心就跳的更厉害了,她急的恨不能直接过去抢过了那绢帛,看看那上面到底写了些什么,看看她在二皇子心目中到底和魏梓涵差了多少。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殷采薇告诉自己要镇静,一定要镇静,她应该是矜持的等着二皇子府送了银子过来,不能在这个时候露出半分的焦灼,不能让那个魏梓涵给比下去。
用力的挺了挺脊背,殷采薇努力的做出了一副矜持之色来,但是眼眸里的焦灼却泄露了她全部的心思。
一步,两步,三步,……
在殷采薇的期盼中,二皇子府的小厮终于来到了宁远侯府的暖棚前,按照规矩递上了二皇子的拜帖。
唐嬷嬷恭恭敬敬的接了又递到了王老夫人的手里。
王老夫人只扫了一眼,脸上的笑容就僵了僵。幸亏她也是历经了大风大浪的了,很快就稳定了自己的情绪,把手里的锦帛递到了殷绮罗的手里。
殷绮罗自然看到了老夫人神色的变化,她心头一动,悄悄的扫了一眼正在眼巴巴的等着的殷采薇,这才把目光转到了手里的锦帛上。
“晋王梅袁泽出金六千预购宁远侯府二小姐亲手抄写的《金刚经》。”
这,……
殷绮罗也有些傻眼了。
这个锦帛就是个定时炸弹,是个惊天霹雳啊!
这个梅袁泽的脑子里到底装了些什么啊?难道就像是老百姓时常形容的那样,是真的装了一脑袋浆糊么?
方才看德贵妃和魏梓涵的神态,她还以为德贵妃和魏梓涵两人已经合力搞定了这个迷糊的梅袁泽了呢。而且,刚才当着皇帝的面,在众目睽睽之下他还那么高调的说要出资买下魏梓涵的临帖,一切是多么的正常啊。
当时看了这一幕之后,她还彻底的放了心了呢,以后终于可以彻底摆脱魏梓涵那眼眸里敌意,可以彻底的化解这段在她看来有些莫名其妙接下的梁子了。
可是,就是这么一张小小的却分量极重锦帛又把她的希望给彻底的粉碎了。这个梅袁泽不但出了拜帖把买她的东西,而且出的银子也极其的扎眼,竟然是六千两啊,比起给他未来正妃的都要多出一千两来。
他做这件事情就没过脑子么?他不知道一旦是他出价最高,这个价钱就会公诸于众么?
一旦到了那个地步,他要如何和魏梓涵解释,他又如何和德贵妃交代?
就算退一步讲,宁远侯府不愿意招惹这两个难缠的女人,对这个拜帖隐匿下来,但是以魏家在京都的势力,魏梓涵也不会对此事毫不知情的,他真的就一点也不担心魏梓涵一怒之下让整个魏国公府和他为敌么?
顺带的连她殷绮罗也一并炮灰了,她真是比窦娥还冤啊。
殷绮罗紧紧的拧了眉头,一时间有些走神了。
这可急坏了一直盼着的殷采薇,她忍了半晌终于忍不住了,禁不住有些埋怨的说道,“二妹妹,你拿着姐姐的帖子干什么呢?也快点给姐姐我瞧瞧啊,瞧瞧二皇子到底送了多少银子来啊?”
“呃,……”
殷绮罗如梦初醒,再一次头大了起来。
她方才只是考虑到二皇子府未来的正妃魏梓涵了,竟然忘了自己的身边还有一个二皇子府未来的侧妃呢。
而且这个侧妃还不是一般的侧妃,是一直坐着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美梦的侧妃啊。
殷绮罗在心里再次哀嚎不已。
梅袁泽你真是个猪脑子啊,你怎么能这么不管不顾到处招惹这么多的麻烦么?上一辈子真的没有欠你这么多啊!
至今,殷绮罗倒是确认了另一件事情。
殷采薇被人支持着非要跟来就是冲着她殷绮罗来的,而且那个人还聪明的算准了梅袁泽的心思,一早就安排了这么一个大雷在她身边,就等的看她的笑话,让她后院起火、不得安宁呢。
面对着殷采薇殷勤的眼神,殷绮罗紧紧的锁了眉头一时想不到应对之策,她实在不想让殷采薇在这样的场合大吵起来,她不能如了幕后之人的愿。
就在殷绮罗左右为难的时候,王老夫人及时的替她接了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