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请罪
木易火2025-06-13 16:562,042

大家很快就默契的达成了共识,手脚麻利的关了城门,又嘻嘻哈哈的说了几句不疼不痒的闲话,很快就交了班各自散去,谁也没在不开眼的提及有关东平伯的任何话题。

老宋头阻止了年轻兵士的议论,他自己的心里却越做越觉得不对经,他恍恍惚惚的交了班,背着手下了城门楼子,心里头一直琢磨着方才的话,琢磨着他没有敢说出口的事情呢。

东平伯靠着当年的那件事情一下子获得了圣眷,在南疆老老实实的经营了十几年了,在新帝眼里一直都是遵规守矩的。今天为何这么贸然的无旨进京呢?难道他不怕犯了皇帝的忌讳,被秋后算账么?

还是东平伯拿了皇帝的什么把柄,所以才这么有恃无恐的呢?难道如今皇帝在他眼里是懦弱无能、他可以什么也不用忌讳的么?

老宋头心里犯嘀咕,养心殿里的皇帝也在犯嘀咕,而且身为一国之君的他想的远比一个老兵油子多的多,联系到最近东平伯府一系列的移动,皇帝心里原本的那点子疑心迅速的生根发芽起来。

盯着报信的小内侍足足半盏茶的功夫,皇帝才又确认般的问道,“东平伯就跪在宫门外?他身边带了十几个侍卫,侍卫的马上还驼着三个麻布袋子?”

小内侍低了头,恭敬又笃定的说道,“是的,奴才接到信之后亲眼去外面瞅着一眼才进来禀告的。”

稍稍一顿,小内侍又小心的补充了一句,“奴才也曾经仔仔细细的打量过那三个麻布袋子,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端倪,不知道这个东平伯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他的胆子真是越来越大的了!”

皇帝眼眸里的狠厉一闪而逝,果决的吩咐道,“宣他进来吧,朕倒要看看他到底意欲何为!”

“是,奴才这就去宣旨。”

小内侍答应着,倒退着出了养心殿,飞快的出去传旨了。

不大一会儿,双鬓染白的东平伯严东堂就随着小内侍来到了养心殿内。

‘噗通’一声,严东堂就跪倒在了养心殿金灿灿的地砖上,“罪臣严东堂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罪臣?……”

皇帝无声的重复了一声心头就飞快的闪过了一抹疑惑。

不过,皇帝到底皇帝,喜怒不行于色的功夫那是炉火纯青的,他的脸上依旧未见半点的异样,却也没有叫起。

久久得不到皇帝的回应,严东堂只得硬着头皮继续说道,“南疆大变,消息不畅,罪臣担心误了大事,这才不顾‘不奉召不得入京’的严旨擅自进京的,还请陛下明察!”

说完这话,严东堂磕头如捣蒜。

南疆大变?!

皇帝终于变色,隐在宽大的龙袍里的双手紧紧的握成了拳头。

江南生出这么大乱子,南疆再有大变,这大周朝的江山岂不是要大乱了?!

若是南疆真的生变,那这和江南大乱是偶然碰到了一起,还是有着什么内在的关联?

到底是什么人在搅风搅雨?是谁想颠覆了梅家的江山社稷?

如若此事属实,近期的一连串的疑惑也算是找到了合理的解释了。

最近一段时间南疆那边的消息一直不畅,连着派了几次暗卫都只是得到了模糊的只言片语,根本不足以分析整个局势。还有东平伯府,频频做出各种怪异的举动,让他心头总是觉得不对劲,越来越觉的是严东堂自持功高已经生出了二心来。

如今,看他的说辞这事似乎是另有隐情了。

不过,这事不能急着下结论,还得看看这个严东堂怎么说,在结合着暗卫传回的只言片语,看是不是他在故弄玄虚,此事大意不得。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皇帝成功的稳住了自己的心情,不急不躁的说道,“你且说来听听吧。”

听了皇帝波澜不惊的问话,严东堂的心就是一颤。

他原本以为抛出了这么一个重大的消息,皇帝会又惊又急的从龙榻上直接站起来呢。

却没想到,经过了十几年的磨砺,如今的皇帝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初登大宝的软弱太子了。

方才没有赶得及梅馨甘的葬礼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时机,如今又错判了皇帝的反应,这一次的谋划已经失败了一半了。

天不佑严家啊!

严东堂懊恼的几乎要仰天长叹啊。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他既然已经进了京、又跪在了皇帝的面前,此事就容不得他再有半点退缩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下了。

不过,既然事情出了这么大的偏差,原本的计划也只得调整一下了,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功败垂成了。

也罢,如今只有先放了那楚家一次,先稳住严家自己的阵脚,日后在和他们算总账了。

主意拿定,严东堂再次叩头,“启奏陛下,前段时间龙泽国狼子野心,突然起兵犯我边境,而且他们狡诈无比,在起兵之前也是做足了准备,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暗探截断了我南疆和京都的咽喉、掐断了双发的消息往来,让臣收尾不能相顾,也无法及时来朝廷求援。”

说到这里,严东堂微微一顿,用眼梢的余光偷偷的查探了一下皇帝的神色,才又继续说道,“陛下信任臣,吧南疆肉托付给了臣,臣不敢有半分的懈怠,立即倾尽南疆所有的兵力和龙泽国来犯大军殊死一搏,拼上了罪臣三个亲生儿子的性命这才堪堪把他们击退了。”

“臣担心和京都失去消息太久在被那些狼子野心的龙泽国摊子趁虚而入搅出什么幺蛾子来,赶紧安排了妥当人守好边境,自己连夜赶来京都,好当面和陛下禀告详情,免得再生出什么波折来。”

这一次皇帝终于动容。

十几年前是楚国公府的一门八子命丧南疆,这一次是东平伯的三个儿子战死疆场。

是巧合还是有人刻意为之?

皇帝的心头一转,立即想到了楚家的祖孙是在年前就启程赶赴京都了,而且现在的楚靖堂正在江南剿匪、安置灾民,一切都干的很是漂亮,根本就没有心思他顾了。

继续阅读:第334章 哀兵之策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凰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