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云仙此言一出,大殿上一片寂静,静的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而殿中诸人更是神色各异了起来,尤其是上位上的几位主子娘娘神色更是立变,就连一直闭目养神的皇帝都睁开了眼睛。
眉头一皱,皇帝不悦的说道,“今儿是大年初一,你犯了什么罪责非得今儿请罪啊?”
殷云仙得了呵斥并没有气馁,反倒是带着隐隐的兴奋大声的说道,“启禀陛下,事关皇家尊严、兹事体大,臣女不得已才在今天这样的场合说出来的,请陛下恕罪。”
“哦?”
皇帝似乎来了兴致,稍稍的挪动了一下身子,问道,“小丫头口气倒是不小,你一个小小的深闺女子能犯下什么大罪啊?说来听听。”
“回陛下的话,”
殷云仙的声音更加高亢,丝毫没有请罪的自悔,“并不是臣女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是宁远侯府有人胆大妄为、随意践踏皇家威压,臣女虽然是宁远侯府的小姐,但是事涉皇家臣女不敢藏私隐瞒,还请陛下治那殷绮罗蔑视皇家之罪!臣女也是宁远侯之女,也愿意接受陛下的惩罚!”
“殷绮罗?”
皇帝轻轻的重复了一句,眉梢稍稍一动,认真的回忆了一番,自言自语的说道,“莫不是当年老楚国公府的女公子身后留下的那个女孩?”
一旁的太后娘娘点了点头,怜惜的说道,“可不就是那个孩子,可怜见的一落地就没了生母,不到一岁呢就被狠心的爹和后娘送去了荒山老林里,一年都见不到几个人,今年才在她祖母的坚持下被接了回来,可是这刚回来没几天就连着受了两次伤了,真是个可怜的孩子啊。”
“哎!……”
太后娘娘轻声的介绍了殷绮罗的情况,最后是一声长长的叹息,带着无限的惋惜,真是还有一点点的愧疚。
皇上想起了前殿上那几个御史提起的事情,他一时间陷入了久远的回忆之中。
那个时候他还不是大周王朝的皇帝,只是一个软弱的太子,先皇担心他大行之后主弱臣强、社稷不稳,这才采纳了东平伯的密旨所奏。
先是把老楚国公唯一的掌上明珠硬是许给了宁远侯府那个扶不起的阿斗殷康震,又由着东平伯深入南疆挑起了蛮夷争端,让楚家一门八虎都神不知鬼不觉的命丧了疆场。
遭此大劫,老楚国公夫人悲愤不已,毅然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幼孙离开了京都,撇下了偌大的楚国公府,也撇下了即将临盘的女儿。
接下来的事情他不是十分清楚,只是知道楚国公府的小姐在生产时大出血而死,孤零零的留下了一个弱小的女婴。随后没过多久,东平伯的妹妹就进了宁远侯府,很快就产下了一个女儿,王老夫人闭门佛堂,这个严氏就掌管了宁远侯府的中馈,一直到现在。
至于楚氏身后留下的那个孩子,他就一直没有听说过了。
方才在前殿的时候,他才知道了那个可怜的女婴叫殷绮罗,又听了太后娘娘说起了那个孩子十几年来悲惨的遭遇,他忍住不唏嘘不已。
那个可怜的孩子之所以命运如此坎坷,归根结底也是和皇家有关的,如果老楚国公尚在,他怎么会让唯一的外孙女被人如此欺凌?
皇帝陷入了回忆,一时没有说话,这让跪在地上的殷云仙一时摸不着头脑,却也不敢再随意开口。
事情出人意料,淑贵妃的眉头紧锁了起来。
原本以为是天衣无缝、一击而中的计谋,却这么莫名其妙的僵持住了,这让策划了这一切的淑贵妃心头暗自着急。
殷云仙摸不清皇帝的心思,但是做了这么多年宠妃的她却隐隐的感觉到了不妙,尤其是太后娘娘竟然在这个当口上说了这么一番话,这让淑贵妃隐隐的感觉这事不妙。
回忆着方才安排在皇帝身边的那个小内侍送回来的消息,淑贵妃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端倪,原来是一个小小六品闲官差点坏了她的事。
哼!
淑贵妃在心头冷冷的哼了一声。
当年楚家如此烈火烹油,他们东平伯府都有法子让他们家破人亡,如今东平伯府如日中天,还会怕了一个小小的楚家遗孤不成?
眉心微微一转,淑贵妃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当年东平伯府就是摸准了先皇的心思才一举扳倒了枝繁叶茂的楚国公府,她如今自然也可以故技重施,就算是再宽厚的皇帝也不会希望有人觊觎他屁股下的宝座的。
当年的东平伯深谙这一点,她身为东平伯府的女儿自然也是懂的如何利用帝王这隐晦的心思。
微一沉吟,淑贵妃柔声的说道,“太后娘娘说的是呢,楚氏当年不管不顾的撒手而去,也就把那个孩子扔下不管了,那个殷家的二小姐是自小就没在宁远侯府长大,根本不晓得规矩,心里、眼里更是没有皇家威仪,也就难免做出了那样大逆不道、无法无天的事情了。”
陷入回忆中的皇帝微微一动,淑贵妃的那句‘大逆不道、无法无天’触动了他的神经。当初先皇不就是担心楚家功高盖主,做出‘大逆不道、无法无天’的事情才不得已出此下策的么?
难道这个留着楚家血脉的小丫头骨子里也带着楚家的那股子劲头?
瞥了一眼笑吟吟的淑贵妃,皇帝徐徐开口,“爱妃和那殷绮罗的继母是亲姐妹,对于殷绮罗的情形自然了解的更细致一些,这事还是你来细说说吧。”
“是,妾身遵旨。”
淑贵妃得意的微微一挑眉,把早就准备好说辞顺畅的说了起来,“诚如太后娘娘所言,那个殷二小姐是自小就被送去了宁远侯府的家庙里替她生母祈福的,这事是宁远侯亲自做的决定。”
“因为那个殷绮罗不但生在二月,还一出生就克死了生母,没出生之前就连累着外祖一家失去了一门八子,宁远侯觉得次女实在是带着戾气,这才把她送去了家庙,希望殷家的列祖列宗能帮助这个孩子化去那股子来历不明的戾气,平平安安的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