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什么为难的?!”
淑贵妃赤红着眼珠子大喝到,“这里除了萱儿就是那个殷绮罗了,现如今萱儿都被伤的说不出话来了,那个殷绮罗胆大包天的伤害公主,长了眼睛的谁看不出来啊?现如今……”
太后娘娘眉梢微微一动,一个眼风就扫了过去。
淑贵妃吓的一个哆嗦,一下子就闭了嘴。
在太后娘娘威严的目光下,皇后也跟着微微的垂下了头去。
德贵妃瞅准了机会,大着胆子说道,“启禀太后娘娘,此事疑点重重,关于臣妾斗胆得和淑妃妹妹理论一下了。若是有什么地方想的不周全的,还请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恕罪了。”
太后娘娘点了点头,“你且说来。咱们大周朝不是那些蛮夷小国,是讲道理有法度的天朝大邦,你尽管说来就是了。”
德贵妃的嘴角上飞快的闪过了一丝得意,一闪即逝,朗声的说了起来。
“太后娘娘明鉴,当时在宴会上馨公主非要赐给殷二小姐一杯烈酒,派了自己的嬷嬷硬生生的就抵到了殷二小姐的嘴边上。结果,这酒还没喝完呢殷家小姐就醉倒了,又是唱又是跳的闹了不小的笑话呢,这事所有人都看到了。”
微微一顿之后,德贵妃似乎害怕的扫了一眼皇后,踌躇着没有继续说下去。
太后娘娘的眉头轻轻一拢,不悦的说道,“你也是一宫的贵妃娘娘,既然有话要说就痛痛快快的说来,本宫最不喜的就是你这种扭捏的性子。”
德贵妃被训的脸色一红,赶紧辩解道,“臣妾不敢欺瞒太后娘娘,不是臣妾故意卖关子,实在是后面的事情不是臣妾亲眼所见,只是照着常理推断的。唯恐出来了错疑了好人,臣妾惶恐啊。”
太后娘娘一撩眼皮,扫了一眼不远处的二皇子梅袁泽,眼眸里带着一抹复杂的惋惜。
梅袁泽被这一眼瞅的浑身一个激灵,不管不顾的大声说道,“启禀皇祖母,虽然孙儿不知道醉酒的殷二小姐为什么被带来了这里。可是,孙儿等进来的时候看的真真的,殷二小姐被伤了左腕,萱妹妹拿着带血的匕首磕在了桌角上,这分明就是萱儿妹妹伤了殷二小姐,自己又不小心跌倒了。”
殷云仙嘴角上闪过了一抹讽刺,立即大声的说道,“启禀太后娘娘,二皇子这么说不过因为他心里喜欢殷绮罗,拐着弯的替她开脱罢了。”
“哦?”
太后娘娘目光一闪,定定的落在了殷云仙的脸上。
殷云仙顿时就感有些喘不过气来,结结巴巴的解释道,“臣女是宁远侯的三小姐,臣女都是说的实话。臣女是和二皇子、三皇子一起进来的,臣女看的很清楚,二皇子一进屋就紧张的奔着臣女的二姐去了,根本就没有去管同样昏迷的馨公主,臣女试图弄清真相,还被二皇子给训了一通呢。”
太后娘娘的脸色转了转,目光一转落在了一直没有吭声的三皇子梅梁昕的身上。
一脸的思量,“老三你说,你是他们一起进来,你跟皇祖母说实话,你看到了什么?”
梅梁昕心里快速的打起了小算盘。
他如见虽然暗中有了一些自己的势力,但是羽翼尚未丰满,尤其是内宫、在皇帝面前还没有能替他说话之人,他需要淑贵妃的帮助,而且淑贵妃身后的东平伯手握重兵,更是一只他努力争取的力量。
此时此刻,淑贵妃他万万得罪不得。
可是,这个馨公主却是他的一块绊脚石。
起初,梅馨甘只是隐隐的对她表现出了厌恶,刚才却是真正的撕破脸了。她是淑贵妃的亲生女儿,有她整天在淑贵妃身边天天吹风,难保那一天淑贵妃不会被她给说服了。
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杀死太子是他和梅馨甘一起联手干的。那时候他还没有看出梅馨甘的野心,以为她是为了淑贵妃、为了她自己将来的荣华富贵来帮他的,如今看来梅馨甘怕是不仅仅满足当一个尊荣的长公主而已。
她是他一个很大的威胁。
为了将来的大计,他必须得尽快的除去她才行啊。
可是,如何在不引起淑贵妃疑心的情况下神不知鬼不觉的除了梅馨甘呢?
梅梁昕的目光不自觉的就落在了殷绮罗的身上。
如今,太后娘娘突然驾临,一下子就压住了淑贵妃的气势,殷绮罗有了一线生机,若是利用得当,她完全可以替他除去心腹大患的。
至于之前殷绮罗有意无意的和他作对的事情么,梅梁昕有信心让这个女人改变主意。
心头快速的转了几转,梅梁昕想到了一个一举数得的法子。
面对着神色莫测的太后娘娘,拿定主意的梅梁昕上前一步,谦恭的说了起来。
“启禀皇祖母,孙儿的确是和二哥、殷三小姐一块进来的。孙儿进来的时候发现萱妹妹和殷二小姐都已经晕倒了,孙儿没看到萱妹妹伤害殷二小姐,也没看到殷二小姐伤害萱妹妹。”
在场的诸人都皱了皱眉,尤其是淑贵妃。她的眼神像刀子一样的射向了梅梁昕,恨不能立即就给他点颜色瞧瞧。
梅梁昕悄悄的向着淑贵妃眨了眨眼,又继续说道,“不过,依孙儿的愚蠢见。这事既然谁也没有看到,萱儿妹妹又暂时口不能言,殷二小姐也是话都说不利落呢,不如就暂时留她在宫中修养,待太医彻底的治好了萱儿妹妹的病,在让她们当面对质,孰是孰非自然也就明了了。”
淑贵妃顿时就松了一口气。
不管是以什么样的名头,只要能把那个小贱人扣在宫里就行,她自然会找到办法让她生不如死的。
这么一想,淑贵妃再看梅梁昕就顺眼了许多,觉得他确实是一心为了自己,没有生出二心的。
太后娘娘微微一思量,也点头应允,“舍儿说的也有几分道理,那就暂时让殷家的二丫头留在宫中吧,待到她们的病好了再当面对质。”
“谨遵太后娘娘吩咐。”
皇后娘娘恭声应承,“太后娘娘火眼如炬,有您在场,定不会让刁难作恶之人逃了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