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峥璟对梅梁昕的目光似乎无知无觉,他苦了脸说道,“父皇非要刨根问底,儿臣也只能据实以告的,若是三皇兄因此怨了儿臣,父皇可得替儿臣做主啊,儿臣也承受不起三皇兄的一腔怒火。”
皇帝故意板了脸,“就你废话多,大殿之上除了你这个没正行的,谁还敢如此放肆啊?!有话你就快点明说。”
“是,是,是,儿臣直说就是了。”
梅峥璟再次扮了一个鬼脸,这才解释道,“儿臣是这么想的,各位小姐都是一番诚心诚意的拿出了自己的爱物来,自然是希望这些物件能尽可能的多换些钱财多救济些百姓。这么一来,就只有拍卖一途了,而且还是戴上了面纱亲自拍卖才能体现那些物件的价值。若真是如此的话负责赈济一事的三皇兄岂不是要忙死了?这难道不是很大的麻烦么?”
想象着那个人来人往的大场面,梅梁昕一下子就变了脸。
一场对流民的赈济他完全有把握掌控局面,可是若要这些世家的小姐们都亲临现场自己卖东西,还不引来京都所有人的围观啊?到时候人多眼杂事情也多,他就算是有三头六臂也无法做到万无一失、不出任何纰漏啊。
这个老五倒是说了实话,这于他的确是个大麻烦啊!
心头烦躁,梅梁昕忍不住就带着埋怨扫了一眼最初提出这个提议的殷绮罗,却看到了一副无动于衷的苍白面孔。
梅梁昕忍不住就有些犹豫了起来。
这是那个丫头的刻意为之?还是无意间所为呢?
瞧她那一脸苍白的样子,似乎是自顾不暇才是啊。那天她只拿到了半枚解药,算算时日被压制的‘鹰之坠’的毒性也该慢慢发作了,她一个小丫头片子就算咬牙暂时忍了那痛楚,哪里还有精力做其他的?
这么一想,梅梁昕又把目光怀疑的目光转到了一旁的魏梓涵身上。
若殷绮罗只是无意为之,那这个魏梓涵就很可疑了。
殷绮罗被严氏母女压制了多年,她生母的嫁妆也被分的七七八八了,她实在拿不出真金白银来赈灾有情可原,可是这个魏梓涵就一样了。
她是魏国公府最得宠的嫡亲孙女,她在魏国公府几乎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她身边能没有钱财?她假惺惺的拿出了什么临摹的魏碑,分明就是给那些自己没主张的世家小姐们一个暗示,暗示她们就拿出什么帕子、衣裳之类的东西,这分明就是他出难题呢。
梅梁昕心头几转,他在仔细的猜度魏梓涵这么做背后隐藏的深意。
她仅仅因为梅袁泽被他抢了差事而故意和他唱反调呢?还是另外有着更多的试探和考虑?魏国公府又扮演着什么角色呢?
越想越心惊,梅梁昕忍不住再次向魏梓涵望了过去。
梅梁昕的目光被魏梓涵逮了个正着,她嘴角一弯,竟然毫不避讳的对着他微微一笑。
魏梓涵的这一笑让梅梁昕更加的没底了起来。
就在梅梁昕心头有些惶恐的时候,梅峥璟又继续说话了,“给三皇兄找了这么一个麻烦的差事,儿臣这心里实在是难受啊,儿臣希望父皇能帮三皇兄一把,您这么英明神武肯定能有好法子的。”
皇帝就被梅峥璟给逗笑了。
“你小子也真敢说啊!”
皇帝笑骂了一句,“你的皇兄、皇弟们哪一个不是口口声声的为父皇分忧?就是你小五子,你不但不愿意担差事,还净想着给父皇出难题,你真是朕的好儿子啊。”
“冤枉,冤枉、冤枉啊,……”
梅峥璟夸张的直转圈圈,连声的喊着冤枉,“儿臣只不过是喜欢说实话罢了,父皇如此英明神武,还看不出儿子的一片赤子忠心么?”
“你如此的推诿差事,还赤子忠心?”
皇帝又好气又好笑,“朕没空和你废话,既然老三的差事如此繁杂,就这个做弟弟的就帮他一把,和他一起做这件事情吧,此事绝无回旋的余地。”
嬉笑间,梅峥璟又得了一件差事。
梅梁昕这才如梦初醒,一下子把心思从魏梓涵的身上收了回来,目光不善的扫向了梅峥璟,看着他那种满不在乎的俊颜,她恨不能一掌打断了他的鼻梁,让他再也笑不出来。
不过,梅梁昕也明白这个想法也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梅峥璟披着一张吊儿郎当的外皮可以行事放肆一些,他梅梁昕一贯是温尔尔雅的,若是行为一时出格了,让父皇怎么看?又让群臣怎么想?
思来想去,梅梁昕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让那个讨厌的梅峥璟跟在他的身边,他暗下决心一定时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决不能让他发现了自己的秘密。
梅梁昕这么一恍惚间,梅峥璟已经谢恩了,“儿臣领旨就是了。”
虽然梅峥璟还是一副无可奈何的语气,但是落在了梅梁昕的耳朵里怎么听怎么觉得带着得意。
皇帝却颇为满意,径直安排到,“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下了,你们兄弟两个明日开始着手筹备南城的事情,大家捐赠的黄金也直接交到你们手里,至于小姐们拿出的心意就一并由殷二小姐和魏小姐统筹着商量出一个拍卖的章程来,既不能辜负了大家伙的心意,也不能失了世家小姐的体面。”
“是,儿臣(臣女)领旨谢恩,绝不辜负了天恩浩荡。”
不管心思如何,皇帝进口一开,四个人齐齐跪倒领旨,此事就这么板上钉钉的定了下来。
往年的金殿朝贺说些吉利话也就散了,今年的金殿谢恩却如同朝会一般处置了好几桩大事,身子骨原本就不好的皇帝疲倦的阖上了眼睛。
太后娘娘心疼的一皱眉,挥了挥手径直宣布,“好了,今儿朝贺大典就到这里吧,你们几个领了差事的要用心去办,别再让陛下伤神了。”
极有眼色的内侍立即尖着嗓子悠长的喊了起来。
“陛下起驾!”
“太后娘娘起驾!”
“皇后娘娘起驾!”
大殿中的人们纷纷都跪了下来,齐声高呼。
“恭送陛下!”
“恭送太后娘娘!”
“恭送皇后娘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