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
副总指挥和副参谋长正在热烈地交谈着。
自从新一团把第四旅团打得溃不成军,小鬼子的大规模扫荡计划被迫暂缓。
小鬼子就开始在周边的村子进行扫荡。
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8路军积极地帮助老百姓转移。
最近这段时间以来,小鬼子风平浪静。
并没有什么大的动静。
不过这也是大战来临之前的征兆。
副总指挥对于这个方面表示担忧。
“日军正在筹划着一场更大的阴谋,我们也应该提前地做好准备。”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日军朝着太行山一带逼近,逐渐地对8路军形成了包围之势。”
“一旦日军发动大规模的扫荡行动,8路军并不占什么优势。”
副总指挥分析起了8路军目前的形势。
副参谋长赞同地点了点头。
这个方面也成了8路军的一个隐患。
每次提起这件事情,都会让人担心得不得了。
两位老总也在积极努力地想办法,尽量地改变这样的现状。
“8路军这段时间以来,捷报连连,打了不少的大胜仗。”
“但是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我们还是要尽快地突破鬼子的包围圈,狙击日军的扫荡。”
副参谋长眉头微皱,这个方面已经迫在眉睫。
小鬼子早就策划了这样的一场阴谋,想要把8路军包围起来,全部进行歼灭。
只是小鬼子没想到8路军靠着落后的装备,较少的兵力就能够连连取得这样的辉煌。
接连端掉了华北观摩团,山本特工队,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第四旅团。
这一系列沉重的打击,把小鬼子打得缓不过劲儿来。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小鬼子的大规模扫荡行动早就开始了。
形势依然严峻。
副总指挥就打算在这个方面进行突围。
就在这个时候,刘师长也来到了总部。
“老总,这段时间以来,小鬼子似乎消停了很多。”
“接下来肯定在酝酿着一场大规模的扫荡。”
“8路军上上下下早已经进入了战时的状态,随时准备进行战斗。”
“可是我的心里总觉得有些不踏实。”
“不知道接下来将会面对怎样的情形。”
“小鬼子这段时间被我们打得惨败连连。”
“一旦小鬼子缓过劲来,利用先进的装备进行反击,还是非常麻烦的。”
“整体的形势对我们并不利。”
刘师长也在担心这样的一种局势。
两位老总点了点头。
“刚才的时候,我们正在说起突破鬼子包围圈的话题。”
“不过这样一来的话,涉及了方方面面。”
“稍不留神就会对整个8路军造成不利的影响。”
副总指挥跟刘师长说起了接下来的计划。
刘师长眼前一亮,自己和老总的想法不谋而合。
“老总,我其实也想到了这个方面,就是想要和老总商量一下。”
“小鬼子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背后正在搞大的动作,这是一个突破包围圈的好时机。”
“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好机会。”
“一旦错过之后,可能就再也没有了。”
刘师长也觉得应该借着这个大好的机会,突破小鬼子的包围圈。
才能成功地狙击小鬼子的扫荡行动。
“老总,想要突破小鬼子的包围圈,还是很困难的。”
“比如说兵工厂的安置,还有突破小鬼子的包围圈之后,新的根据地的开辟。”
“这些方面还是要提前做好一个规划,才不容易出问题。”
刘师长说出了自己的一番见解。
副总指挥和副参谋长也在考虑兵工厂的安置问题。
“8路军大规模地突破小鬼子的包围圈是不现实的。”
“新一团现在已成规模,是不是应该让新一团主动出击?”
“我觉得这个办法应该可以,新一团的李云龙敢打敢冲。”
“创下了不少的辉煌。”
“这次的任务也应该交给新一团,他们一定可以打破包围圈,吸引日军的注意。”
副参谋长觉得这个方面切实可行。
李云龙一定会不负众望,完成大家的期待。
只要是李云龙成功地吸引了日军的注意,8路军就可以成功的突破小鬼子的包围圈。
兵工厂的转移也相对安全很多。
刘师长却露出了为难之色。
“李云龙就算是再厉害,手上也只是一个团的兵力。”
“我担心这样的兵力和装备,能不能顺利地突破小鬼子的包围圈。”
“突围之后又该何去何从?”
“新的根据地设在哪里?”
刘师长从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出发,说出了自己的质疑。
“据我们所知,新一团的实力突飞猛进。”
“不管是兵力还是装备,都增加了不少。”
“他们的实力早就超越了一个团的实力。”
“我相信李云龙有这样的能力。”
“接下来就是看看突围之后该何去何从......”
副参谋长对李云龙还是非常信任的。
毕竟李云龙靠着一个营的兵力就能够端掉华北观摩团,这样的实力不容小觑。
一个团的兵力在李云龙的手上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这一点毋庸置疑。
副总指挥也赞同副参谋长的说法,对李云龙无比的信任。
副总指挥扫视了一下面前的地图。
“如今我军的根据地发展迅速,已经建立了多个根据地。”
“鉴于李云龙带部队的能力,以及创下的功绩,是否可以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北上?”
“寻找合适的地方建设根据地。”
“比如说晋西北,大同,热河一带,甚至是东北?”
副总指挥把自己对新一团的规划说了出来。
副参谋长和刘师长面面相觑,两个人吃惊不小。
副总指挥的眼光也太长远了。
居然让李云龙自己去建设根据地。
“老总,您这样的规划当然是比较长远的。”
“李云龙真的有这样的能力吗?”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是啊,要在这些地方建设新的根据地,要耗费不少的心血。”
“各方面的投入都是相当巨大的。”
副参谋长和刘师长虽然说对李云龙也比较欣赏,但是认为这个目标太过于巨大。
靠着一个小小的新一团就要完成这么大的目标,听起来特别的不现实。
副总指挥似乎格外的笃定。
跟他们说起了李云龙的过往。
“这种事情或许放到别人的身上是不可能的。”
“可是李云龙就不一样了。”
“他在一年的时间之内,没有总部的任何支持,就拉起了一个主力团。”
“带着一个营的兵力就敢去伏击华北观摩团。”
“短短的时间之内创下了无数的辉煌。”
“把小鬼子打得溃败连连。”
“在指挥方面称得上是一位难得的奇才。”
“自己动手搞出了青霉素。”
“在军工方面也特别的有一套,制造出了40火箭筒等武器。”
“可以成功地对付小鬼子的坦克和装甲车。”
“他带出来的部队敢打敢冲,特别的能打硬仗。”
“黄贝岭根据地被他建设得井井有条,军民一心。”
“关键时刻,可以创造全民皆兵的奇迹。”
“试问一下,还有什么是李云龙办不到的?”
副总指挥一口气说出了李云龙的各种功绩,这也是他对李云龙寄予厚望的原因。
旁边的副参谋长和刘师长对于副总指挥的话也表示认可。
随着副总指挥的讲述,他们的脑子里也浮现出了那些辉煌的场景。
“是啊,不知不觉李云龙已经功绩累累。”
“这小子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
“老总,您舍得把这么优秀的奇才派出北上这么危险的地方吗?”
副参谋长和刘师长感慨连连。
同时又跟副总指挥开起了玩笑。
他们早就看出来了,李云龙就是副总指挥的宝贝疙瘩。
像这样的人才,当然希望留在身边。
北上之路凶险重重,还是很让人担心的。
副总指挥不一定舍得。
副总指挥听到他们这么一说,笑着摇了摇头。
“正因为李云龙是难得的奇才,所以才会让他担此重任。”
“也只有李云龙能够完成我们的重托。”
副总指挥早就打定了主意。
副总指挥和刘师长听到这里,也终于明白了副总指挥对李云龙有多么的器重。
也认同副总指挥安排部队北上开辟根据地的计划。
“老总,还是您的眼光更加的长远。”
“这样说起来,也只有李云龙才能够担当大任。”
“他一定不会辜负老总的期望,成功地北上,开辟新的根据地。”
“那么给李云龙一个什么编制呢?”
紧接着,副参谋长就询问老总对李云龙的具体安排。
老总当然是把所有的事情全都想得非常妥当。
在这个方面也早有安排。
“我打算给予新一纵队编制。”
“不过要等新一团抵达晋西北后,再做具体的安排和公布。”
“同时对部队作出调整。”
副总指挥把一切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副参谋长和刘师长再次地被震惊到了。
李云龙这是要连升三级?
不过转念一想,李云龙如果能够完成这个伟大的目标,就算连升三级也是应该的。
“老总说得对。”
“原来老总早已经把一切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我们现在就应该开始做准备了。”
副参谋长和刘师长对于副总指挥的安排非常的赞成。
随后就下令部队开始为突围做准备。
......
386旅。
“报告陈旅长。”
“总部来电。”
通讯员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军礼,把总部的电报双手递到陈旅长的面前。
此刻,陈旅长正在沉思着什么。
新一团重创第四旅团之后,小鬼子安静得有些异常。
凭借着某种直觉,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
小鬼子可能是被打怕了。
也可能正在筹划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陈旅长觉得8路军或许应该主动的做点什么。
给小鬼子更加沉重的打击。
不让小鬼子有任何喘息的机会。
就在这个时候,总部的电报就到了。
陈旅长赶紧接了过来。
知道是总部的命令到了。
当他打开电报之后,被电报上的内容震惊到了。
“总部居然要让新一团突破小鬼子的重围,吸引小鬼子的注意力!”
“让李云龙带领着新一团北上,建设新的根据地。”
“这可是一个巨大的任务。”
“尽管新一团实力猛增,现在强大得可怕,可是想要完成这个目标还真是不容易......”
陈旅长眉头微皱。
对于这样的命令有些意外。
更多的是对李云龙的担心。
就在这个时候,副旅长回到了旅部。
看到陈旅长眉头紧锁的样子,吓了一跳。
“陈旅长,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你自己看看吧。”
陈旅长顺势把总部的电报递给了副旅长。
副旅长看到电报的内容之后也吃惊不小。
“什么?新一团要突破日军的包围圈,要北上?”
“新一团的实力和武器装备能承担这样的重任吗?”
“这次的压力可太大了。”
副旅长忍不住地担心了起来,这样的任务对新一团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
毕竟只是一个小小的新一团而已。
要吸引日军的注意力,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陈旅长重重地叹了口气。
“老总既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相信李云龙一定能够完成这个伟大的计划。”
“不过我们也不能把压力全都给到新一团。”
“要竭尽全力地进行配合。”
“立刻给独立团,新二团下达突围北上的命令。”
“让他们全力以赴地配合新一团的行动。”
“是!”
陈旅长最终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独立团和新二团努力地配合新一团的行动。
......
独立团。
“报告丁团长。”
“旅部来信。”
“快给我!”
独立团的团长丁伟接到旅部的信件之后,迅速地打开。
当丁伟看到信件的内容之后,惊讶得瞪大了双眼。
“原本以为是上边给我们下达了新的作战命令,要出去打小鬼子了。”
“没想到居然是让新一团突破小鬼子的包围圈,要北上!”
“这样的动静也太大了。”
“旅部让我们全力以赴地配合新一团的行动。”
“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确保新一团的行动成功!”
丁伟的内心非常的震惊,但还是无条件的接受了命令。
新一团突围北上,这是一个重大的举措。
不过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样才能彻底地冲破小鬼子的包围圈,狙击小鬼子的扫荡。
李云龙肩上的责任非常的重大。
危险重。
在这个时候,8路军的弟兄们绝不含糊。
丁伟当然会竭尽全力地带领着独立团进行配合。
“传我的命令。”
“独立团做好突围北上的准备。”
“我们绝不能让新一团独自承担这个巨大的任务。”
“杀小鬼子人人有责。”
“我们独立团就更不含糊。”
丁伟迅速地下达了命令,独立团开始为突围北上做起了准备。
他们把根据地的老百姓进行了妥善的安置。
让民兵保护老百姓的安全。
甚至在村子里挖了地道。
进可攻,退可守。
等到小鬼子来扫荡的时候,老百姓就不会陷入水深火热当中。
独立团的弟兄们带领着老百姓开始挖地道,做各种防御的措施。
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为了避免独立团离开之后,民兵队和老百姓手足无措,丁伟甚至专门召开了一个民兵大会。
“各位民兵同志们,我们8路军马上就要进行转移了。”
“等到我们离开之后,这里的老百姓就交给你们了。”
“一旦小鬼子进行扫荡,就要带领着大家一起打小鬼子。”
“实在不行的话,能躲就躲,能藏就藏,一定要保护好老百姓的安全。”
丁伟语重心长地跟民兵们交流着。
民兵队没想到8路军这么快就要离开了,心中万分的不舍。
“8路军怎么突然就要转移了?我们还真是舍不得。”
“有8路军的日子,百姓们过得特别的踏实,现在8路军要离开了,百姓们会非常的不舍。”
民兵队也非常的担心,怕他们保护不好老百姓。
丁伟针对这些情况做出了一系列的安排。
“8路军转移,这是一个必然的形势。”
“我相信民兵弟兄们都是好样的。”
“一定会带领着老百姓共同抗日。”
......
民兵队虽然非常的不舍,但也只能无奈地答应了下来。
“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好老百姓的,希望8路军能够早点回来看我们。”
民兵队担负起了保护老百姓的重任。
独立团也在为最后的离开做充足的准备。
他们把能想到的问题通通要解决掉。
争取给老百姓创造最大的利益。
这样他们突围北上的话,心里也更踏实一点。
......
新二团。
团部。
孔捷也收到了旅部通讯员送来的信件。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都被震惊到了。
这样的消息也太突然了。
可是冷静下来之后,他们都能够理解总部的良苦用心。
长痛不如短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狙击小鬼子的扫荡。
“旅部要求我们新二团全力以赴地配合新一团的行动,突围北上。”
“我们新二团绝不能拖了旅部的后腿。”
“立刻传我的命令。”
“各营开始为突围北上做准备。”
“特别是要安顿好根据地的老百姓。”
孔捷一声令下。
新二团也开始忙碌了起来。
他们要离开这里突围北上,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老百姓。
幸亏之前的时候根据地都组成了民兵队。
可以带着老百姓一起打鬼子。
遇到小鬼子大规模的扫荡,也可以顺利地掩护老百姓撤退。
这样的命令来得非常的突然。
新二团积极地准备着。
......
新一团。
团部。
“报告李团长。”
“总部的电报到了。”
通讯员把电报递到了李云龙的手上。
李云龙正在积极备战,准备再次出手打小鬼子。
打开总部的电报之后,愣住了。
“总部居然让我们新一团突破小鬼子的包围圈,吸引日寇的注意力,然后往晋西北!”
“立刻把副团长和赵政委找过来。”
“是!”
李云龙意识到情况万分的严峻,赶紧把钟志成和赵刚找过来,召开了一个紧急的会议。
“总部突然下达了让我们突破小鬼子重围,北上的命令。”
“我们要快速地行动起来,确保完成总部的命令。”
“你们两个人负责做好部队的转移工作,安顿好老百姓。”
“是!”
李云龙迅速地进行部署。
钟志成和赵刚都觉得这件事情太突然了。
难免有些担忧。
“团长,我们马上就要突破小鬼子的包围圈北上了。”
“各方面的安排都会比较急促。”
“幸亏平时的时候民兵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很好地保护根据地的老百姓。”
“不然的话,我们这一走,老百姓们就不安全了。”
“是啊,所以任何工作都要做在前面。”
“有突发状况的时候才不会慌了手脚。”
李云龙对于这个方面倒不是特别的担心。
平时的训练就特别注重这一点。
早已经做到了全民皆兵。
相信根据地的老百姓也会保护好自己的。
能够和小鬼子很好地周旋。
更何况,新一团负责吸引日寇的注意力,会把大部分的火力吸引过来。
老百姓们就安全多了。
这样一来的话,新一团的危险还是非常巨大的。
李云龙倒是一点都不在乎。
为了完成总部的要求,更好地吸引小鬼子的注意力。
李云龙决定对小鬼子的第四旅团再次出手。
“传我的命令。”
“临走之前,再次狠狠地打击小鬼子的第四旅团。”
“各营现在就开始为转移做准备。”
李云龙生怕动静闹得不够大,没办法吸引日寇的注意力,就做出了这样的部署。
再次的袭击第四旅团。
命令下达之后,新一团上上下下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三日后。
“给总部发电报。”
“就说我们新一团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马上就要开始行动了。”
“是!”
李云龙做好了所有的安排,新一团立马开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