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多了一个娘子镇,这是所有人都不曾想过的事情。
大明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除了走投无路的妇女外,很少有女性会在外面抛头露面,而纺织厂的出现则打破了规矩。
纺织厂的每名员工都是烈士之后,招惹一个就是招惹了整个群体,尤其是当大柳村刘氏等人的出现,也让女性地位有所提升。
巡抚朱鉴对此心知肚明,如今的山西已经成了皇帝朱祁镇的试验田,若是成功他居功甚伟,若是失败他免不了辞职回家,甚至有可能失去性命。
但当下的山西依旧稳如泰山,商税和人口都有所增加,之前也先带来的创伤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愈合,随后就是巨大的提升。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天子朱祁镇正在进行一场改革,这是令大家都很紧张的事情。
但和草原的贸易却改变了这一切,大量的商人蜂拥而至,让山西变得更加繁荣。
好在朱祁镇并不是一个独断专行的人,有什么想法首先会和身边人商量,随后再和具体人进行商议,这也是取得朝廷支持的一部分原因。
朱鉴收敛心神,将目光放在面前的政务上。
随着山西逐渐强盛,各种事件也随之增多,但他却很喜欢这种忙碌的感觉。
打开一份折子,上面的字迹不由让他皱起眉头,实在是有些不堪入目。
他立刻翻到最后,看到名字的一瞬间长舒一口气。
刘氏。
这个来自大柳村的普通村妇,如今已经成了山西纺织厂实际上的管理者,名义上归李贤管,但李贤没时间,就交给了刘氏。
这位普通的村妇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将纺织厂大大小小的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让原本等着看笑话的人目瞪口呆。
朱鉴轻轻摇晃了一下脑袋,心里却在羡慕对方的运气,尤其是他的儿子拜李贤为师,等天子复位,将来封侯拜相也不是不可能,起点太高了。
别看李贤现在没有官方职务,但只要看天子去哪里都带着,有什么事情都会和对方商量就知道天子对他的器重,不出意外的话,将来就是妥妥的首辅。
这是百官乐意看到的画面,总比之前那个不懂装懂的王振要强,差点将大明朝给玩完。
平复一下心情后,朱鉴写了一封信,将刘氏汇报的事情告知陛下。
做好一切后,他突然产生一个大胆的念头:刘氏等人到底知不知道钱公子的真实身份?
纺织厂的普通员工自然是不知道的,因为她们几乎和朱祁镇没有见过面,但刘氏不同,在纺织厂建立之处就和天子见过面,还聊过几次,朱鉴心里又是一阵羡慕。
想了一会儿朱鉴还是猜不透刘氏的想法,只好将注意力集中在面前的政务身上。
随着信来到大同,朱祁镇看到信后心情大好。
看到身边的人一脸好奇,朱祁镇也没有隐瞒,随手将信递给了李贤。
李贤快速将信的内容看了一遍,疑惑的询问道:“碱是什么?”
“一种很重要的东西,马上就要过冬了,我回去一趟,这里的事情就全权交给你来处理了。”朱祁镇道。
“臣遵旨。”
朱祁镇挥手将四周的仆人赶走,正色说道:“南阳你有宰相之才,本朝没有丞相那就首辅吧,这也是我为何要将你带到山西来。”
李贤没想到朱祁镇如此看重自己,赶忙拱手说道:“臣惶恐。”
“朕确信自己不会看错人,你和于谦不一样,他擅长军事,你擅长内政,今天之所以开诚布公的告诉你,是我希望你能做得更多。
你应该清楚,朕要在山西进行一场变革,或许你想象不到这次变革的意义,整个大明将会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你要学的还有很多。”朱祁镇语重心长的说道。
他很庆幸自己没有看错人,也难怪朱祁钰会对李贤委以重任,自己复位后又将对方掉进内阁担任首辅,有对方在身边能省很多事情。
朱祁镇脑海里虽然有很多想法,但是想要实行可并不容易,因为容易触碰别人的利益,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人来帮他,这个人正是李贤。
如今大同能有今天的繁荣,朱祁镇的奇思妙想固然重要,但同样也离不开李贤的辛勤付出。
“臣多谢陛下厚爱。”
“这是一些禁书,不要让其他人看到,有不懂的地方我回头给你解释,你也可以将他补充完善,而且上面的内容不一定是正确的,你可以将自己的感想写下来,走错一步都会给百姓带来灾难。”
朱祁镇将几本薄书拿了出来,他虽然知道后世的变化,但终究是一个普通人,于是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说了出来,上面的内容有些惊悚古怪,也难怪他会如此谨慎。
等送陛下离开之后,回到自己书房的李贤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这几本书。
其实他一直能感觉到自己和陛下有一层隔阂,虽然并不影响双方的关系却让他产生了好奇心,现在他终于知道原因了。
书上的内容很短,或者说根本不能称作书,就是一些口语,连文章的水平都没有。
古代文章讲究的是言简意赅,万字书都很少见,这些根本不算书。
但就是如同酒醉后的话语,却给李贤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书中的社会会是未来吗?
李贤脑子飞速运转,能进士及第已经证明了他的实力,他发现上面的内容很有可能会出现,到时候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
“工业化,国营,民营,这可真是令人向往啊。”
思索一番后,李贤找来白纸,将自己的想法写在上面,其中有很多他不明白的地方,不过这并不重要,总有一天自己会知道的。
这让他猛然间有种错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期在学堂时的情景,每天都盼望着学到新的知识,如饥似渴的接受着所有能接受到的知识。
【我已经做好准备了,新时代。】李贤在心中默默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