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可啊,太庙乃朝廷重地……。”
“砰”的一声枪响,为首的官员应声倒下。
朱祁镇漫不经心的收起手里的枪械,朝着最里面的太庙走去。
祭拜完列祖列宗后,朱祁镇将目光停留在为首的洪武大帝画像上。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保持皇家的威严,这张画像显得格外威严,反而和平时的形象大相径庭。
一旁的沅浪干咳一声,轻声提醒。
朱祁镇转身离开,看到一群人正在围着死去的官员哭喊,不禁感觉心烦意乱。
“全部杀了,夷三族。”
周围的人冲了上去,用手里的枪托活生生砸死了他们。
上马车前,朱祁镇对着沅浪吩咐道:“去南宫。”
沅浪愣了一下答应了下来,随后立刻派人先去南宫进行筹备。
与此同时,叶盛等人控制了北门和南门。
在南宫下车,众人都有些不解,为何不直接回皇宫呢?
“朕不喜欢皇宫,以后就在这里生活。”
众人惊诧莫名,却又不敢忤逆这位陛下,谁都清楚这位陛下的心情似乎不怎么好。
太上皇正统帝以一种无比强悍的方式回到了北京城,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风雨欲来的感觉,一些人赶紧收拾东西逃离,东西两门直接人满为患。
正当百官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宫里却派出人来。
诡异的是景泰帝并没有对正统帝的回归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告诉众人明天朝会照旧。
次日大朝会上,百官等候在宫门外,三五成群的讨论着昨天的事情。
随着宫门开启,众人排行队进入金銮殿,震惊的发现坐在皇位的是许久不见的正统帝,而景泰帝则坐在一侧。
“百官见礼。”
根本不给众人解释的机会,沅浪直接站出来高呼一声,百官只能跪下来见礼。
“起来吧。”
等众人起来,朱祁镇朗声说道:“八年前,朕被俘虏,羞愧难当,当时朝廷另立新君,朕辞去了天子之位,今日朕回来了。”
众人只得再次对朱祁镇见礼,心里充满了震撼。
就在这时,一群人杀气腾腾的冲进了金銮殿,把众人吓得够呛。
“启奏陛下,名单上的奸臣已清理完毕。”阿隆多行礼道。
“入列吧,沅浪,宣旨。”
朱祁镇旁边的沅浪往前一步,展开手里的圣旨,朗声念了起来,这次基本对于六部来了一个大洗牌。
其中少了不少人,也增加了不少人,增加的多是朱祁镇这些年培养出来的亲信。
朝会就这样结束了,而不少人刚离开皇宫就被带走调查,中间不乏有锦衣卫的参与。
朱镶的压力是最大的,他身为锦衣卫指挥使本来是天子的利器,但强势的皇帝却让他不敢抬头,只能给予配合。
早就深耕多年的京城日报给予了配合,给朱祁镇的上位做出了解释。
当年陛下深感有愧所以拒绝了复位,现在草原已经平定了而且还搞定了女真,这份功劳足以比肩成祖了,距离太祖也不遑多让。
至于那些清理的人,京城日报将证据公布出击,贪污受贿多少,或者做错了什么事情,受到了什么惩罚,写的清清楚楚,根本不给一些人造谣的机会。
这次朱祁镇上位实在太过迅速,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才发现皇位之上换人了,而影响最大的却是最上层的人。
六部尚书基本没什么变化,都是一些熟面孔。
然而在新一论会议上,六部长官和左右御史等人目瞪口呆,看着新上任的陛下和近臣们口若悬河商量着国事,他们却几乎听不懂。
坐在右侧首位的于谦心里苦涩,天子这招实在太狠了,什么话都没说,却又什么都说了。
众人都很清楚,他们已经走到了危险的边缘,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就要学习,然而一些上了年纪的想学习可就不容易了。
不过朱祁镇调整的步伐并没有停下,之前只是对朝局做出了调整,将关键位置都放上了自己人,接着是各地巡抚的调整。
最先倒霉的是河南巡抚,其实一开始双方的关系还不错,他还用优惠价从丰州摊购买了大量的牛羊,给本地生产带来了不小的便利。
不过之后双方就越走越远了,然后就被直接拿下了。
随着河南巡抚的突然倒下,各地巡抚还有藩王赶紧进京,请罪的奏折用最快的速度送来,谁也不愿意成为杀鸡儆猴的那个人。
“你不是说现在还不到时间吗?”
皇宫里,朱祁镇和朱祁钰对立而坐,沅浪和徐公公站立在两人身后。
“确实没到时间,而且那对皇室未必是件好事,杀鸡儆猴而已,起码让他们知道谁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朱祁镇轻声道。
朱祁钰点点头,有些揶揄的说道:“最近外面流传着你暴虐无道的事情,那位太常大人是个好人。”
“好人坏人不重要,反正我都这样了,他们也没多少时间猖狂了,让他们多活跃一段时间吧。”
“你真打算对他们动手啊?”朱祁钰震惊的说道。
“反正我都这样了,无所谓了。”
朝会上,李贤拿出了火车的全国规划图,准备投资上千万银两建设这条铁路。
这自然引起了众多人的窥伺,然而他们悲催的发现他们连火车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不知道该怎么修建。
这份工程毫无意外的被自己人收入囊中,一经传开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事实上这批钱看起来很多,事实上却是长远计划,而不是马上批款的,就算是皇室也做不到。
除了巨头外,文武百官也意识到了地位的变化,如果再不改变,整个朝廷将彻底没有他们的位置,最终只能被迫离开。
唯一庆幸的是言官,因为他们就是靠嘴吃饭的,结果也被狠狠教训了一顿。
“当朕很闲吗?他们已经锒铛入狱了你们弹劾他们,下一次是不是坟头草都两米高了才想起来,整天能不能干点人事,不想干就滚蛋。”
朱祁镇的话没有丝毫客气,甚至有些粗俗,但传到外面却收获了百姓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