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年一言难尽的看着他的背影,最后扭头回到了树底下蹲着,但没多久,她就趁着余诚不注意,在另一头开始干活。
余诚忙累了,抬起头来擦汗,看到她标准的动作和丝毫不慢的速度,眼眶一下子热了。
只有他多做些,妹妹才能少做些,少辛苦些。
他低下头去,更奋力的挥动锄头。
喉咙一阵干痒痛意传来,余年吞咽两下口水,偷偷喝了几口灵泉水才得以缓解。
她偷偷重新灌满瓶子后,才走到余诚面前:“大哥,喝水。”
余诚诧异抬头:“我刚不是全都喝完了吗?怎么还有?”
“回家装的。”余年扯了个谎,催促道:“快喝吧。”
他将信将疑,喝了几口后道:“年年真是我的福宝,日子有盼头了,连喝的水都觉得是甜的,”
余年但笑不语,见他喝完后,转头就想接着去忙碌。
余诚却是快她一步,拉住了她的袖子:“年年,没多少了,你留给大哥做,先回家吧,等会太阳就晒起来了。”
“我们一起。”余年挣脱开,往前几步,低头苦干。
她用实际行动表决心。
余诚眸光深深,看着这个变化巨大的妹妹,暗暗攥紧拳头。
两人合力,果然很快就将地翻好了。
两人一前一后归家。
走到半路,余诚突然开口:“年年,有些事你要是不喜欢,那就不做了,你要知道,我们家里人是不会逼你的。”
即便到最后,她没有了福星的名头,他也会一直保护着她。
余年看到余诚眼中的深意,忽而淡笑一声:“我明白。”
就是因为明白,所以才尽力去做,让这个家早点脱贫致富,不辜负他们这么多年的偏爱。
两人沉默着,回到了家门口。
袅袅炊烟下,饭菜香蔓延,在这荒年中显得有些突兀。
众人坐上饭桌,但余年赫然发现,少了个余深,她不解问:“二哥呢?”
余奶奶愣了愣,没想到她会在饭点询问家人的动向,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现象。
不过半响,她就道:“应该是在屋里吧,今早他忙完就回去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余年起身,面色平静:“我去叫他吃饭。”
余家众人互相对视,都看到了对方眼底的诧异和释然。
余年走到另一个大房间中。
一眼过去,炕上整整齐齐铺着一家五六口的被子,在最边边角角的位置堆放着一堆书和一些笔墨纸砚。
屋子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余深的身影。
她好奇往前,翻看着这些书籍,竟在不知不觉中看入迷了。
“放下!”尖锐不耐烦的男音落下。
转瞬,她被推开,脚不小心一扭,发出“咔擦”的错骨声,腰也撞到了炕上,痛得她面色骤变。
余深神色恶狠狠,言语嫌弃:“滚!别用你的脏手碰我的东西!”
“你已经拥有独立的房间了,还想怎样?非要抢走我所有的东西,把它们毁掉才罢休吗?”
他声音崩溃,带着歇斯底里的愤怒,却又控制着音量,不会被屋外人发现。
原主这是做得有多恶劣,把一个男子汉大丈夫逼成这个样子。
余年知道余深不喜欢她的原因,张了张嘴,良久憋出几个字:“我喊你吃饭。”
之后转身离开。
余深咬牙切齿,一字一顿:“就算你依旧占着福宝的名头,我也不会再依着你,把我的东西拱手相让,就算死也不会!”
余年脚步一顿,回眸一本正经道:“你的就是你的,我不抢。”
余深不可置信抬头,看着她笔直的背影消失在视线中,心里的大石终于放下,没多久就心思深沉跟在余年身后回到饭桌上。
看来她目前不仅要解决温饱问题,还要赚很多很多钱,最起码要翻新房子,给每人安排一个独立的房间……
余年回到饭桌上,心不在焉的吃着饭。
余诚留意到了,给她夹了一筷子鱼肉:“年年,你尝尝这个腊鱼块,味道还不错。”
“今天的空心菜味道也正好,年年,你趁新鲜多吃点。”余周氏也给她夹菜。
余奶奶在底下踹了一脚余深,声音冷下很多:“以后吃饭时间自己回来,别整天让人三催六请的,又不是什么大家公子!”
余深“吧嗒”放下手中的筷子,正想离开,余年却快速扒拉完碗里的饭菜,慢慢放下筷子,道:“我出去走走。”
只字不提他们方才在房里发生的事,也不过多与众人讨论,甚至把众人的好和偏爱都瞥到一旁。
余奶奶不放心的吆喝一声:“早点回来,别在外面待那么久。”
“知道了。”她远远回了一句,并转身从另一个方向上了后山。
靠山吃山,这山中可不仅有野兽,还有很多值钱的药材。
古人大多文盲,不懂它们的样貌和作用,若是她有幸采摘得一些去卖,兴许能改善家境。
她摸索着少人经过的小路,无意间在草丛里发现了一块约莫巴掌大小的玉佩,它通体温润,左右雕刻吉祥瑞兽貔貅,立于如意之上,中间镂空一个福字,若是对着天空看,还能若隐若现看到一个字。
原主是文盲,她对古代的字也不熟悉,一时竟看不懂这上方写的是什么,但隐约觉得:应该是一个身份标识。
她将其放到灵戒空间中小心收好,这才往更深处走去。
即便荒年,普通村民也不敢随意往后山深处跑,因为若是不小心招惹到了猛兽,会有性命之忧。
故而,她很轻松挖了一背篓普通药材,正想转头回家,却看到了一株植株呈伞状,菌盖在黄褐色至红褐色之间。
“莫非这是灵芝?”她喃喃时,主动上手触碰,很快发现其皮壳坚硬,边缘薄而平截。
再细看时,又留意到它菌柄呈圆柱形,孢子细小卵圆。
是灵芝无疑了。
这东西挺大,还可以入药,少说也能卖个几十两补贴家用。
余年喜不自禁,小心翼翼整棵把它拔起后,又细心放到背篓中保护着。
这可是他们全家生活得以改善的契机,万不能损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