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一位叫弗朗索瓦·烤猫的先生发现用石楠木的树根刻成烟斗,既不易被烟火烤损,又轻巧结实,于是很快便得到上流社会的追捧。
在烟斗界,石楠根烟斗是最具有收藏价值的,一个石楠根烟斗的收藏价值有多大,主要是看烟斗的木纹是怎样的。
石楠根木纹主要有三种。
直纹,又叫火焰纹,纹路从斗钵底部向上垂直分布,像燃烧时的烈焰,这种木纹烟斗最为珍贵。
鸟眼纹,螺旋般盘绕的环形木纹,是火焰木纹的横切面,仿佛鸟的眼睛;
不规则纹,直纹和圈纹交错显现,不对称,无规则,这是最差的木纹。
木纹对一只烟斗的价值影响很大,同样的质地和品牌中,一只有着漂亮木纹的烟斗,要比一只木纹杂乱的烟斗价格高许多。
打造一只石楠根烟斗,过程颇为繁杂,在选材方面有点像宝石界的“开翠”,选用的石楠木是一种低矮的灌木,主要生长在地中海。
一块真正可以用来制作烟斗的石楠木,通常取自于树龄约两百五十年的成熟石楠木根,经清洗、筛选后将根木切割成砖一样的方块,在泥土里埋上三个月,然后再做一次检查、筛选。
筛选出的石楠木放置在水里持续沸煮,摧毁木材最后的生命力,水煮完毕后,将这些石楠木块放置于干燥的室内,自然风干数个月。
待到雕刻打造成功,总共需要五个阶段七十五个步骤。
石楠根烟斗被很多名人所喜爱,除了丘吉尔之外,著名的恩格斯也是一位石楠根烟斗爱好者,他曾经以无比陶醉的语气对朋友说:“在春光明媚的早晨,坐在花园里,嘴里叼着烟斗,让太阳晒着脊背,再也没有什么比在这种情况下读书更舒服的事了……”
爱因斯坦更是一位忠实的石楠根烟斗爱好者,在工作的时候,他喜欢事先把烟丝装满几只烟斗,然后在面前放上一排,随时取用。
在华夏,当时的中堂大人李鸿章出访英国时,也曾把玩享用过时髦的石楠根烟斗。
以前,每支烟斗都是手工慢慢修磨出来的,但是由于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完全手工的石楠根烟斗已经很难买到。
品质较差的石楠根烟斗身上会有瑕疪,大多是虫蛀或裂缝,因此,完全无瑕疵的烟石楠根烟斗,通常价值不菲。
对比那些在正规拍卖行,被竞拍到几百万元以上的石楠根烟斗,这个老头儿展示的这个石楠根烟斗,确实是白菜价了。
不过,可能是对石楠根烟斗并不很熟悉的那个外国人,听到龙小宝喊出了一万美金的价格,他开始拿不定主意了。
虽然进入烟斗收藏行业很长时间了,但是对于名贵的石楠根烟斗,他并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对这种名贵的烟斗,他更不敢竞价太高了。
“这个小伙子,出价一万美金,你还要继续出价吗?”
看着开始犹豫的外国人,那个老头儿,等待了十几秒后,又一次开口了。
看来,这个从华夏来的男孩儿,是一定要把这个烟斗,竞拍到手的。
“我出一万五千美金。”
犹豫了一会儿,那个外国人终于又一次报出了自己的价格。
“我出两万美金。”
还是没有任何犹豫,龙小宝继续报出了自己的价格。
“我放弃了,这个石楠根烟斗,卖给他吧。”
听到龙小宝喊出的价格,那个外国人这次没有犹豫,直接就放弃了继续竞价。
对于自己来说,用高于两万美金的价格,买一个石楠根烟斗,已经是冒很大的风险了。
要想降低风险,只能停止继续竞拍了。
“小伙子,这个石楠根烟斗,也是你的了。两万美金,交钱吧。”
看着龙小宝,那个老头儿乐呵呵地说道。
他没有想到,自己花了几十美金淘来的一个石楠根烟斗,竟然以两万美金的价格,卖出去了。
拿出来两个礼品盒,每个盒子里面,放了一个烟斗,那个老头乐呵呵地冲着龙小宝,说道。
“燕儿,咱们是不是得买一件礼物,送给郑经理啊。”
拿着那两个烟斗,又在那个蒙古包内,溜达了十几分钟,龙小宝冲着孙贝贝说道。
为了这次的米国之行,郑云一直瞒着自己的父母,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他。
换成其他人,肯定不会这样做的。
就冲这一点,也得买一件礼物送给他,要不然就太不够意思了。
“行啊,当然可以了,只是咱们都不知道郑经理喜欢什么样的古玩啊。”
龙小宝的提议,孙贝贝立刻就同意了。只不过,虽然知道郑云也喜欢古玩,但是喜欢什么样的古玩,他的手下员工,还真不知道。
“咱们随便买一个吧,只要是送给他的古玩,即使他不喜欢,也会喜欢的。”
一边看着摆放在木板上各种各样的古玩,龙小宝一边轻轻地说道。
这个萨摩耶古玩市场,以前自己的父亲曾经说过,虽然这里的古玩都是真品,但是基本上都没有收藏价值。
在这里买的古玩,买来做装饰用还可以,要是想收藏,那就不值得了。
想要买具有收藏价值的古玩,在整个米国,那可是需要一副火眼金睛的。
反正郑云平时搜集古玩并不是为了收藏,就是为了摆放在家中,做装饰用。
“好了,这位兄弟,请你把这个花瓶放下吧,咱们开始竞拍了。要是有人想买这个花瓶子,请出价吧。要是没有买的,我就先去吃饭了,肚子饿了。”
正溜达着,一大段很流利的英语和汉语,先后传进了龙小宝和孙贝贝的耳朵中。
“燕儿,咱们过去看看,那个摊位前的人挺多的,说不定他有好东西。”
看了不远处围着一群人的一个摊位,龙小宝拉着孙贝贝的手,走了过去。
那个摊位的摊主,是一个很年轻的帅气外国人。
他的摊位上,摆放的全是各种大小不一的花瓶子,有十几美金的,也有几万美金的,还有几件高达十几万美金的。
正准备拍卖的那个花瓶子,标价五万美金。
“五万五千美金。”
那个外国人的话语刚落,人群中就有人报出了自己的价格。
“六万美金。”
“六万两千美金。”
“六万三千美金。”
紧随其后,又有一些人开始报出了自己的价格。
看来这个花瓶子,他们都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