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时八卦门创始人董海川创立了八卦掌,逐渐衍生出八卦刀,在八卦门中甚为流行,如今正宗的八卦门早已经隐居山中,很少参与武术活动。云豹的师傅姓李,曾是八卦掌第二代名家梁振蒲的弟子。
梁振蒲深得八卦掌精髓,功夫精悍,是董海川先师得意弟子之一,隐居原籍后专事授徒也有二十多名,云豹师傅山城八卦刀法,对云豹很好,把自己毕生武功全部教授与他。可惜师傅年岁已大,隐居山中与世无争,最后仙逝。
李师傅有一个儿子叫李烘,武艺不精却好高骛远,父亲在时可以约束他,父亲一死,李烘肆无忌惮,创办起所谓的八卦门,自己做掌门人,对外宣称自己的八卦门才是正宗,甚至想让当地武协承认它的地位,耀武扬威被拒绝。
那时,称自己为八卦门派的不止一家,李烘想打压别人,正好山城举办第五届武术比赛,李烘与云豹商量,让他报名参赛,夺得名次,也好封住那些看不起他的武林人的嘴。
。然而云豹身体有伤,也是因李烘而起,李烘自从成为所谓的八卦门掌门人后开始追求享受,整天吃喝玩乐,父亲攒下的家底不薄,够他挥霍一阵子了,由于住在山里,喜好上了打猎,一日与几个弟子进山狩猎,云豹也跟随着他。
师傅临终前曾叮咛过他自己这个儿子没多大出息,他娘又去世的早,没有人能够约束他,养成他肆无忌惮的脾气,不知道轻重,希望云豹在关键时刻能够保护他。
师傅对他恩重如山,云豹答应下来。
李烘对云豹还是知道礼让三分的,云豹是八卦门的顶梁柱,也只有他继承了师傅全部武功,八卦刀真无人能敌。李烘也习武,但不精,与云豹有云泥之别。
李烘打猎喜欢打大家伙,有一杆德国造双筒猎枪,那时神州不禁猎枪,也很少有人敢进山打猎,山上野兽不少,大家伙如野猪,鹿,狼与狐狸,至于山鸡野兔就更多了,一行人收获不小,准备回家时,发现了一头巨大的野猪,而且凶猛无比。
打猎人有这个说法,就是“一猪二熊三老虎”。意思就是说出去打猎首先不要招惹野猪,二不要招惹熊,三不要招惹老虎。
这只成年野猪的战斗力可不是盖的,足有200公斤的体重,见人脾气大发,以每小时六七十公里的爆发速度朝李烘扑来,两颗巨大的门牙,一身结实的猪皮,这样的冲击力就和发生一场车祸差不多了,可以轻易将一个成年人撞成骨折,猎枪根本不管用。
李烘吓傻了,站在哪里双腿颤抖,不知道躲闪。
说着迟那时快,云豹大吼一声,举起八卦刀冲过来,对准野猪当头就是一刀劈下去,八卦刀锋利无比,云豹力气又大,尽然生生把猪头劈成两半,自己也被垂死挣扎的野猪撞出去,野猪的冲击力有多大,一般人早就没命了。云豹身体结实,但也伤筋动骨,气血受损,在家养了好长时间勉强下地,身体大不如以前。
李烘也吓够呛,对云豹各位照顾,也算尽心尽力。
山城举办第五届武术比赛的消息传来,李烘动心了,关键是这次武术比赛含金量很高,武协新任会长浩满江现在是如日中天,誉满天下,如果能在这次比武中夺魁,他的八卦门可就彻底站住脚,以前看不起他的人也无话可说了。
与云豹商量,云豹说自己身体恐怕很难撑下来,暗疾没有痊愈,云豹的八卦刀李烘拿起来都费劲,比武是力气活,以自己身体健康为代价去争名夺利,云豹还没有那么傻。
可架不住李烘的苦苦哀求,云豹只能咬牙参加比武大赛,虽然夺得单练比赛第一名,但身体却开始出现反应,吐了几次血,萎靡不振。
而李烘丢下云豹自己先回去了,说是要趁机扩大宣传,兼并其他的八卦门派,可见他的野心有多大了。
浩满江听后直摇头,为云豹感到可怜与不值,一个练武奇才就这么被李烘给毁了,而且毁他的人根本不顾云豹的死活。一个可以把救命之恩都忘记的人,简直就是猪狗不如了。
昌叔更是气的不行,他看好云豹,认为李烘简直就是在暴殄天物,在一边气哼哼说:“这样的掌门人要他何用,你为他卖命,最后死了他都不会掉一滴眼泪。”
云豹说:“师傅对我有恩,临终时让我照顾李烘,师命难为呀。”
“人不能够愚忠,你在野猪口中救下李烘就已经报答了师恩,为这种人卖命,我都替你感到不好意思。是时候离开他了,我的陈家武术馆正缺少好的武师,机会只有一次,看你能不能把握住了。”昌叔主动抛出橄榄枝来。
浩满江没说话,能够让昌叔看上的人不多,王旋算一个,剩下的就是这个云豹了。
云豹还在犹豫,昌叔不耐烦起来,说:“云豹我们这是在为你好,我还是这句话,我不是浩会长,没那么多仁心仁义,更不会为一个连自己命运都不想掌握的人去治病,即使治好了去为虎作伥,不如不治。”
云豹全身一震,看着浩满江,浩满江咬牙扭头不理睬他。
云豹“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痛定思痛,他幡然醒悟,对着昌叔与浩满江说:“两位恩师在上,请接受云豹一拜,从今往后,云豹江把陈家武馆当成自己第二个家,尽心尽力,绝无私心,若违反此誓言,部队好死。”
昌叔上去一步搀扶起他来,哈哈大笑起来:“好好,祝贺满江你又收下一个好弟子。”
好满江也笑起来,说:“昌叔这是你的功劳,云豹今后就跟着你了。”
“我曾经发誓不在收徒弟,今天就破例了,云豹你就是我的关门弟子了。”
浩满江连忙示意云豹赶快拜师,云豹也看出来了,浩满江对昌叔满脸的尊敬,能够让浩满江如此对待的人肯定非同小可,连忙再一次跪下口称师傅在上,手弟子一拜。
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