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刚刚放亮,卓锦锦就醒了过来,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神智还有些僵。
回想起自己昨晚上跑到闻枫院屋顶上耍酒疯后,一阵尴尬。
还要魏洛亲亲抱抱举高高,真是丢死人了,估计整个闻枫院的人都知道她的壮举了吧?
还有魏洛,昨晚上?只记得自己拔他胸口的衣服,也不知道是自己占了便宜,还是他占了便宜。
后面的事情不记得了,怎么回花和苑的也不记得了,难道还是他把自己送回来的?
可是…那浣碧不是该知道了?那得多丢人啊?
浣碧听见屋子里的声音,端了水进来服侍,一脸怨气的看着她,又带着一丝心疼。“小姐昨晚上你答应奴婢不出去吹凉风的,怎么奴婢前脚一走。你后脚就给忘了?”
“嘿嘿…不是热得受不了吗!浣碧,浣碧姐姐,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嘛!”卓锦锦自知理亏,笑嘻嘻的哄着她。
浣碧没看见是谁送自己回来的吗?卓锦锦心想,那是谁?
浣碧挖了她一眼,“幸亏小姐没被吹出风寒来,不然又得吃药了。”
“昨晚上是谁送我回来的?那酒后劲可大了,我怎么没有印象了?”卓锦锦假装试探地问道。
“小姐还好意思问,昨晚上是如霜姐姐跑出去找你的,如霜姐姐功夫好,不容易被人看见,还好在一个墙角找到你的。”浣碧打湿了帕子递给了卓锦锦。
“咳咳…是嘛?”如霜肯定是骗浣碧的,魏洛怎么也不可能把睡着的她扔到墙角啊!
“那可不是,可惜了小姐嘴唇都磕破皮了,奴婢待会拿药给你擦擦吧!一定可疼了!”浣碧心疼的看着卓锦锦的唇瓣,还好不是破相了。
嘴唇破了?她后知后觉地用手轻轻触碰了一下嘴巴,“嘶…”还真有点疼!“镜子,镜子给我!”
“没事小姐,没有破相,奴婢已经检查过了,就只有唇瓣破了一点。”浣碧一边拿镜子一边安慰道。
当卓锦锦看到乌红破皮的嘴唇,想起了昨晚上,那疯狂的一吻,和一双通红发亮的眸子,脑袋一震,身上仿佛被泼了冷水,如电击了一下。
她这下算是彻底清醒了。
这哪里是撞上撞破皮的呀?分明是被那小混蛋咬破皮的!
气死了,就知道欺负自己!给老子的,就不知道轻点!
待会还是问问如霜吧!
“浣碧我头还有点疼,我想喝你熬的烈酒汤!”卓锦锦借口支开她。
“嗯!奴婢这就去给小姐端来。就怕小姐醒来头疼,一直温热着呢!”说完出去了。
“如霜师傅?”
门外的清冷的人踏进了屋子,她就知道小姐早上醒来肯定不记得昨晚的事了,一定会问的,于是主动说道:
“小姐昨晚上是闻枫院谢毅通知如霜进入带你回来的!其它的如霜什么都不知道了!”
“哦!”卓锦锦点点头。看来魏洛还是知道她俩的事要避嫌,现在还不能让别人知道。
接下来,他们俩还是不要接触得太频繁了,避免擦枪走火!虽然自己是现代人,但是现在在古代,感觉这样还是影响不好,被别人知道了会被说闲话的。
而且按照剧情来看,还有一年多,魏洛就要回去了吧?
他们俩的事怎么发展下去,还一个迷!
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此刻,书房里,魏洛正握着笔,写着“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想把这句话给锦姐姐送过去,表达他的心意,可刚写完又把纸张揉成了一团,他愁着呢!
终于,到了月底,张家小姐添妆的日子。
今日,王氏给女儿送来了一条新裙子,怎么说呢,颜色是墨绿色的,修裁得很正式,卓锦锦从来没有穿过这样的颜色和样式。
被母亲打扮一翻,今日的她显得尤为稳重,像一个当家主母的感觉,遮掩了她一贯的鲜嫩,还好她皮肤白,身材高挑,能很好地撑起来这件衣服。
同行的还有卓依依、卓元元和卓诗诗,她们三人穿着鲜艳又漂亮,看见大姐姐的服饰先是一愣,然后心里升起意思同情,想到大姐姐一定是因为八字的缘故,所以出门才这样打扮吧,尽量不吸引别人免得别人问起,伤心。
但是大姐姐这样穿也很好看,只是跟平时的感觉不一样了。
马车路过大街,大街上各种吆喝,杂耍吃喝丰富得很。
街上的热闹吸引着年纪最小的卓诗诗,她掀起帘子东张西望着,调皮地对那些事情尤为感兴趣。"大姐姐,啥时候我们也出去逛大街吧!我有钱!"
卓锦锦看着她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笑着说,“偷偷告诉大姐姐你存了多少私房钱?”
卓诗诗拿出了一百两银票,在她的面前晃一晃,得意的笑,“看这是我的零花钱,家里还有呢!就是用不出去。”
卓诗诗的父亲卓耀辉掌管着卓家的生意,她的娘亲又有掌家权,她手上的零花钱自然不会少。她们大房的丫环婆子都比其他房的丫环婆子要过得好一点,因为赏银多一点。
卓依依看着她手里的一百两票子,心里是嫉妒得很,都是卓府的女儿,凭啥她是庶女她就过得比别人差,自己一年才能够一百两,别人随随便便就能拿出一百两,自己想要过得好,那就一定要嫁个有权有势的人。
表哥那里,要想想办法,万一哪天他走了。预示里讲他要离开了,但没有看清楚具体是哪一天,心里有些着急了。
卓依依和卓元元年纪都大了知道了分寸,没有想着外出,卓锦锦压根就对那些不感兴趣,端正地坐在马车里。只有卓诗诗磨着想去逛街。
“今日是去张家,你们到时候注意礼仪,别给卓府丢脸,知道了吗?”王氏认真的又叮嘱了她们一遍。
“嗯,知道了。”卓诗诗听了二婶娘的话后才安安静静地坐好。
很快就到了张府大门,张家比卓家门第高一点,家里有人考取功名,本家还在京都很有实力,元城的张府自然也修建得很是气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