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像爬山,不要像翻沟
张黎明2025-11-03 15:221,722

  有一篇微文的题目发人深省:中国人把日子过反了,年轻人在养老,老年人在奋斗!

  的确,时下各个公司做人力资源工作的同仁,大约都会有一个强烈的感受,那就是新招进的不少大学生,他们几乎是凳子还没有坐热,稍遇到不适,就会轻率地离职,“跳槽”几乎成为家常便饭。新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固然有待遇未达到期望值、工作条件不理想、平时加班比较多等客观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他们心理浮躁,怕苦怕累,缺乏足够的上进心,对工作、对人生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而他们这山看着那山高,总想着能找到一份既轻松、收入又高的工作,一遇到风吹草动,就以离职方式来逃避。 

  青春应该是用来奋斗的!然而,如今不少年轻人,正好把青春用来享受、挥霍和虚度。于是便出现这样一种不正常现象:一个人正当青春、需要奋斗的时候,他却在尽情享受、虚掷光阴;而当他垂垂老矣、需要享受的时候,他却有可能穷困交加、一无所有,于是不得不以衰老之躯去奋斗!人生的悲剧莫大于此。

  根据我数十年的人生经历、思考和感悟,我以为,人的一生应该像爬山一样度过。假如一个人能活80岁,50岁之前,在他正逢人生最美好年华的时候,在他的身体状况最完好的时候,同时也在他的思维最活跃、创造力最旺盛的时候,他就应该去努力,去奋斗,去成就一番事业,去争取他想得到的一切,包括人生必不可少的财富、荣誉和智慧。年青时,我们总感觉到人生似乎是漫长的,其实,仔细算一笔账就知道,大学毕业前的20多年,只能算是初步成长的20年,为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人生做准备的20年。而只有当你进入了职场之后,取消父母和家庭的庇护与供给之后,你的人生才算真正地开始了,你能够集中力量用于奋斗、创造的时间,也不过就是30多年,然而这30多年却决定着你的一生。当你充分利用了这至关重要的30多年,或者说只有在这个阶段辛勤耕耘,奋力拼搏,你才能为实现人生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才能在以后的岁月里收获人生的硕果。这样,在你到了50岁的时候,也就是爬山爬到了山顶的时候,你才能志得意满,才能问心无愧,同时也才能体验到什么叫人生的辉煌。在这样一种对自己满意、对物质和精神的需要都相对满足的状态下,你再去度过自己的后半生,也就是从山顶往山下走的时候,你才能感觉到什么叫轻松自在,什么叫功成名就,什么叫幸福人生。 

  所以说,人生要像爬山,生命的里程分为爬山和下山两部分,只有在前半段努力爬山,激情奋斗,取得你整个人生所需要的一切或大部,你才能在后半段衣食无忧,才有足够的底气从容应对挫折,也才能尽情地去享受生命的愉悦,让一生过得没有遗憾和窘迫。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如果少壮时你确实是努力了,就不怕老大时没有舒心的微笑;但如果你一点努力都不想付出,你又如何能在老大之后不陷入伤悲呢! 

  而相对于爬山的比喻而言,人生千万不要像翻沟!因为翻沟的前半段是走下坡路,下坡路自然比上坡路容易多了,不用你费力、流汗,也不用你动多少脑筋,只需要像小孩坐滑梯一样顺势滑下去即可。然而,当你这样一路走到沟底,也就是到了人生的50岁的时候,你再也无下坡路可走,而这时只有奋力去爬坡,去走完人生的下一程路,你才能到达生命的终点,你不愿意去爬都由不得你!但这时候呢,你最美好的年华已经离你而去,你不再感觉精力充沛,也可能不再思维敏捷,更谈不上什么激情四射。总之,在你的生命正在走下坡路的时候,你却不得不去奋力爬坡,不得不像年青人那样去打拼,你将如何走完这人生的后一半路呢!本来后半生应该是你收获的时候,是你享受生命的喜悦的时候,是你应该过得轻松自在的时候,然而由于你年青时应该打下的基础没有打下,应该争取的东西没有得到,应该完成的使命没有完成,因而才造成了你中年之后两手空空,壮志难酬,凄凄惨惨,你是不是感到十分尴尬而无奈,感到很“悲催”呢!这难道就是你真正想要的生活和人生吗? 

  所以,人生一定要像爬山,千万不要像翻沟!爬山,前半段自然很吃力,却会换来后半段的轻松愉快;翻沟,前半段轻松顺利,却会让后半段行程苦不堪言。每一个人都需要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绝不要在你应该奋斗的时候,却一味地去追求享受,否则,当你应该享受的时候,你却没有享受的资本,因而又不得不去努力奋斗。

  让我们都去爬人生的这座山吧,千万别在年轻时图轻松而去翻沟!

继续阅读:凡人小语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乡土的守望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