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还算安全的地方,野炊的位置选择也是很复杂的,毕竟山火等安全隐患时刻提醒我们要注意保护环境。
另外,山林中监管不算太严格,可也有人时时巡逻,虽然野炊不会被警告,但他们很可能会选择站在你旁边看着。
谁吃饭时想被人一直盯着呢?关键你也不能让别人走开,所以这很麻烦。现在算起来,守山的人应该基本回去吃饭了,找个比较隐秘的地方应该可以的。
我们把车开进林子里,由于没路,我们是硬生生闯进去的。如果这附近有什么监控,我估计我们肯定会被罚款。
这附近的山林没怎么开发,更别提修什么公园,这一切不过是给外人看看,实际上没人想花大价钱弄这里。
只有山前几座老木屋,绕着山前的公路可以看出这是个小村庄,再向外走才是城乡结合部,所以这个地方有多偏僻我也就不多解释了。
我们想不通开发商为什么要选择这么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建别墅区,而且非常大的别墅区。物业都不需要,反正这些有钱人自己会配备。
也许不是小区,大家不过是购买了一个公司开发的房产而已,似乎都是各顾各的,一个大庄园都可以赶上别人一个小区了。
整座山都是这样,除了穷人区那种低级小区,另一边全是这种繁华的山庄式别墅区。繁华与颓圮并存,除了混乱,啥都看不见。
顺着坡道,我们向里面开着。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山村出现,但这一幕似曾相识,可惜我一下也想不起了。
“阿罗莎,帮忙看看这附近还有没巡逻的护山使者,提前告诉我……”我说。
自从爆出城管暴力执法后,现在的人们也学聪明了。他们绝对不会轻易跟你动手,就在一旁盯着你,大部分要面子的人都会停止自己手中不礼貌的事。
而且现在的执法人员不清楚他们面对的小商小贩到底被生活折磨成什么样了,再执法过程中如果受伤,倒霉的还是自己,反倒无理者成了大爷,久而久之也就得过且过了。
我们就不去给别人找麻烦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对双方都有利。我们并没到太深处,大概也就在山林的边缘处,只是一般来说遇不到人了。
大家匆匆下车,准备烤架。涂油,摆炭,还要洗签……我们把人放下来后,又去临近的超市买食材,虽然附近超市不大,货物看起来也挺沉,但勉强吃了不拉肚。
“买啤酒吗?”凯看着我。
我摇摇头,能喝酒的都要开车,不开车的还是孩子,买什么啤酒啊!只是不喝啤酒吃烧烤,有点乏味,但我们只是充饥又不是度假,哪有那么多选择呢?
结账时,凯悄悄凑过来,说:“我估计这个地方不久也要开发了,这里的人现在还是这样,过几天大都成了暴发户。”
我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说:“你什么都知道,难道说你要投资开发吗?”
他摇摇头,一脸认真地说:“当然不是,这里的房屋很多都写着拆呢!”
走出超市,他朝超市的一侧指了指,我看见一个醒目的红色“拆”。既然要拆,为什么还在营业呢?挣最后一笔钱吗……
很多人提到拆迁,就气不打一处来,因为拆迁带来的巨额补偿,很多人已不向往富二代,而做起“拆二代”来。
我没做过这个事,但听说实际情况确实有些严重,但没有这么夸张。而且拆迁近几年的补偿下降很厉害,很多地方拆迁工作已经很难办了。
大部分人都听说第一批拆迁的人赚得钵满,却忽视了地方上的调整。人们都说不患贫穷患不均,虽然平衡的举措是为了均衡,但单纯调低补偿款本就不公平。
也许很多人都会说,补偿款到了正常幅度怎么就不公平了呢?那我想问,凭什么第一批拆迁的人就赚了那么多?
我知道这是敏感话题,所以从不讨论,反正我是个战士,又不是暴发户,跟我关系不大。但凭心而论,这该死的操作搞得钉子户频出。
这家商店为什么还在营业?很可能就是因为补偿不到位,钉子户增多,强拆的可能就越大,恶性循环罢了。
我父母任职的地方是一个企业,但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政企合作的原因,他们有时也要去帮忙。虽然我不知道能帮什么,但听父母说这种强拆中谈不好出现恶性事件是常有的事。
人们总是能把小事化大,似乎这就是他们的本事了。负责的人推卸责任,慢慢就云淡风轻,总得有人会妥协,怎么个方式就不知道了。
如果给我一个选择,我一定会选择当暴发户的孩子。起码没必要东奔西跑,谈一段美好的恋爱,做个普通的人也挺好。
高尚的人品,卓越的能力,一切最美好的东西没有回报,这也能怪我们吗?捉不住鬼,不应该去反思鬼为什么出现,反而揪住我们的衣领咆哮着无能。
捉鬼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不值得,而且我们的人品也不配。除了像顾伶姐那样一直在赎罪的人,似乎我身边已经没有多少捉鬼人了。
就连方爷爷那样多年赶尸的人也选择安度晚年,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需要大家的帮助,那时还有多少人愿意给我们一臂之力呢?
“顾伶姐总说她在赎罪,你知道她到底在赎什么罪吗?”我好奇地问。
“嗯?”凯愣了一下,回答,“我怎么知道,她只是个普通人,民间捉鬼人而已。”
确实如此,有关于顾伶姐的信息太少了,少到EVE的资料库里只有她的名字,个人信息几乎为零。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就算靠身份证都能知道你是个什么样人的时代,她的信息竟然为零,也是为难她了。
“我们身边总是一群有钱人,也是,没钱的人懒得花重金雇我们,死就死呗,不那么多钱。”我叹了口气。
顾伶姐当初出山的费用就不便宜,听说请她一次至少不下五位数,这还是没成功时候的资费。如果成功了,你的报答低于六位数以后就很难混了。
但捉鬼师用命来工作,不给高额的报酬,谁又愿意做这些事呢?顾伶姐也借此进入了高等阶层,生活也还过得去。
也许再过段时间,等到这里的赔偿谈妥,这里的人们也将跃身到社会高级阶层中。那时这里还会如此混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