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太子哪里肯,他心心念念的便是这个兵符,如今有机会怎么可能肯等。
“你现在便带本太子过去拿!”太子急不可耐的说。
熙宝原以为还要再忽悠一会儿,却不想太子如此容易便上钩了,脸上不禁闪过一抹笑意,只不过因为太快了,并没有被还处于极度兴奋中的太子察觉。
因为两人是在内殿之中,所以为了更快拿到兵符,太子是带着熙宝走的侧门,不过这也正好合了熙宝的意。
与太子一起,熙宝极快的来到摄政王府的后门处,随即熟练的将门弄开,就带着太子走了进去。
眼看着马上就要到当初与程彦初遇的院子时,熙宝低声说:“我父王便是将兵符藏在这个院中,等一会儿你先在一旁藏好,我进去看看有人没有,如果没有我便学猫叫,你听到后便可以进来了。”
熙宝说着,还指了一下院旁一处隐秘的地方,示意太子可以藏身在那里。
两人的脚步不快但是也不慢,没有多久就到了院子外面。
“你躲好,没有我的信号你千万不要出来,要不然被发现了就前功尽弃了!”熙宝一脸严肃的叮嘱太子道。
太子有些狐疑的看了熙宝一眼,但看着熙宝一脸凝重还是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随即走到了熙宝刚刚指给他看的地方。
咯吱——院子因为长期空置,当熙宝推开门的时候,院门便传开一声让人牙根发酸的声音。
熙宝走就院中时,回身就将院门又严丝合缝关上了,丝毫没有打算给外面的太子看的机会。
站在水井边,熙宝熟练的将打水的木桶丢了下去后打上来一桶水,三下五除二的就将自己脸上的伪装卸掉。
“没有说郡主到底去了哪里?王爷和王妃都这么找了还没有找到。”院门外传来两个侍卫的讨论声。
听着越来越近的声音,熙宝知道现在就是一个好机会,旋即便将放在水井边缘的木桶打翻在地。
“院中是不是有什么声音?”一个侍卫一脸警惕的盯着院子问自己的同伴。
该死!藏在隐秘处的太子在心中怒骂了一句,然后眼睛直直的盯着正站在院问口的两个侍卫。
“我们进去看看吧,最近府中不安生,别是进来了什么贼人。”另外一个侍卫机警的说。
两人达成一致朝着院门就走了进去,而一进院子,他们看到的便是亭亭玉立的站在水井边的熙宝。
一见是熙宝,两人立时就准备给熙宝行礼,只不过还没出声便被熙宝抬手阻止住了。
熙宝见两个侍卫停下了声音,立时将两人轻声叫到了自己的面前,并且嘱咐了他们几句。
得到熙宝的指示,两个侍卫刚刚紧张不已的心终于平静了一些,随后从地上站起来又拍了拍衣袍上的灰。
“遵命郡主。”两个侍卫极力压低自己的声音。
安排好后,两个侍卫面色如常的走出了院子。
“找了半天什么也没有找到,真是浪费时间!”一个侍卫有些不爽的抱怨道,而其身旁的同伴却是好脾气的安抚。
“小心使得万年船嘛,走吧,我们还有事情要处理呢!”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渐渐的便也离这个院子越来越远,也就在这时,几声猫叫传进了大皇子的耳朵。
闻声,大皇子一下便激动了起来,连忙从藏身的地方出来便朝门口走。
随着门咯吱一声的惨叫,太子就出现在了院里。
“太子殿下,兵符就在小书房中的书架里。”熙宝看着太子,眼中闪动着意味深长的光。
向着熙宝手指所指的方向看去,太子果然看到一处雅致的书房。
太子眼中兴奋的光越来越浓郁,抬脚便大步流星的走了过去。
“没有在这里!这里也没有!”太子疯狂的在书房中寻找,丝毫没有了身为太子该有的气质。
就在太子翻得兴起的时候,门外突然闯进来不少侍卫将太子围了起来,而就在此时,太子终于知道自己是被熙宝耍了,愤怒的就朝熙宝看去。
“你敢骗本太子!”
“太子殿下何出此言?熙宝可什么都没有骗太子殿下!”熙宝装作一脸无辜的看着太子,直将其气得七窍生烟。
摄政王府,赵王妃听到下人回禀熙宝回府了,欣喜若狂的赶了过来,而太子府中守在太子寝殿的皇后却迟迟没有听到内殿有什么声响,终于,在无法忍耐之下皇后迈了进去,只是看着空空如也的内殿,皇后额角的血管不受控制的疯狂跳动起来。
因为熙宝回来了,赵王妃自然是知道了熙宝这些日子发生了什么。
“哼!我就说她为何会那么轻松答应帮我,原来是想将我拖住!”赵王妃气愤得一拍桌子,站起身恶狠狠的说道。
熙宝见状连忙上前开口安抚赵王妃,手下也一下一下的给赵王妃顺着气。
翌日一早,赵王妃与熙宝带着被捆得像粽子一样的太子进宫面圣。
“皇上,我家王爷这几日都在军营中训练士兵,可是太子殿下却对熙宝做出如此深恶痛绝的事情,还请皇上为我们母女做主!”赵王妃声泪俱下得说着,就怕皇上简简单单的放过太子。
事实证明赵王妃也没有做错,因为皇上听到后已经勃然大怒的从位置上站了起来。
“父皇,儿臣没有,都是她们母女设计陷害的儿臣,你一定要相信我!”太子一脸受了巨大委屈的模样对着皇上说,毕竟见皇上此时的表情就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
“陷害你?那你说说她们怎么陷害你了!”皇上怒意为平的说。
闻言,大皇子迫不及待的说:“都是熙宝,她让人给我递了信,说是后悔以前拒绝了我的心意,想与我见面好好谈谈,所以我才去了摄政王府的,真是没想到她们母女二人会设出如此计谋陷害于我!”
听大皇子如此说,熙宝不仅是对他的不要脸有了新认识,更是对他的巧舌如簧佩服至极。
“举头三尺有神明,大皇子说这话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