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清凌瞬间便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分明是在拉拢自己表决心。
倘若日后真的有朝一日,他与祁云兵戎相见,那么必定会拉拢人心。
杨禄早早的就为自己做好了退路,他不想与陆清凌为敌,毕竟陆清凌在很多大臣官员的眼中都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
俗话说兵在江山在,祁云虽然治国有方,但他并没有掌握真正的兵权势力,兵权在不同的人手中掌握。
宰相赵相国手中有一支队伍,大约一万余人,同样能征善战,但这也只是冰山一角,如果真几波势力兵戎相见,会有什么结局谁也不好说。
杨禄明摆着在为自己找靠山,他似乎洞察到不寻常的迹象。
陆清凌想了想便笑道:“你我皆臣子,立誓保明君。如今圣上是数一数二的真龙天子,你我当全力以赴,既然杨公子有心,那便烦劳公子。”
“勤加练兵,以备日后之需,当边疆战士,致敬他们,全力以赴!”
陆清凌明摆着在拒绝他,可是杨禄却不以为意,也不见任何恼火,他只是一拱手抱拳道:“既然是这样在下不再多加讨扰,但王爷心中至少做到有数,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在下都是您有力的后盾,必当全力以赴万死不辞。”
杨禄走了,丝毫没有提及免死金牌的事情,也并没有上门讨要的意思。
三日未出杨国公,一命呜呼,彻底死了。
祁云立刻令人厚葬杨国公,还赐予了杨国公封号。
杨禄官升一品,封为靖远侯。
端玉大公主从平南王府回宫之后,便发了一顿很大的脾气。
祁云在忙着给杨国公发丧,根本无暇顾及。
皇太后想找端玉大公主饮茶,没想到端玉大公主一见她便忍不住落泪。
皇太后急了赶忙把她拉到身边,问道:“你哭什么?这宫中谁会让你受委屈,有什么事情与母后说,难不成是圣上给你脸色看了?”
一听这话对于大公主更是没有来的伤心:“母后你可知这世上谁最疼我?”
“当然是母后啊,除了母后还有你弟弟,他真心待你的。”
“不,在我看来,这世上只有母后是真心待我,其他人都是有目的而来。围在我身边所有人都不是真正的在乎我,关心我。”
端玉大公主向来很强势,傲气满满,很有自信,从来不会流露出如此软弱的一面。
“圣上可有跟母后说过,要把我赐婚于平南王陆清凌。”
皇太后听完这话,手中的玉簪没拿稳,啪的一声落在地上摔碎了。
她目光凌厉难以置信的看向端玉说道:“此话当真?圣上真说了这话?”
端玉大公主点点头,眼泪簌簌的往下掉。
“圣上说陆清凌一表人才,为人忠心耿耿,是个可以值得托付的对象,说要赐婚于他。”
“何时与你讲的?可有下旨?”
“外面都传遍了,天下人皆知之能事,难道母后一点消息也没有听到?”
皇太后缓缓的站起身,她深吸了一口气说道:“那这件事你意下如何?”
对于陆清凌这个人,她倒是见过几面,知道陆清凌的出身以及平日的功勋,从人品来说,陆清凌是个值得托付的对象。
但是从为人皇帝,皇太后的角度,却并非非常赞同,毕竟陆清凌手握兵权,倘若有朝一日,他敢有二心,万一起兵造反的话,那公主也要受牵连。
“你是不愿意?为何哭成这个样子,皇太后心里没底,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母后有所不知,我前日去了平南王府。在府中那陆清凌虽然对我不薄,可女儿还是受到了一些委屈。”
“委屈?谁敢给你委屈,是他陆清凌不成,他敢动你让你伤心,看我不扒了他的皮。”
端玉大公主在宫中穿常服,一头长发随意挽起,大大的眼睛通红。
因为伤心不停的抽噎着,看上去楚楚可怜。
皇太后的心一下子就揪了起来,她拉过端玉大公主说:“放心吧,有什么事情母后都可以为你撑腰,不管圣上说了什么,在我这儿都以你的意见为主,你难道不愿意?”
“女儿愿意是愿意,只不过怕是圣上目的不纯,怎么会突如其来的要把我赐婚于平南王,更何况前些日子发生的事情,母后可有耳闻?”
“何事?速速说来让母后听听。”
“怕是圣上担心平南王有朝一日会对他不利,所以想要我们联姻牵制陆清凌。”
皇太后听了眉头微微皱起,此番话跟她心中所想,一般无二。
端玉又说:“这些都好说,我跟他谈过,我一旦嫁入平南王府,无论日后发生什么都赐我无罪,也要饶恕我的子嗣不受平淡王牵连。”
“他可有答应?”
端玉大公主苦笑:“答应?他怎么会答应我,我只是想要一块免死金牌,他都不曾给我,母后,女儿真是命苦得紧啊。”
“你这傻孩子,如果只因为这些事情便觉得心里委屈,大可不必。圣上无论到了何时都不会存心害你,他不给你免死金牌也有他自己的道理,这么重要的东西如果随随便赏赐下去,到时候恐怕天下大乱的。”
“这个我知道,后来他赐了我一柄上方宝剑。”
“那你还委屈什么?瞧他还是关心你的。圣上是什么性子,你和我都非常清楚。他为人敦厚老实,有勇有谋,对待自己人还是心中有数的。”
“母后你可知我哭并不是因为此事。”
皇太后露出吃惊的神色:“不是因为圣上,那你还不快说,究竟是因为何事?”
“还不是因为那陆清凌不识好赖。”
“难不成他不愿意,你可有问他对于圣上的赐婚他是怎么想的?”
陆清凌在朝上公然拒绝了祁云的赐婚,那件事闹得沸沸扬扬,第一时间无数的质疑声音。
都在怀疑皇上的威信遭到了挑衅,可是祁云并不在意,反倒是安抚重臣,婚姻事情一切自愿,于是那件事便不了了之。
端玉大公主三言两语便把他在平南王府中的遭遇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