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瑶坐在马车里,看着四周的包裹,都是姜九玥她们送的。
她拿起一个食盒,打开看到里面都是梅花的点心,瞬间就知道是姜九玥的手笔。她拿起一个,放入嘴里咬了起来,还是那般甜。
然后她目光落在一个花瓶上,抚摸上瓶身,想起它曾经装过院中的梅花。
那个时候,齐一来了她的房间,将这个花瓶放在她面前的桌上,并对自己说,“这是夫人让我拿给你的。”
她那时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谢谢”,随之看着那支梅花,透过梅花身后的窗户,她看到了齐一挺拔的背影,一不留神看了许久。
从马车旁,梅花处,还有投壶,她遇到的都是齐一,感叹道:“可惜我们还是没有来场比试。”
她放下了花瓶,看向窗外,晏国的事情离她越来越远,而她也该考虑月国的事情了。
另一边,姜九玥也看不到马车的影子了,看向身旁的颜儿,“颜儿,我们也该回去了。”这里的事情都处理完了。
颜儿顿时面露不舍,拉住姜九玥的衣袖,“姜姐姐,我还有很多话想同你说。”
“没事的,你以后可以写信给我啊。”姜九玥伸出手,摸上她的脑袋,“以后通商了,我让商队带吃的给你,你最喜欢吃的糖果。”
颜儿点点头,眼眸泛起一层水雾,撒娇道:“姜姐姐,你今晚可不可以陪我一起睡?”她想和姜姐姐慢慢地告别。
“行。”姜九玥一口答应了,看向温璟,“夫君,你今晚要一个人了。”
温璟不由得一笑,捏了捏她的鼻子,满眼的宠溺,“无妨,我只让这一次。你们两个人啊,好好地说贴心话。”
姜九玥被逗笑,扑进他的怀里,抬头看向他,“好,我家夫君最好了。”她松开手,和温璟挥挥手,跟颜儿一起回公主宫。
温璟站在原地,看着她离开,看向旁边盯着自己的温茹和齐一,说道:“我们也走了,收拾东西,明天出发。”
“是,主子。”齐一忍不住将目光投向温茹,犹豫道:“小茹,我有事情对你说,你等会有空吗?”
温茹纳闷地眨了眨眼睛,“应该有吧,我的绣品要绣完了。”她只需要收个尾了。
齐一笑起来,“那我等你。”他兴高采烈地往前面走去,留下一脸不解的温茹。
见此,温璟觉得自己今晚要换一个地方待着,不打扰这两人了。听说这里有个不错的藏书阁,他倒是可以去看看。
姜九玥同颜儿来到公主宫,没有看到郡王跟上,询问道:“郡王去阿瑶居住的宫殿了?”
“嗯,他想念他姐姐,我身体也恢复了,让他最近安心住在那里。”
姜九玥顿时觉得颜儿真的长大了,能考虑到许多事情了,“颜儿,你对他是什么样的感情?”
颜儿忽的笑了,“我们两个人年龄相仿,经历也有相似之处,倒是有许多的话可以聊。我不讨厌他,对我而言,他就像一个朋友。”
“往后我们还会一起上学堂,会经历更多的事情,也许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会发生变化。我不会如同母亲那样,一生压抑着自己,错过许多。”
提起太后,姜九玥想起这对母女从那晚之后,再也没有说过话了。“太后娘娘做事皆有她的考量,她要想的太多了。”
太后不止是一个母亲,更是摄政太后。
颜儿眼眸黯淡几分,“其实我知道,可我怎么都忘不了王叔死之前的样子。从小,母亲对我很严厉,希望我长成她那个样子。”
“我并不聪慧,总是躲起来偷偷地哭,这个时候,王叔就会找到我,给我许多糖。我问过他,为何父王和母亲没有时间陪我。”
“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看着远方。他应该是在回忆吧,回忆少时,回忆王婶。”
当时她小,不明白很多事,但现在都懂了。
姜九玥见她情绪低落下来,看向旁边的草丛,拔了两根草,放在手里编起来。“我有一个义弟,他很会编这些东西。他从小因为生病变成哑巴,被家人抛弃,吃百家饭长大的。”
“后来他学会了轧蔗,能养活自己了,还看到家人凄惨的结局,放下了从前的怨恨。他现在已经和村里另一个姑娘定亲了,和你一样,很快就要成亲了。”
“有时候,我们要向前看,不要回头。”她将手里的竹蜻蜓递给颜儿,嘴角带笑。
颜儿一怔,笑着接过,眼里多了一份释然。
两个人一直闲聊着,直到天色微微变亮才睡下。
姜九玥醒来之后,打了一个哈欠,见外面的太阳都高高地升起了,起身往门口走去。她闻到一股香味,询问连廊上的婢女,“这是谁在做饭?”
婢女回答道:“是郡王,他一大清早的就来了,正在小厨房里熬粥。长公主这几日胃口不好,一直没怎么吃东西。”
“还是郡王有法子,煮的粥每次都合长公主的心意,长公主都会吃下一点。奴婢还以为郡王都是养尊处优的,没有想到这位倒是不同。”
那是因为郡王从阿瑶离开后,就孤身一人了。
姜九玥没有说出心里的话,只是道:“哦。”她觉得颜儿如今想开了,胃口也会变好。
她就不在这里当碍眼的灯了,对婢女道:“告诉长公主,我走了,回去后写信给她。”
话落她直接走出宫门,前往偏殿,刚进门就差点撞到一个人,抬头瞧见是温茹,疑惑道:“小茹,你这么急匆匆地去哪?”
温茹脸红通通的,捏着衣袖口,羞赧地道:“大嫂,你回来了,我已经把东西收拾好了。”
“嗯。”姜九玥看着她的模样,环顾院子,见齐一正在角落练剑。但连她这个门外汉都看出来了,那剑招都是错的,且齐一都不往这边看,不正常啊。
她脑子里顿时闪过一个念头,难道昨晚她不在这里,发生啥重大的事情了?
天啊,她怎么就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