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是茶陵革命的灾难年,许多优秀的领袖人物和共产党人都在这一年倒在敌人的屠刀之下。蒋介石叛变革命之初,茶陵是牺牲了不少烈士,但那大多数是农会基层干部和普通共产党员。茶陵的精英们遵照党的指示,全部转入了地下工作,随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大家又全都活跃起来,这就给敌人增加了捕杀的机会……
在茶陵,最早牺牲的烈士是县农会清算委员范桂荣,随后县工会委员长王友德和县农会副委员长陈位文,在南昌起义以及后来的转战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1927年冬天,在长沙担任湖南省军委书记的段振拔在做兵运工作时,被叛徒告密,被捕后,英雄顽强,慷慨赴死,拉开了茶陵英雄群雕的帷幕,在随后到来的一年里,茶陵早期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党员相继遇难……这一年牺牲的精英,加之后几年牺牲的谭思聪和错杀的陈韶这两位风云人物,使茶陵的革命陷入低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写了茶陵的历史……
让历史记住这些名字吧。他们是——
王友德,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毕业,茶陵县总工会第一届委员长。
段振拔,广州黄埔军校毕业,湖南省委军委书记。
谭思聪,汇文中学毕业,红军湘东独立师政委。
陈韶,在长沙求学(具体哪座学校资料不详),中共茶陵县委书记,中共湘赣边特委委员,湘东南行委常委,湘东南特委常委,湘赣红军独立第一师政治部主任,红八军政治部主任,湘赣军区新编独立第一师政委。
李炳荣,长沙长郡中学毕业,茶陵汇文中学教师,茶陵工农兵政府农民代表。
谭道瑛,湖南省立师范学校毕业,茶陵女界联合会会长,茶陵女子学校校长。
尹宁万,汇文中学毕业,茶陵县学生界职代会会长,茶陵县农民协会委员长。
谭趋新,湖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毕业,茶陵游击队党代表。
杨绍震,长沙长郡中学毕业,茶陵工农兵政府民政部长。
刘悔余,湖南一师毕业,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秘书。
谭民觉,湖南一师毕业,汇文中学教师,茶陵早期革命者。
李芬,长沙长郡中学毕业,汇文中学教师,茶陵早期革命者。
颜克俊,衡阳湖南第三师范学校毕业,茶陵早期革命者。
……
纵观茶陵革命斗争史,英雄的茶陵人民用3万(追认的有名有姓的5305人)烈士的鲜血,染红了5位中将,20位少将肩膀上的红星,却没有浇灌出一朵上将之花,更不要说出大将和元帅,究其原因就是茶陵早期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大部分牺牲了。从茶陵籍将军的简历来看,5位中将,一是参加革命都比较早,二是多少有点文化。但他们毕竟不是科班出身,在早期的革命斗争唱的也只是跑跑龙套的配角。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上述烈士能幸存下来,亲自看到五星红旗升起来的话,茶陵会不出几位大将和风云人物……
呜呼!茶陵……
我们再来看看未来几十年的历史,用烟斗敲着陈毅脑壳的谭余保,以他农民的朴实,即使当了湖南省人民政府的副主席和省委书记,为茶陵父老乡亲只谋得了可以酿造水酒殊遇;而船工出身的李俭珠即使当了少将,也只知道从自己的工资中,抠点钱修个防洪堤坝而已……因为他们毕竟只是农民,只能看见眼皮子底下那点事。假若谭思聪、陈韶、段振拔、李炳荣、谭道瑛、尹宁万他们不牺牲,茶陵有可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以他们的眼光和能力,茶陵的发展有可能是我们做梦都想不到的……不说别的,就洮水电站也不会等到现在才建,还是以出让经营权的方式让广州的汪洋在这捡了个大便宜……可历史没有假若,我们只能接受这无奈的现实……
作为一个熟知历史的小说家,笔者只能为这些早期陨落的将星,唱一曲悲情挽歌,并且从他们的传记里摘录一些只字片语,好让现在和未来的茶陵人记住这些人和这些事……因为,在茶陵这块血色的土地上,确实发生过这么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
刘悔余是1928年茶陵本地牺牲的一位有名的知识分子,牺牲时,年仅28岁。
担任了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秘书的刘悔余,并没有呆在县府上班,而是和自己的两个兄弟刘端仔和刘鸿陵,带着党的指示回到家乡腰陂一带打土豪,还组织了一支两三百人的赤卫队。因为陈皓叛变,部队撤得突然,刘氏三兄弟没跟上井冈山,便解散了赤卫队,将武器藏了起来,转入地下工作。
春节刚过,刘悔余就准备上井冈山。临行前,他回到妻子的娘家尧水花棚,向妻子辞行。妻子舍不得让他走,抱着他痛哭了一场。刘悔余想起两个儿子均已惨遭杀害,妻子也确实可怜,便生了怜悯之心,答应妻子歇一晚再走。
也是事该凑巧,刘悔余万万没想到,第二天就生了一场大病,全身滚烫滚烫,没有一点力气。看来井冈山是去不成了,可敌人在四处抓他,呆在妻子的娘家实在太显眼了,便转到师公井藏了起来。
一天,尧水有个卖席子的到竹陂卖席子。恶霸刘升庭暗中设了局,故意让人请这个卖席子的喝酒,待到有点醉意之时,便套这人的话。
“你们那里躲了什么人没有?”设套的人问。
“有个读书人躲在师公井……”卖席子的口无遮拦地说。
刘升庭正苦于找不到这刘氏三兄弟,这会有了线索,连忙纠集一帮家丁,要卖席子的带路,前去捉拿。
卖席子的这才觉得闯了大祸,做了件造孽的事,死活不肯给刘升庭带路。
“今天,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刘升庭唰地掏出短火,指着卖席子的脑袋,“你去了,抓到了人,我给你二十块大洋的赏钱;没抓住人,也不怪你,也给你十块大洋做跑腿费……不去嘛,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
“我去我去……”卖席子的被吓懵了,连忙揣昧心钱,带着这帮恶魔直奔师公井而来。
刘升庭捉住了刘悔余后,立即把他押解到县城的监狱里。
三天后,也就是否1928年3月的某一天,刘悔余被反动派杀害在茶陵县城东门城墙下。
刘悔余被害的消息,传到了大哥刘端仔的耳朵里。刘端仔没掉一滴眼泪,只有满腔的仇恨和怒火。其时,他正在茶陵和莲花交界的界化垅“吊羊”,二弟的死,更加坚定了他革命到底的决心。他发誓要为弟弟报仇,每次执行任务都是冲在最危险的地方。
四个月后,刘端仔在执行任务时,不幸被俘。敌人对他用尽了酷刑,都没有动摇他的革命意志。押赴刑场时,走到三总桥,他面对河水,屹立不动……刽子手残忍地将他剖开胸膛,挖出心脏,然后砍下他的头颅,悬挂在竹陂乡育婴堂门口的樟树上,曝尸了七天……
就在两个哥哥接连牺牲的最艰难的日子里,三弟刘鸿陵没有被反动派的屠杀所吓倒,而是挺身而出,加入了茶陵游击队。
刘鸿陵足智多谋,能文能武,虽然没读多少书,却写得一手好字,人称“土秀才”。他带领一支小小的游击队,越战越勇,越战越强,终于发展成为一支威震敌胆的地方武装——茶陵县模范师,他自己则当上了模范师的师长……
几年后,刘鸿陵不幸和敌人遭遇,受伤被捕,被押到县城,伪县长要审讯他时,他先发制人,问伪县长:“你知道我是什么人吗?”
“……你……共匪的师长……”伪县长哆哆嗦嗦地说。
“知道,你还敢审!”刘鸿陵大义凛然,一脚将桌子踢翻在地。
伪县长好生狼狈,真的不敢再审,连忙做了个囚笼,把刘鸿陵押到了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