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叶皓面露兴味道,“卿举荐何人?”
“冬官府平章参政,诸葛伯温。”
荀振良话音落罢,身着官服站在他身后的诸葛伯温便上前一步。
躬身作揖,振声喝道,“臣诸葛伯温,拜见陛下!”
叶皓眯着眼睛细细打量了一阵,脸色骤然一僵。
“荀爱卿,此人……”
“此人不就是先前翰林宴上,顶撞朕的那个狂生吗?”
“正是。”
荀振良一本正经道,“伯温曾经年少轻狂,确实顶撞过陛下不假。”
“但这几日的相处下来,朕已看出,此人胸怀韬略,腹有良谋,比起张之远,更有宰相之才学,宰相之气量。”
“老臣斗胆,请陛下放下昔日之旧怨,莫要错失人才。”
叶皓脸色变得无比难看,身上弥漫着腾腾杀意。
“荀老,你乃是两朝老臣,对大漠忠心耿耿,朕自然是信你。”
“但是……”
“你为何偏要,举荐这个狂生,来做朕的宰相?”
“难道大漠的能人,都死绝了吗?!”
见叶皓暴怒,群臣急忙纷纷跪倒在地。
荀振良嘴角暗暗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隐晦笑意。
皇帝越急,他就越高兴。
皇帝越生气,就代表他的决策越正确。
“陛下,诸葛伯温虽然年轻,但他之才学本领,皆胜老夫十倍。”
荀振良振声道,“这般大才,若不为宰相,则非但是陛下的损失,更是天下万民之不幸!”
“老臣斗胆再荐。请陛下封诸葛伯温为相!”
身后的三十余名门生,也纷纷附和道,“请陛下纳荀老之忠言!”
见此一幕,叶皓眯着眼睛缄默良久。
忽然眉头舒展开来,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
“好!”
“荀老刚刚的话,说得极对。”
“王朝不可一日无君,朝廷不可一日无相。”
“既然这宰相之职如此紧要,朕看一个太少了。”
“不如,直接设他两个!”
“什么?!”
听闻此话,群臣皆满脸懵逼。
包括宋怀义、苏廉等叶皓的心腹,也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陛下是怎么想的。
“听旨!”
“着封诸葛伯温,为中书省右丞相,负责各部院上承下达,总领三省六部大小诸事。”
“着封辛笙,为中书省左丞相,负责督查百官,谨防怠政舞弊之事宜。”
此话一出,百官顿时都有些懵逼。
皇帝可有三宫六院,文武百官。
但是有两个位置,只能有一个人。
一是中宫皇后,二就是首辅相国。
一个朝廷,同时有两个丞相?
这可是古今未有的新鲜事啊。
“陛下,这恐怕不妥吧?”
苏廉上前道,“丞相乃百官之首,负责承继于君王与百官之间。”
“若二相并立,这朝中岂不乱套了?”
“朕意已决,苏爱卿无需多劝。”
叶皓淡然喝道,“二位爱卿,想抗旨吗?!”
辛笙立刻上前一步,跪在地上双手作揖。
诸葛伯温正站在原地发愣,身后荀振良咳嗽一声示意,便也急忙上前跟着跪好。
“臣,领旨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