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为烟台苹果产业筑牢根基、开拓市场之后,王大爷站在果园最高处,目光越过漫山遍野沉甸甸的果树,望向更远的地方。他深知,想要让烟台苹果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成为历久弥新的经典品牌,必须深挖文化内涵,为产业发展注入灵魂。
王大爷召集起村里最了解苹果种植历史的老人、热爱乡土文化的年轻学者,还有擅长新媒体运营的团队,组建了一支烟台苹果文化推广专项小组。他们走村串户,听老人们讲述那些口口相传的故事:19世纪中叶,西方传教士踏上烟台这片土地,带来了苹果树苗,那小小的树苗在烟台温润的海风、肥沃的土壤里扎下根,开启了烟台苹果的传奇篇章。从最初果农们小心翼翼地培育,到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应本地气候的种植技术,再到后来烟台苹果声名远扬,每一段回忆都是宝贵的文化财富。
学者们一头扎进地方文献、县志古籍之中,梳理出烟台苹果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他们发现,烟台苹果不仅是一种农产品,还承载着烟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在过去,烟台苹果是走亲访友的珍贵礼品;丰收时节,村里还会举办庆祝活动,分享喜悦。这些民俗风情,都是烟台苹果文化的生动注脚。
新媒体团队则将收集到的素材精心整理,制作成一系列宣传作品。精美的宣传册图文并茂,把烟台苹果的历史、种植技艺、营养价值一一展现;纪录片《烟台苹果:甜蜜的传承》,以细腻的镜头语言,记录了果农们从春到冬的辛勤劳作,以及烟台苹果从青涩小果到成熟佳果的蜕变;短视频平台上,一个个趣味十足的小视频,如“烟台苹果的100种吃法”“苹果树下的老故事”等,迅速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播放量屡创新高。
与此同时,产业联盟为提升烟台苹果的品牌形象,面向全球发起了品牌标识和包装设计征集活动。收到的设计方案数以千计,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一款融合烟台山海风光与苹果元素的标识。标识中,绵延的海岸线、翠绿的山峦与饱满的红苹果相互映衬,象征着烟台苹果汲取天地精华,茁壮成长。新包装采用环保可降解材料,外观简洁大气,正面突出品牌标识,背面详细标注苹果品种、产地、种植方式、营养成分等信息,既彰显品质,又方便消费者了解产品。
为了让烟台苹果文化真正“活”起来,王大爷联合当地政府、旅游企业,精心筹备“烟台苹果文化旅游节”。旅游节开幕那天,彩旗飘扬,锣鼓喧天,果园里热闹非凡。游客们穿梭在果林间,亲手采摘红彤彤的苹果,感受丰收的喜悦。苹果文化展览区,陈列着古老的农具、不同时期的苹果品种标本,还有与烟台苹果相关的老照片、文献资料,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了解烟台苹果的前世今生。
美食区更是香气四溢,苹果派、苹果醋、苹果酱、苹果沙拉……各种以苹果为原料的美食琳琅满目,大厨们现场展示烹饪技巧,游客们大饱口福。苹果美食烹饪大赛上,来自各地的烹饪高手各显神通,将烟台苹果的美味发挥到极致,台下观众喝彩不断。
整个旅游节期间,媒体长枪短炮聚焦烟台,各大平台的报道铺天盖地。不少游客在游玩后,被烟台苹果的文化深深吸引,不仅自己购买大量苹果,还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游玩经历,为烟台苹果“代言”。据统计,旅游节期间,烟台苹果的线上线下销量同比增长数倍,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
王大爷看着热闹非凡的果园和不断攀升的销售数据,欣慰地笑了。他知道,文化赋能让烟台苹果从单纯的水果产品,升华为一种蕴含地域文化、承载美好生活向往的独特品牌。在文化的滋养下,烟台苹果必将走向更广阔的世界,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